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

2016-11-15 08:49梁洪静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致死率急诊科专科

梁洪静

537000 广西 玉林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

梁洪静

537000广西 玉林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目的观察研究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救治护理,观察组同时开展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方案。比较两组确诊时间、接受治疗时间,并统计两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从接诊开始至病情确诊所用时间平均为(17.94±1.91)min,自病情确诊至接受专科救治所用时间平均为(24.77±5.88)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7.74±3.88)min、(44.93±6.29)min,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致残致死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有利于临床快速实施抢救,降低致残致死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急性脑卒中;急诊抢救;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效果

急诊科是医院早期诊断急危重症患者并开展早期治疗的科室,其急救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无疑是急危重症患者临床救治的重要机制。在各类急诊急危重症中,脑卒中属于急性神经系统性疾病,本病发病率相对较高,病情变化较快,且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1],其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发病后能否及时接受治疗。本文观察研究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希望为急性脑卒中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纳入标准(1)病情诊断均与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1995)制定的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2]相符;(2)经过MRI以及CT检查确诊病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56.5±3.9)岁;GCS评分4~12分,平均为(7.33±1.56)分。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57.2±3.1)岁;GCS评分3~12分,平均为(7.20±1.70)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GC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救治护理,观察组同时开展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方案,方法如下 (1)通过快捷流程精简诊断过程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工作,并协调多方配合,减少急救时间重叠。接诊前妥善准备各类抢救药械、平板车以及监护设备,并联系其他相关科室做好救治准备。(2)患者送至急诊科后应以最快速度开启绿色救护通道,遵循规范救治流程,病情评估、诊断以及急诊救治工作所需时间应不超过1h[3]。一般情况下病情评估和相应的救治工作应不超过15min。护理人员应在临床医师诊查时辅助完成相应的急救处置,并及时送检血标本。护送检查时应携带急救药械箱、急诊病情记录单以及相关检测仪器,以便于病情变化时及时做出抢救。(3)各项医技检验应控制在20min内,例如MRI、血液化验、CT以及心电图检查等,并会同专科医师协同诊断,明确患者病情后征求家属意见,合理制定救治方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确诊时间、接受治疗时间,并统计两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

2 结果

2.1 两组病情确诊时间以及接受治疗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从接诊开始至病情确诊所用时间、自病情确诊至接受专科救治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n)接诊开始至病情确诊用时病情确诊至接受专科救治用时对照组50(27.74±3.88)(44.93±6.29)观察组50(17.94±1.91)a(24.77±5.88)a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2.2 两组致残与致死率对比 观察组致残致死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致残与致死率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3 讨论

急诊科是院前急救与专科急救之间的重要枢纽,对于后续专科救治的影响极为关键[4]。急诊救治、病情确诊、专科治疗方案的制定与护送均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建立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急诊护理流程涉及接诊、评估患者病情、急救护理以及手术前护理等多个环节,应根据预定时间开展各项操作,确保护理工作规范有序完成,防止非必要的重复环节,或出现工作遗漏问题,避免工作盲目性,有效缩短救治时间,为后续专科治疗节约珍贵的时间,减少致残以及死亡病例[5]。急诊科救治工作效率受到如下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信息传递不畅、不及时,各项交接工作较为被动,效率不高;其次急救流程执行不够快捷。本次研究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方案,优化急诊工作各个环节,早期对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在实施标准化救护操作的同时重视各科协同救治。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从接诊开始至病情确诊所用时间、自病情确诊至接受专科救治所用时间更短,致残致死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有利于临床快速实施抢救,降低致残致死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1]谭建兰,陈安华,廖小乔,等.临床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25-27.

[2]吴荣.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8):41-43.

[3]潘文龙,张强,赵晓辉,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新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41(11):1023-1025.

[4]李鑫,韩红霞.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肌功能训练及拔喂管的指征和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32-333.

[5]李秀芹,马桂芬,刘书琴,等.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42-244.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5.046

2095—9559(2016)05—2519—02

2015-12-07

猜你喜欢
致死率急诊科专科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S. longicaudum X—7线虫对草坪地下害虫小云斑鳃金龟幼虫的致病力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