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及人类的搜寻工作

2016-11-04 15:26吴保来
科技视界 2016年23期
关键词:可能性存在外星人

吴保来

【摘 要】关于外星人的讨论已经成为今天的一个热门话题。外星人是否存在的问题也一直是讨论的中心,只有首先从理论上确定外星人的存在,那么人类关于外星人的搜寻工作才具有现实意义。在科学界和知识界,绝大多数科学家已经承认外星人肯定是存在的。人类的搜寻是为了找到存在的证据,以确定接下来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人类通过通讯信号和残留的遗迹的方式来搜寻。人类寻找外星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项工作对人类认识自身及自身的长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外星人;存在;可能性;人类;搜寻

近年来,关于外星人是否存在的讨论甚嚣尘上,特别是在随着人类开始逐渐探索外太空的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著名的科学家霍金曾肯定了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但他警告人类:一旦发现外星人,千万别联系,我们需要保持静默。因为按照他的说法是外星人就像当年的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一样,地球就是外星人的新大陆,一旦被发现,对人类来说结果将是灾难性的。虽然如此,人类搜寻外星人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着,只是都以宇宙的科学研究为幌子而秘密的进行着。

1 外星人是否存在的问题

关于外星人存在的直接证据都被蒙上了一层是是而非的纱网,可能各国政府担心如果公布外星人存在会引起公众恐慌,或者为了在军事竞争中保持领先而故意封锁消息。但是,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有许多间接的证据一直在网络上流传,而且外星人又总是和“不明飞行物”(UFO)联系在一起,这是外星人造访地球的交通工具。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出现过目击UFO的记录,其中,比较有名的是1947年一架外星人的飞碟在罗斯维尔坠毁,因此,罗斯维尔事件在不同时期不断被重新翻出来,接受各方面的评论和质疑。另外,美国的“51区”也被经常提及,这个地方因经常发生一些神秘异常的事件,而被许多人认为它是一个研究外星人的基地。

此外,在探月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证据。如:1987年,苏联太空科学家利用人造卫星拍摄月球背面时,在其中一个火山口发现了一架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制重型轰炸机。然而,当第二年再利用人造卫星拍摄该区域时,它又消失的无影无踪。80年代美国UFO研究者凯恩奇在对美国宇航局公开的月球照片进行放大分析时,确定有巨大的飞碟和不可思议的人造物体停留在月球的表面上,飞碟的直径估计在10公里以上,相当于一个小城镇。

早在1950年时,著名的物理学家费米在吃午饭的路上就和同事讨论过外星人的问题。费米问:“他们在哪里?”这个著名的问题现在被称为费米悖论,它的完整表述应该是这样:宇宙显著的尺度和年龄意味着高等地外文明应该存在。然而,这个假设始终得不到充分的证据支持。

从理论上看,浩瀚的宇宙中存在外星人是一个确定不移的事实。早在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德雷克在绿岸镇提出了一条用来推测“可能与我们接触的银河系内外星球高智文明的数量”的公式,也就是德雷克方程,后又称为“绿岸公式”。公式为:N=Ng×Fp×Ne×Fl×Fi×Fc×L;意思是:银河系内可能与我们通讯的文明数量=银河系内恒星数目×恒星有行星的比例×每个行星系中类地行星数目×有生命进化可居住行星比例×演化出高智生物的概率×高智生命能够进行通讯的概率×科技文明持续时间在行星生命周期中占的比例。如果我们对公式中的每一项都采取最少的数值,那么我们就得到N=40的结论;如果我们采用最大的数值,我们就得到:N=50000000这一结论。美国著名的科学作家阿西莫夫提出了类似绿岸公式的估计,银河系大约存在53万个文明星球,即银河系汇总每100万颗恒星中,平均可能有18个高技术文明世界。

现在的问题是:人们利用射电天文方法寻找外星人的计划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我们为什么还没找到外星人呢?是不是搜寻外星人的工作计划存在疏漏呢?这里就要回顾一些人类搜寻外星人的历史进程。

2 人类搜寻外星人的工程

在搜寻外星人的工程中,有两种人们正在使用的方法:一种是尝试去截获外星人的通讯信号;另一种是尝试寻找外星人留下的人造迹象。前者是以德雷克的理论为基础展开的,后者是以“戴森球”理论假设为基础的。

195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家Giuseppi Cocconi和Philip Morrison在《自然》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用微波进行星际通讯的潜在可能性。这时另一位射电天文学家德雷克也提出相同的设想,并于1960年春季开始对其它太阳系的微波搜索,这就是著名的“搜寻地外文明”,缩写SETI,也被称为奥兹玛计划。因为德雷克正式提出,他便成为该计划的领导者。计划致力于用射电望远镜等先进设备接受从宇宙中传来的电磁波,从中分析有规律的信号,希望借此发现外星文明。该计划经过了几十年的运作,美国和苏联的搜寻虽然起伏不定,规模有大有小,但一直没有停止对外星文明信号的探测。并且在1977年,发现了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件。

1977年8月16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耳朵射电天文望远镜观测站,数据分析员恩曼博士像往常一样阅读望远镜输出的数据记录纸袋,突然,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在数据记录带上明显地显示了在氢波段上记录到了一个强烈的持续72秒的脉冲信号,恩曼激动的在记录带上画了一个红圈,然后在边上写下“Wow!”。这个信号就被称为“Wow信号”,它来自人马座附近,于是,天文学家纷纷把望远镜对向了人马座区域开始监听,但是直到今天我们再也没有在这个方向上收到Wow信号。因此,由于无法破译也就无法证明它确实是外星文明的信号。

1960年,杰出的美国物理学家,曾经担任爱因斯坦的副手的戴森,当时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他提出一种理论,这就是所谓的“戴森球”。他认为,地球这样的行星,本身蕴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足以支撑其上的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绝大部分能源——来自恒星的辐射——都被浪费掉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围起来,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使其发展到足够的高度。他提出了一个方案,根据这种方案,一种先进技术几乎可以产生无限的燃料供应。他设想一个足够发达的文明通过建造一个由接受器和能量转换器构成的球,就可以利用他们自己那颗恒星的全部能量输出。这种“戴森球”可以提供巨大的能量,但也会辐射与之相当的热量。这种热量可以在许多光年以外在光谱的红外范围内探测到。据此,如果人们可以发现一个这样温暖的天体,在可见光波段却什么都看不见的话,它就有可能是外星文明建造的能源装置。

2009年,随着开普勒望远镜的发射升空,加上计算机数据处理速度的大幅提升,它一刻不停第检测了大约15万颗恒星以上,预计人类很可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接收到来自外星人的无线电信号,从而获得确凿的第一手证据,以证明我们在宇宙中并不孤独。2011年,开普勒任务组宣布,他们首次在另一颗恒星的宜居带找到了两颗行星,命名为“开普勒-22b”和“开普勒-20f”,它们都是类地行星,但是否适宜生命生存尚不确定。

最新的进展是随着巨型麦哲伦望远镜在智利的动工建造,这是目前人类建造的最大望远镜,一旦建成,它是能够找到外星文明的踪迹,它能够对遥远系外行星直接进行成像,特别是对太阳系附近数百乃至数千光年的系外行星进行深入观测,一旦这些星球存在外星人,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

人类之所以热衷于搜寻外星人是否存在,最关键的原因是要确认“我们智慧生命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为了寻求“生命的意义”。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与浩渺的宇宙相比实在是无足轻重,但是由于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勇气,一直鼓舞着人类不断前进,而且这种搜寻工作也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所不可或缺的动力之源,因为停滞意味着灭亡,只有奋勇向前、不断创新才能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虽然在研究外星人和搜寻工作中存在着种种的困难,甚至还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这项工作是肯定不会停止的,人类如果丧失了探索的勇气,那么有一天必然会灭亡的。虽然我们还无法判断外星人到底是友善的还是邪恶的,但是坐着等待命运的结果或者是把主动权交到外星人手中都是不妥当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人类积极主动地迎接可能遇到的挑战也许更有利于人类自身。

【参考文献】

[1]Cocconi G,Morrison P. Searching for Interstellar Communications[J]. Nature,1959,184(4690):844-846

[2]Dyson F J.Search for Artificial Stellar Sources of Infra-Red Radiation[J]. Science,1960,131(3414):1667-1668.

[3]穆蕴秋,江晓原.科学史上关于寻找地外文明的争论——人类应该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呼喊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6(6):52-59.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可能性存在外星人
外星人来了,谁当翻译?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