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

2016-11-15 08:49胡伟伟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机采献血者血小板

胡伟伟

22400 江苏省 盐城市中心血站



探究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

胡伟伟

22400江苏省 盐城市中心血站

目的对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80例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只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加入全程“一对一”的系统性护理,观察这些献血者的不良心理和献血反应。结果研究组相比于常规组心理状态更好,负面情绪比率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给予“一对一”的系统性护理有利于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减少献血反应。

护理模式;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心理;献血反应

随着临床用血率的提高,无偿献血活动也越来越多,在采血过程中,由于一些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导致血液采集不足量、耗材浪费以及献血者的心理压力等问题较多,使得献血者的积极性大大降低[1]。为了促进机采过程的顺利进行,对献血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让献血者感受到更多的关怀,从而提高积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80例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40例常规组和40例研究组,所有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常规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为29.45±1.47岁;大学生13例,上班族10例,军人17例。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为30.17±1.62岁;大学生14例,上班族11例,军人15例。两组献血者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即采血之前的准备工作,观察献血者两个手臂肘部静脉,挑选饱满、浅粗和弹性好的静脉,告知献血者不宜将袖子弄太紧,尽量将外套脱掉再献血。采血人员需要保证一针穿刺,严格无菌制度,避免发生感染。

1.2.2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一对一”全程护理,因为献血者是初次机采血小板,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工作人员应用献血者能够接受的语言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大致流程和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告知其血细胞分离机的功能和设计以及安全性,帮助他们消除顾虑。机采室内应保证清洁和合适的室温,用空气紫外线消毒半个小时,保证机采室的无菌再开始采集。应事先为献血者准备点心和糖水,避免献血者空腹献血。在采血之前应询问献血者最近三天的饮食和睡眠情况,是否服用过阿司匹林类药物。由于机采时间比较长,在采血前应让献血者排空膀胱。

1.2.3 在采集过程中密切关注献血者的神态和表情,询问其感受,主动与献血者进行交谈以促使其放松心情。可让献血者口服10ml10%葡萄糖酸钙,避免枸缘酸钠中毒。嘱咐献血者反复地做握拳和松拳动作。在机采过程中如果发现献血者痉挛,工作人员可对针头上方的皮肤轻轻拍打和按摩。若血液回输不畅不可挤压,避免堵塞物进入静脉从而引起栓塞。

1.2.4 在采血结束后,让献血者在机采床上休息片刻再起床,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在采集后向献血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告知献血者献血后的注意事项。为了防止献血之后出现不良反应,应该让献血者在机采室停留一会再离开。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献血者机采前后的焦虑状态以及机采后的不良反应。焦虑状态根据焦虑状态调查表采用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包括20个项目,1分为完全没有,2分为有些,3分为中度,4分为很明[2]。分数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

2 结果

2.1 焦虑状态 研究组的焦虑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献血者机采前后焦虑状态情况±s),分]

2.2 献血反应 研究组的献血反应少于常规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

3 讨论

机采血小板的过程是严格并且具有安全性的,但有些献血者仍会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导致采血过程中紧张、焦虑,存在这种心理状态大部分都是初次进行机采的献血者,而献血反应主要是晕针。过于紧张或者是疼痛的刺激会使作用于丘脑下部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晕针。在焦虑的状态下,疼痛感也会较为强烈,这就引起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从而降低心输出量,使得血压降低,引起暂时性广泛性脑血流量减少,最终导致晕厥[3-4]。晕针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尤为常见,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焦虑评价表对献血者机采前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发现分数高的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容易出现献血反应,这与上述观点相符。

经多年的研究和观察,我们发现献血者的献血反应主要是由心理因素、机体因素、疼痛刺激、体位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护士的操作技术这几个方面引起的。最为常见的为心理因素和疼痛刺激。存在献血反应的多见于大学生和女性,女性容易产生精神紧张,而大学生为青年,这个年龄段对疼痛的反应较高,因此容易产生血管迷走反应,比如头晕、虚弱、出汗等。机体因素主要是空腹、睡眠不足、体质虚弱、疲劳等,这个状态脑部供血不足,容易产生晕针,不宜进行采血。体位因素一般与坐位有关,坐位时血液在下肢蓄积,导致回心血量降低,使收缩压降低,使脑部供血受到影响,因而产生献血反应[5]。环境因素则主要是机采室的空气不流通,排队人过于拥挤,闷热、气压过低、环境过于嘈杂,容易让人产生烦躁和焦虑。护士的操作技术主要是不能一次性穿刺,增加了献血者的疼痛和焦虑,从而导致晕针。

根据这些容易产生献血反应的因素,我们对献血者采用了“一对一”的全程护理模式,减少上述因素给献血者带来的不良影响,结果发现,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献血者机采前后的焦虑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献血反应也大大减少。由此可见,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应用全程系统性的“一对一”护理模式具有很高的价值。

[1]周琼.整体护理在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的作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4):610-611.

[2]田秀花,王英.两种护理模式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01):81-82.

[3]朱红.护理干预模式对献血者晕针反应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74-75.

[4]骆昊翠.街头无偿献血者心理护理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20(10):68-69.

[5]卞璐.献血不良反应诱因与护理干预研究现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6,29(02):174-176.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5.028

2095—9559(2016)04—2500—02

2016-00-00

猜你喜欢
机采献血者血小板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机采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机采棉不同种植方式产量对比分析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7666名互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及献血心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