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高产栽培技术

2016-11-09 08:11李明春刘红英会东县农牧局会东县会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年5期
关键词:会东县乌药生长习性

□李明春刘红英/.会东县农牧局 .会东县会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附子高产栽培技术

□李明春1刘红英2/1.会东县农牧局2.会东县会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会东县越来越多的山区开始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附子作为一种药用经济作物,主要含有微乌头碱、次乌头碱等,能温里回阳、止痛祛风、散寒燥湿,针对四肢厥冷、胃腹冷痛、风寒湿痹、肾虚水肿、跌打剧痛等病症有一定功效。附子主要产于四川省江油市,其次为云南、湖北、重庆等省市。近年来,通过引种试验示范,会东县的撤者邑、野租、雪山、柏杉、鲁南等乡镇广泛种植附子,每公顷可为农户创造3.75万~6.00万元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粮食作物,农户经济收入有了显著增加。

随着规模化种植技术的提高,附子的无公害特性和商品价值逐渐得到体现,不久的将来,定能做到产、供、销一条龙。笔者近几年下基层指导农户种植附子,探索出了附子高产栽培技术,供附子生产者参考。

1 附子的生物学特征

附子原名乌头,别名五毒根、鹅儿花、铁花。毛茛科,多年生草本,以块根供药用。附子一般株高60~80 cm;茎直立,圆柱形,下部紫色光滑无毛,上部散生少数贻状柔毛;叶互生,有柄,叶片五角形,3全裂,2侧叶片斜扇形,中央裂片菱形或广菱形;总状圆锥花序,长10~20 cm,自茎顶或叶腋开蓝紫色花,雄蕊多数,心皮3~5片;瞢荚果,长圆形,具横脉,成熟后向内开裂;种子黄棕色,具膜翅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倒卵形,表皮茶褐色或棕黑色;通常2个块根连生,上部有瘤状突起,下部有许多细小须根;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2 附子的生长习性

附子的主根(母根)称为“草乌”,侧生块根称“乌药”。以乌药作种栽培1年后形成的母根叫“川乌”,侧生块根(子根)即“附子”。

会东县年均温为16.3℃,年降水量841.1~1 419.0 mm,日照量 903.1~1 499.7 h。适宜在12月气温10℃以上时栽种乌头。栽种后7 d可发出新根,翌年2月长出茎生叶5~7片,3月地上部分生长最快,5~6月为块根膨大期,9月现蕾,10月开花,11月蓇葖果成熟。

2.1乌头的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有耐寒与耐阴湿的特点,适应深丘地带栽培。乌头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紫色土壤为宜。

2.2附子的生长习性

附子在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生长较好。喜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怕高温、积水。

3 附子的栽培技术

3.1种根选择

附子采用块根繁殖,由乌头培育出乌药作繁殖材料。11月挖乌药时,选健全、无病的侧生块根,截短须根,分为大、中、小3级,将2级侧生块根作栽培附子的块根,取l级和3级侧生块根作繁殖乌药的种根。

3.2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平坦、灌溉方便的田块。于8月下旬翻地晒垡,深耕20~25 cm,使土壤细碎疏松;12月上旬施入堆沤腐熟的农家肥和过磷酸钙作基肥,并将土面平整,平沟做高畦,畦宽66 cm,畦深20~25 cm。

3.3栽种附子

12月中旬按株距16~17 cm开穴,呈品字形排列,将块根芽口向上,垂直栽入穴内,每穴栽1个,覆土约7 cm厚。

3.4田间管理

1)除草追肥。4月中下旬除草,最好是人工拔除。结合除草进行3次追肥,以腐熟的厩肥、堆肥或人粪尿追施。第1次在1月中旬补苗后l0 d进行,每公顷用肥7.5 t;第2次在4月上旬,修根后追肥,每公顷用肥6 t;第3次在5月上旬第2次修根后施用,施肥量有所增加,每公顷用肥9~12 t。

2)修根。也叫修绊,进行2次。第1次于4月上旬,苗高15 cm左右时进行;第2次于5月上旬进行。用附子铲将植株旁的泥土刨开,露出块根,去除较小块根,只留较大的侧生根2个,修好覆土。

3)防虫。可在4月3日~15日,每公顷用抗蚜威300 g兑水750 L喷雾防治1次蚜虫。

猜你喜欢
会东县乌药生长习性
荞麦的生长习性及高产种植技术
会东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分析
会东县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探索
会东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思考
缩泉丸中益智、乌药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近46年会东县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不同产地乌药质量的评价
低山丘陵区发展油用牡丹对策研究
甜瓜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