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社区开展广西民族健身操的指导服务模式研究

2016-11-16 05:38颜丽君姜换龙王安翔
四川体育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率广西居民

颜丽君,姜换龙,王安翔,蓝 燕,于 力



探讨在社区开展广西民族健身操的指导服务模式研究

颜丽君,姜换龙,王安翔,蓝 燕,于 力

以广西民族健身操之汉族健身操(简称汉功操)为例,探讨在社区开展广西民族健身操指导服务模式的研究,其主要特征是以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和运动技能为基础,参照体育教学模式等为依据,在遵循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健身指导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指导范例,以便构建社区健身指导新模式。

社区健身;指导服务;模式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深入推广与发展,本研究通过健身指导员进社区,根据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和健身需求,开展并提供有效的健身指导模式的服务,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不断优化全民健身体系的相关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健身需求。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将更好地为全民健身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从而形成相对稳定并适用于社区的社区健身指导模式。

1 确立社区开展汉功操指导服务的目标

通过健身指导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各种健身指导方法和手段以及各种教学媒体的帮助,培养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健身活动,促进社区居民建立科学的健身理念,使其形成终身健身意识和习惯。首先,让社区居民了解广西汉功操创编的背景、服务人群、创编原理和其中的中西医的基本医理以及中国传统养生基本知识。其次,让他们体验每一个动作对自己身体的作用,体悟本体感觉,使他们成为健身中的受益者。因此,只有在引导“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引导和培养社区居民对汉功操健身的兴趣,实现“教与学”主动互动的配合,使居民从中受到较好的健身效果,高度认可汉功操,并使其成为终身健身项目,同时也实现了广西体育局推广广西本土民族体育文化——广西民族健身操的目的。

2 构建广西汉功操健身指导服务模式图

为实现在社区开展广西汉功操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目标,构建广西汉功操健身指导服务的模式,根据社区健身人群的特殊情况,同时又依据运动技术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特点以及社区居民学习广西汉功操时所处的状态为依据,构建广西汉功操健身指导服务的方法模式。(如图1)

3 规范实施“模式”的操作流程

3.1 了解汉功操的创编背景以激发其学习动力

图1 构建广西汉功操健身指导服务模式图

通过调查了解这一特殊人群的人文背景,采用身边的文化来感染他们,激发其参与健身的热情和主动性。为此,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目前老年疾病低龄化特点,特别是40—60岁年龄段人群则成为慢性疾病的主力军,以这一特殊人群为健身对象展开广西民族健身操研究。主要针对40—60岁年龄的男性,及此年龄段身体运动协调能力较差的女性为对象,通过挖掘广西优秀的民族体育资源,进一步“采风”收集广西汉族标志性肢体动作元素和音乐符号并进行提炼,探索保留民族地域文化的同时又能符合健身操结构特定的要求并具有时代感,成为具有明显广西本土文化特点的作品。不仅在形式内容上简单易学,随时随地就可以锻炼身体,还应当让他们明确汉功操创编背景,增进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社区居民学习广西汉功操动力,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增强他们的体质,减少慢性病进而减少医疗费,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的目的。

3.2 了解汉功操健身医理和功效促进学习动力

广西汉功操创编借鉴了中国健身气功的健身理念和思路,将其核心即“抻筋拔骨”动作设计到全套之中,如全身的抻拉内容,以运动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据,在全套动作中加入了肢体抗自身阻力的力量性练习,其主要目标是解决伴随年龄不断增长所致的肌肉力量下降,腰背腿脚乏力,各肌肉平衡能力衰减所导致行动缓慢等。因此,在这套汉功操中设计了不少锻炼腰腹背与下肢力量的动作,以加强锻炼各部位肌肉力量,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乏力等症状;以提高心血管机能和减肥为目的耐力性练习,最终达到康体养生保健的作用。

3.3 汉功操教学指导技巧的艺术性

社区健身人群素质参次不齐,科学健身的意识和理念差距甚远,这些都为汉功操健身指导造成一定的困难。要培养社区居民对汉功操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转变态度、更新观念,使其能有效独立地进行科学健身,都离不开健身指导员的科学健身指导技能技巧的艺术性。其具体表现为:(1)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具有艺术内涵,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学规律和审美规律,独具个性、创造性地运用技能技巧的教学活动行为。(2)正确运用语言沟通艺术、情境教学艺术和教学讲解与示范艺术,做到精讲多练、生动形象、亲切感人,充分了解、热爱、尊重社区居民,挖掘健身指导艺术性,合理运用健身指导语言的指令性、调节性和感染性技能技巧。(3)注重培养社区居民对汉功操的兴趣,参与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社区居民把汉功操作为一种终生的锻炼手段,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都与健身指导员在教学中健身指导艺术效果密不可分。

4 实施广西汉功操健身指导模式具体方法

4.1 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

这一阶段是初步建立动作概念的起始阶段,初学者通过观察、模仿等练习方法,学习和了解动作。健身指导员根据广西汉功操的健身指导规律和特点,针对社区居民初学者所出现的动作不协调、僵硬、不准确等健身特点,通过简明扼要讲解、慢速示范、要点提示、背面、镜面分解示范和完整示范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初学者通过动眼、动脑、动体,建立肌肉的本体感觉,以达到粗略地掌握动作,并建立正确完整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热情。

4.2 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阶段

改进和提高阶段是随着健身指导员进一步指导,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练习者的动作逐步清晰完整起来,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得到明显提高与改善。健身指导员针对练习者在练习中所出现的不稳定环节,需要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示范讲解和重点提示,不断进行正确动作的强化练习,并配以音乐进行动作组合的完整练习。再通过综合练习法,有效地进行组合和成套练习,以达到稳定的的肌肉感觉,不断提高动作准确性和熟练性。

4.3 运用自如阶段

运用自如阶段是在改进提高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后,动作更加趋于稳定、协调、准确、优美的阶段。健身指导员应采取巡回指导法和个别辅导语言提示法等,使练习者的动作过程更加巩固准确,精益求精。练习者的主要表现为:所做动作的各环节、细节都趋于准确完美,肢体配合协调,不易受干扰。此时,社区居民在健身指导员的启发、诱导、鼓励下,可以自如地进行自由练习,有效引导社区居民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长期锻炼的健身方法和手段。

5 汉功操运动强度测试与分析

5.1 研究对象

为保证练习汉功操的安全性,在社区实施教学前对汉功操进行了运动强度的测试,测试对象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衡阳南铁社区的160名健身志愿者中随机选取36人,分3组,每组12人,其中男6人,女30人,年龄在50—80岁之间,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表

5.2 研究方法

使用芬兰产PolarRS400遥测心率仪测试受试者的心率,从心率活动曲线来分析其运动中的强度变化规律,练习时间取广西汉功操已定的套路时间,监测受试者运动全过程的心率。

5.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及Excel2013处理所有数据,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5.4 结果与分析

图2 受试者汉功操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化曲线图

从图2中的心率曲线变化图中看出,受试者心率变化是由动作开始呈现出平稳渐增型的趋势,而后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以及动作节奏、轨迹、幅度的变化而达到高峰。大约在运动开始5min后,受试者心率能达到100次/min,并且在随后的运动中能始终保持心率波动在100-105次/min,基本能使运动者在运动期间维持心率在健身适宜强度{推算公式为:(220-年龄)×(60%—80%)}。心率是反映体内各种生理变化的一扇“窗口”,透过它,可以准确地描述身体机能对运动刺激的即刻反应或慢适应。心率与运动强度、摄氧量和能量代谢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尤其在递增负荷运动直至次最大负荷运动中,随着运动负荷强度逐渐增大,能量代谢需求越来越高,摄氧量越来越高,心率也会越来越高。

广西汉功操的设计是针对无任何健身基础的中老年朋友创编的,老年人由于身体生理机能较弱且同时患有某些老年性疾病,在运动时对运动强度的正确把握十分重要,合理的运动强度对预防运动损伤及心脑血管意外有积极作用。对于初学者或有慢性疾病但属病情轻或平稳的人群,起始运动强度可适当再降低,之后再循序渐进增大运动强度。总之,在严格遵循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原则的基础上来评价广西汉功操在中老年人群的健身负荷心率,其动作强度都在健身负荷的心率有效价值区间,此时的运动没有负氧债,符合全民健身的HR锻炼标准,适宜在中老年健身人群中推广。

6 效果与评价

6.1 提高了健身志愿者对汉功操的练习兴趣

健身指导员将汉功操的健身与养生作用分解到广西汉功操健身指导模式中的各个阶段之中,使健身志愿者从中受益。如:原来手臂举不过肩的通过练习汉功操现手臂举放自如也不疼了,腰酸背疼得到缓解等,提高了他们对汉功操健身的兴趣。有68%的健身志愿者因自身健康受益而动员家人和身边的朋友一起参加汉功操的健身行列,愿将汉功操选择为一种长期的锻炼方式。

6.2 练习汉功操过程中没有发生健身事故和运动损伤

汉功操是通过音乐节奏严格控制运动强度的,在社区推广这汉功操时没有发生健身事故。同时,通过问卷反馈信息,原有56%的健身志愿者因喜欢打汽排球经常发生腰、腿或肩拉伤,现在练习汉功操的这种现象没有了,说明汉功操安全有效。

6.3 转变了对学习健身操的畏惧心理

有59%的健身志愿者有担心健身操动作复杂自己学不会的顾虑,现通过在广西民族健身操指导服务方法模式下的学习,体会到动作简单、有规律而易学的好处,打消了对学习健身操的畏惧心理。

7 结 论

探讨在社区开展广西民族健身操指导服务模式的构建研究,实践证明,通过“模式”流程的有效实施,可引导社区居民建立科学的健身理念,培养社区居民对汉功操的兴趣,增强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使社区居民愿将汉功操作为一种终生锻炼健身方式,培养其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身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率文,李 然.民族舞“清江舞”的价值与推广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4):66~68.

[2] 李率文,余小平.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2):10~11.

[3]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王细川.改变生活方式远离慢性病的困扰[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1,9(2):73~74.

[5] 贺新艳,栾 霞,张承英.生活方式干预对年轻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

Discussion of Guangxi National Setting-up Exercise in the Community Service Model Research

YAN lijun, JIANG huanlong, WANG anxiang, et al

Guangxi National Aerobics Exercise Case Study of Han - Han Gong exercise referred Discussion of Guangxi Ethnic aerobics Models of guidance services in the community, its main feature is the motor skills and fitness needs of the community-bas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basis of PE teaching mode in PE teaching ideas under the guidance followed, around the theme of fitness instruction, form a relatively stable systematic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paradigm to construct a new community fitness guidance mode.

Community Health; Guidance services; Mode

1007―6891(2016)05―0101―03

10.13932/j.cnki.sctykx.2016.05.26

G831.3

A

2016-05-20

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课题编号:2014JGA282)。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 530004, China.

猜你喜欢
心率广西居民
心率多少才健康
石器时代的居民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高台居民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