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洋海运报》社:走出符合央企报道要求的媒体之路

2016-11-14 18:16章晓彤
中国记者 2016年8期
关键词:国企报刊改革

章晓彤

内容提要 2016年7月4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作为央企报刊,如何为国企改革出力、如何做好自身发展和服务企业的双重任务?《中国远洋海运报》社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探索。

关键词 国企 报刊 改革 中国远洋海运报

中国远洋报社是由中远集团出资成立的,面向我国远洋运输事业及其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公开发行报纸和杂志刊物的出版单位。按照当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中远集团党组整合中远内部报刊资源,于2012年底,将《中国远洋报》并入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国远洋航务》杂志社,并将法人名称更名为中国远洋报社。

中国远洋报社完成改制后,认真审视行业报刊发展面临的新常态,确立了服务我国远洋运输事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立足中远,贴近基层;对内凝心聚力,弘扬中远企业文化,对外树立中远品牌形象的办报宗旨,将报纸定位为服务于企业内部宣传,杂志定位为服务于企业品牌宣传和提升企业在行业的话语,并努力探索适合航运企业新闻宣传需求的媒体建设之路。

一、注重趋势性、苗头性问题,企业办报刊绝不能淡出政治

曾几何时,以唱衰央企乃至中国经济为目的的负面消息一度在网络自媒体上甚为喧嚣,流言蜚语被认为是事实、真相,传播、讨论负面新闻成为网络“时尚”,严重混淆了广大职工群众的视听。行业、央企的报刊传媒,在这种环境下更要与其他主流媒体结成统一阵线,充当好弘扬主旋律的排头兵。

中国远洋报社作为大型央企主管主办的媒体,在集团党组正确指导下,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工作方针,从企业实际和行业特点出发,全面准确把握国际国内舆论形势现状、走向、趋向,对那些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增强敏锐性、判断力,不偏、不空、不虚,抢占制高点、增强话语权,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充分发挥了舆论引领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思路以来,经济学界一些一直热衷鼓吹自由化的学者、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用新自由主义观点对此加以解读,其核心思想就是“国退民进”,国企放弃控股权——“现阶段的‘国退民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选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要消蚀国有资本”“国有资本退出控股状态”……这些“解读”与中央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本意和精神完全相悖,也背离了我国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中国远洋报社的采编人员在日常采访活动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这类观点和言论。对此,报社领导不敢掉以轻心,一方面对稿件认真审核,层层把关,同时,对采编人员加强针对性教育和培训,引导大家吃透中央精神,充分认识我国实行以股份制为载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搞好搞活国有经济,而不是相反,从而有效提高了一线采编人员对不良思潮的免疫力,抵制了这些言论对报社各媒体的渗透。

近年来,中国远洋报社充分发挥旗下的《中国远洋报》《中国远洋航务》杂志及远洋航务网等宣传平台,在中远集团管理提升的典型树立、比雷埃夫斯港、“党的十八大”“国际海运(中国)年会”“中远美洲三十年”、北极航道、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中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得到主管主办单位党组的充分肯定。

二、精准发力,讲好国企改革发展故事

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报社充分利用主管单位中远集团的网点资源,组织采编人员先后前往新疆、广东、陕西等地进行深入采访,采写深刻反映当地交通运输、航运物流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的新闻报道。《中国远洋报》开辟了“丝路走笔”专栏,大力宣传以中远集团为代表的航运央企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做的贡献及取得的成绩,讴歌中远基层员工的精神力量,传播中远正能量。《中国远洋航务》杂志开辟“一带一路”专栏,约请业界专家针对“中欧陆海快线”“海铁联运”等热点内容进行解读,在航运业界引起高度关注。

2015年下半年以来,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两大航运央企改革重组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同时也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小道”消息甚为喧嚣,网络自媒体成为所谓“内幕消息”的主要传播途径。面对复杂舆论环境,报社严格按照集团党组的部署,遵守宣传报道工作内外有别的原则,在信息披露规范要求下,紧随改革重组深入推进的步伐有序展开相关宣传报道,推出了改革重组经验探索类集中报道、领导专访和深度解读,为此次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内部和外部舆论氛围。

三、积极做好转企改制善后工作,解除报社职工后顾之忧

作为报刊的主管主办方,在报刊转企后,“断奶”切不可操之过急。尤其是对于办报办刊经费一直依靠拨款的报刊社,不仅经营能力欠缺,而且没有家底,一旦转企改制,必定一时难以适应。

远洋报社成为独立法人以来,报社主管主办单位无论是原“中远集团”还是改革重组后变更成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都始终将报社工作人员待遇与集团机关人员待遇统筹管理,而对报干U经费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具体方案是:《中国远洋报》作为主管主办单位的机关报,保持行政拨款的运行机制不变,《中国远洋航务》杂志作为面向行业的科技类期刊,则继续坚持走成立之初既定的办刊模式——办刊费用自筹。集团即便在航运市场持续数年低谷徘徊,企业经营陷于逆境的情况下,也没有中断过办报经费的投入,更没有将报社采编人员推向市场,报社员工(含报纸和杂志采编人员)工资待遇与集团总部机关一致。为渡难关,集团要求系统内各单位大力降本增效,总部机关大幅削减行政办公开支,但对远洋报的印刷费没减一分钱,集团党组一方面认同报社作为独立法人,理应承担一定的经营压力,但同时更强调必须用行政手段确保报刊正常化、规范化出版。

正是由于主管主办单位能够正确看待远洋报社所承担的政治责任与经济责任的关系,对报社采取了这样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使报社员工能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办好一报一刊、为集团改革发展传播正能量的事业上,从而收到了良好的企业品牌与社会效益。(作者是中国远洋海运报社总编辑;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原《中国远洋报》社于2016年6月7日正式更名为《中国远洋海运报》社。因收到稿件时间较早,除标题外,内文均未做改动,敬请留意。)

猜你喜欢
国企报刊改革
百强报刊
改革之路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改革备忘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