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风险防范探讨

2016-11-17 12:08孙利斌
中国经贸 2016年17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行政事业单位

孙利斌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由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构成,普遍存在着腐败问题,不利于经济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风险防范

由我国中纪委监督网站可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未在账目中计入从下属单位收来的费用,据为己有,形成单位小金库,且贪污腐败现象也很普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个别官员滥用职权,非法使用手中的权利。对此,只有尽快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加大风险防范力度,这样行政事业单位才更加高效和廉洁。

一、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分析

1.统一采购的风险

我国自实行《政府采购法》以后,为响应反腐倡廉、节省财政支出等提供了政策依据。但是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活动还不够成熟和完善,造成法制严密性不够,无法确保交易的透明性,最终发生“寻租”的问题。在召开供应商协商会的时候,很多供应商利用非法手段获得优惠待遇,导致入围商品价格比商场价格还高,审批人员得到“好处”以后,也没有严格进行审批。所以,统一采购风险的存在,为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也存在很多风险,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第一,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偏低,加之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个人能力不强,经验不够丰富,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甚至在审计工作中还存在受贿、行贿等违法现象,这样得到的审计结果就不够公正与合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过程的公正性带来了不利影响,并增加了审计风险。第二,审计评价体系有待规范。目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还缺乏规范的审计评价体系,未能明确规定任期内人员的责任、工作目标与评价标准。这样行政人员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即使经济损失由个人原因所致,在追究责任时也无法可依。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缺少科学、规范的审计评价体系,所以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没有具体参照,最终带来审计风险。第三,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缺少独立性。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并非由高层管理者直接管理,而是和财政部门合并后共同办公。因为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缺乏较强独立性,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会被很多利害关系影响,迫于各种压力,为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的原则性和职业道德带来威胁,对审计公正性造成影响,并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风险。

3.内部监督力度薄弱

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置了专门的内部监督部门,但是因为对这些部门的监督工作重视力度不够,导致业务经济活动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也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长时间下来,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将不断降低,为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经济活动带来巨大风险。

二、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经济活动中的风险防范策略

1.建立市场导向政府采购模式

将政府提供的标准作为依据,合理选择供应商。再将供应商选择好以后,要通过公式的形式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若是供应商被质疑,需要第一时间加以处理。此外,为确保利润得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要将国家基本报价标准作为依据,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力求用最低价格实现采购目标。对于报价较高,比市场价格还要高的供应商,要给予其警告,同时作出相应处罚。行政事业单位要利用网络平台,及时获取市场最新信息,将市场基本情况作为导向,对采购模式进行规范,提升采购效率,确保费用支出更加透明,以此让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服力得到提升。

2.营造良好的风险控制环境

为进一步防范业务经济活动风险,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内部营造良好的风险防范控制环境。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行政人员在入职以后不能立即上岗,应参与单位培训班。这样能够增强行政人员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业务经济活动风险。第二,重视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减少,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既要严格考核其工作能力,还要注重其是否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尽量做到德才兼备。行政人员只有工作能力较强、职业素养较高,才不会被利害关系所影响和动摇,避免出现受贿、行贿的问题,减少业务经济活动中的风险。第三,只要发现行政人员有违法、违规问题,必须马上制止,由司法机关处置。对于因个人原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经济损失的情况,需要立即停职检查,若是事态严重,存在贪污腐败问题,也要移交到司法机关,严厉追究其法律责任。

3.建立信息平台,公开资金使用状况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也会公开展示资金使用状况,不过从公开的各种数据来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仅仅是公开了资金使用的汇总数额,没有完全公开经济分类账目。行政事业单位要细化经济分类项目中的每笔资金,并公示在信息平台上,这样方可让公开信息更加完善,加强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尽快打造信息平台,让公众可以实时掌握单位消费状况,为公众赋予监督的权利。在外部监督与内部控制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业务经济活动风险有效防范与控制。

三、结语

总之,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相比,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经济活动风险防范控制起步很晚,加之业务经济活动非常复杂,涉及事项众多,导致业务经济活动中存在诸多风向。对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提升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并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经济活动中的风险,让公众利益得到有力保护。

参考文献:

[1]祝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中风险防范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5,(07):82-83.

[2]宛玲.试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中风险防范[J].商,2015,(39):97.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行政事业单位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