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叙利亚危机的权威著作

2016-11-14 08:49李福泉
当代世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阿萨德著作叙利亚

李福泉

2011年以来,持续五年多的战乱让叙利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长期以来,叙利亚虽然是阿拉伯世界的军事和政治大国,却是国内研究成果最少的中东国家之一。在这种薄弱的研究现状和强烈的现实需求的巨大反差下,王新刚教授等撰写的《现代叙利亚国家与政治》(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版)的问世可谓恰逢其时。该著作既是王新刚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也是他20多年从事叙利亚研究的学术积累的结晶。该著作在国内首次全面深入地剖析了自一战至21世纪初叙利亚的政治发展、经济变迁和外交变革,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全书由黄民兴教授作序,正文除绪言外,共计十章,43.6万字。就学术史的角度而言,它堪称国内叙利亚研究的一次重要突破,代表了国内目前在这一领域的最新水平,有助于解读叙利亚危机的深层逻辑和未来走向。总体而言,该著作的内容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以历史的纵向视野深入研究现代叙利亚百年来的政治演变是该书的第一个特点。该书作为史学著作,把历史学作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思维逻辑。就宏观布局而言,该书以时间为序,分阶段考察了近百年来现代叙利亚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演变。作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政治问题始终是现代叙利亚面临的根本性问题。这就决定了政治史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线索,政治也是全书对现代叙利亚进行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作者既注意梳理现代叙利亚政治精英内部不同阶级、不同派别、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教派等新旧力量的兴衰更替,也注意考察叙利亚政治体制的发展演变及其动力机制。

其中,作者对阿萨德体制的研究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阿萨德统治叙利亚的30年(1970—2000年)是现代叙利亚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阿萨德确立了一党制总统威权体制,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的相对稳定,使得叙利亚首次成为中东的军事和政治大国。作者考察了阿萨德建立以他为核心的一党制总统威权体制的过程,剖析了阿萨德个人权威形成的原因及其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并一分为二地客观分析了阿萨德时代叙利亚国家的特征。同时,在该著作中,作者还研究了巴沙尔上台后的有限改革,并对正在形成中的历史——2011年以来的叙利亚危机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作者认为,该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本质上是叙利亚国家建构和民族建构双重失败的结果。虽然阿萨德实现了稳定,但未能解决民族国家建构的问题。阿萨德父子既没有在具有多样性民族和教派结构的分裂社会实现权力的相对均衡和有效分配,也没有建构起全民性的民族认同。由此,该著作认为,族际和教派关系的重构是叙利亚未来政治发展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通过历史研究的方法,该著作勾勒了现代叙利亚的整个历史进程,使得读者能够对其政治演进有整体把握和深刻认识。

以宏观视角深刻解剖地缘和外部因素对现代叙利亚的深刻影响是其第二个特点。纵观叙利亚历史,地缘和外部因素始终是其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在其政治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正如该著作所言,叙利亚地处中东的“心脏”,地缘和外部因素塑造了叙利亚的“国家性格”,深刻影响着叙利亚国内的权力斗争,严重制约着叙利亚社会经济的发展。

该著作的绪言约三万字,其主要目的是为现代叙利亚提供一个具有历史纵深和地缘视角的宏观背景。叙利亚地处欧亚非三大洲文明的交接部,历史上频遭帝国的征服,是民族迁徙和宗教文化交融的重要场所。由于此,现代叙利亚民族、宗教和教派极具多样性,且少数教派呈聚居状态,地区认同强烈,叙利亚民众和国家天然缺乏强烈的自我认同和主体意识,叙利亚民族国家建构因此面临着与生俱来的困难。

作为阿拉伯国家,叙利亚也是引发历次阿拉伯世界政治力量分化组合的重要力量。叙利亚与埃及合并是20世纪50年代末中东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70年代末以来,叙利亚与伊拉克的地缘竞争成为其与伊朗结成准联盟关系的主要推动力量;1948年以色列的建国直接改变了叙利亚面对的地缘政治格局,成为影响其国际安全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外部因素。

二战后,美苏争霸构成冷战时期中东的基本地缘政治态势。该著作考察了叙利亚与美国和苏联关系的演变,分析了叙美关系和叙苏关系事实上的联动效应。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叙利亚的地缘政治形势明显恶化,美国的反恐压力、中东两大教派的争夺以及“伊斯兰国”的兴起成为影响叙利亚的重要地缘因素。该著作由此认为,2011年以来的“叙利亚问题不仅具有更为复杂的历史根源,而且还与外部因素相互交织”(第416页)。一定程度上说,地缘政治和外部因素决定着叙利亚危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辩证思维深度分析现代叙利亚政治和经济的复杂互动关系是其第三个特点。该著作在研究现代叙利亚的经济发展时,注意分析其和政治的相互作用,由此加深了对叙利亚问题本质的认识。

1920—1946年,法国委任统治是叙利亚最大的政治现实,其殖民性质既决定了叙利亚的经济形态和结构具有依附性,又决定了控制和掠夺是法国对叙利亚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和特征。因此,正如该著作分析的那样,法国虽然客观上推动了叙利亚现代经济的缓慢启动,但总体上给其造成严重后果。

阿萨德时期叙利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是作者研究的重点。这一时期,一方面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一方面国家在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两个方面互相依存,都是阿萨德体制的逻辑结果和必然反映。对于阿萨德而言,要巩固政权,就必须主导国民经济,而要发展经济,又不得不开放市场和推动适度的私有化。显然,叙利亚的政治体制生存和经济发展需求之间存在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到巴沙尔时期,叙利亚经济由于政治约束,始终在国营和私有、计划和市场的两难中徘徊。作者的研究表明,对于叙利亚而言,所有重要的经济问题本质上都是政治问题。一方面,政治利益始终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出发点,阿萨德父子的政治需要决定了任何经济政策都以不危及政治体制为最高原则。因此,叙利亚的经济问题实质上是政治问题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经济问题的恶果必然会以政治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经济改革失败正是2011年以来叙利亚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

以专题形式重点研究叙利亚的宗教政治、政党政治和军人政治是其第四个特点。纵观叙利亚现代史,宗教、政党和军人无疑是影响国内政治的三大因素,它们与后者相结合,分别形成了宗教政治、政党政治和军人政治。这三种政治形式,都是关涉到现代叙利亚发展的关键问题。该著作分别各设一章,解剖这三个方面,深化了对现代叙利亚的认识。

由于伊斯兰教的独特性,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始终是研究伊斯兰国家时必须关注的重点。叙利亚是一个穆斯林占绝对多数的国家,主体宗教伊斯兰教不可避免地发挥着政治作用。但由于叙利亚政府历来秉持世俗主义立场,民间伊斯兰政治反对派——穆斯林兄弟会成为宗教影响政治的主要形式。该著作分三个阶段,即建立初期(1946—1963年)、反对派时期(1963—1982年)以及流亡时期(1982年至今),纵向考察了穆兄会70年的发展演变,对其做了国内迄今为止最细致的研究。该著作注意分析不同时期穆兄会领导人的政治思想,揭示了叙利亚政权的性质和政策对穆兄会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影响。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产物,叙利亚曾产生多个政党,但就其影响而言,没有一个能与复兴党相提并论。作为60年代以来国家的执政党,复兴党集中反映了现代叙利亚的政治文化、权力斗争和政治特点。因此,复兴党的政治参与既是叙利亚政党政治的核心内容,也是解读现代叙利亚政治的关键所在。该著作以历史为序,考察了复兴党诞生、发展和执政的整个历程。60年代,复兴党内部经历了少壮派取代元老派、务实派取代激进派的激烈斗争,最终由阿萨德确立了复兴党一党执政的总统制威权体制。

军人干政是20世纪阿拉伯世界的普遍现象,叙利亚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国家。从1949年到1970年,叙利亚军队曾多次发动政变,“彻底改变了叙利亚政治制度发展的轨迹”(第345页)。该著作考察了叙利亚军人政治的发展历程和兴起原因,深入剖析了其特点与作用,指出其对民主化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军人干政打断了叙利亚既有的议会民主制的发展进程并使之最终消亡”(第387页),但另一方面,军人政治“扩大了叙利亚社会的民主政治参与程度”,实现了相对的政治稳定,“为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化方式创造了条件”(第388页)。该著作的研究对认识中东普遍存在军人政治具有借鉴意义。

在整体研究的同时不疏于细节的考察是其第五个特点。历史由细节构成,而问题的本质往往就隐藏于细节之中。该著作作为一部叙利亚现代史,史实处理详略得当,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注意细节的梳理和呈现。

众所周知,纳赛尔和埃及在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但依据该著作,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建立并非纳赛尔率先主动追求的结果,而是叙利亚首先提出,积极推动,进而促使纳赛尔把阿拉伯统一付诸实践的。但当两国真正实现合并后,叙利亚却被置于埃及的完全控制之下。该著作详述了叙利亚在立场转变后以军事政变的形式强制脱离阿联的过程。从“主动合”,再到“坚决离”,这一事件对叙利亚国家而言,无疑是一个罕见的政治闹剧,它反映了当时叙利亚严重缺乏政治自主性的现实。

在委任统治时期,法国的殖民利益直接决定了叙利亚的版图构成,作者对此专门溯源历史,介绍了国内缺乏了解的亚历山大勒塔的归属问题。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叙利亚的组成部分,该著作详述了法国是如何一步步让亚历山大勒塔并入土耳其的。这一段历史不仅真实显示了法国殖民统治的本性,也构成日后叙利亚和土耳其矛盾的重要原因。

此外,该著作对细节的重视还表现在多个方面。在写到叙利亚经济时,该著作引用了大量数据,来支撑自己的结论。作者还以大量史实,详述了阿萨德时期叙利亚的对外交往。由于对细节的重视,该著作在保证学术性的前提下,具有了更好的历史感和可读性。

总之,正如黄民兴教授在序中所言,《现代叙利亚国家与政治》是“国内目前有关叙利亚现代史最权威的著作”,既对读者留下了诸多有待思考的问题,也给中东乃至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相信该著作的出版将推动我国的叙利亚和中东研究取得更大进步。

(作者系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

(责任编辑:苏童)

猜你喜欢
阿萨德著作叙利亚
秒变戏精
“语录体”著作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画家的数学著作
毛主席著作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