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时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2016-11-19 12:50黄鑫彦
新教师 2016年4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多媒体技术笔者

黄鑫彦

这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将学生看成发展的人的理念指导着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良好的品格包括友善、开放、感恩、自律、宽容等积极心理品质。那么,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否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有效合理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传统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结构,培养积极心理

在笔者学校,较常用的是传统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的综合处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知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可在积极心理建设上生发强大的引导效果。

1.妙用英语歌曲,培养友善、自律品质。

每节课上课开始,教师通过播放积极向上、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英语歌曲,在轻松愉快的歌曲氛围中,使学生获得一种代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渲染了友善快乐的氛围,培养学生友善等积极心理品质。如,在教学外研社(一年级起)(以下同)五年级上册第七模块His dog can help him.这个模块的时候,笔者播放A good friend这首视频歌曲。学生们看着视频里那只什么事情都不会做的狗,捧腹大笑。在轻松愉快的歌曲氛围中,通过进一步引导,有些学生说,尽管这只狗不会划船,不会骑车,并不是一只特别的狗,但它却是人类非常好的朋友,我们要爱护人类的朋友,要善待它们。通过这首英语歌曲,学生们在欢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学习了can/cant的句式,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善待动物的意识。此外,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模块歌曲I worked in an office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向歌曲里的爷爷奶奶一样,无论环境好坏,无论条件如何,都要努力学习。

2. 信息技术搭桥,巧设活动,开放思维。

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能在英语的热身、复习等环节里运用,还可以在操练、巩固课文重点句式上运用,它不但能进一步帮助教师突破课文重难点,促使学生掌握运用课文的重点句式,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开放的思维。如,在执教四年级上册What happened to your head?这课时,笔者通过PPT制作Guessing Game(猜谜游戏),让学生猜猜图片里的人物都发生了什么小事故。PPT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也开放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能说出He/She bumped his/her head. He/She fell off the bike. He/She fell over.等小事故。

3. 整合视频,刺激感官,开阔视野,孕育感恩之心。

新基础教育指出,英语学习除了是用脑、动脑的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审美活动,语言不单单是艺术创造的重要形式和手段,语言本身就是重要的审美对象,是人类普遍创造的艺术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非常需要加强对英语的整体审美感。从英语教学的角度而言,如果要引导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学习英语,在教学中就要运用各种手段和形式,如英语诗歌、歌曲、电影、故事等。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巧妙地播放英语视频,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润物细无声地在学生心里种下美好、积极的心理品质的种子。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八模块Helen Keller这课时,笔者播放了Helen Keller的视频,学生们对这个同龄小女孩的好奇心被大大激发了,同时对这位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女孩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作家心生钦佩之情,并感恩现在的美好生活,明白在遭受灾难,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失去希望。

又如,在执教五年级上册第八模块There are lots of games.这课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感受中西方学校的差异。由于视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很快就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愉悦的审美感受下,学生对中西方校园生活有了进一步理解,也能用更为开放的眼光了解世界了。

二、 课堂运用电子书包,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及自律品质

电子书包,即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便携式终端。这一两年,笔者学校不仅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还尝试探索使用电子书包等新兴多媒体技术。

用电子书包上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什么时候拿出pad,什么时候放好pad,不沉迷pad里的游戏,都需要学生的自我约束。同时,电子书包能改变单纯的教师评价模式,实现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能以更开放的眼光,多角度地评价他人,眼界更开阔,思维也更活跃。

三、课后利用网络与现代通讯技术,培养自律品质与开放的思想

网络信息教学是一种与传统多媒体教学有较大差别的全新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同时具备多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的功能,而且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的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共享。近一年,笔者利用电子书包网络云平台和“一起作业网”的网上资源,发布作业,让学生通过人机互动,完成听读、跟读的预习、复习作业,并通过网站的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此外,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能通过网站上的课外阅读材料,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每天复习、自觉完成作业的自律品质,并获得对知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与激情。

现代通讯技术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人们能在QQ群、微信群里及时沟通交流。上学期,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布置学生完成一项分层作业。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十模块以Rules(规则)为话题的课文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Ms Smart的家规和班规后,笔者在微信群上布置了一项选做作业:请学生们想一想,在家里、班级、学校、公园、图书馆,或者其他公众场所还需要遵守什么规则,然后在微信上将这些规则写出来,进行规则接龙游戏。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每个班有将近30个学生完成这项选做作业。通过这项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思维。有的学生写的是除班规、家规以外的其他场所应该遵守的规则。如有的学生写的是考场规则:We shouldnt cheat.有的写的是图书馆规则:We shouldnt sing loudly in the library.也有的学生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班级应该遵守的规则:We shouldnt bring your phone to class. We shouldnt draw on the desk.通过在微信群上写英语规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己查找单词、组织语言的能力。如五年级(5)班有的学生自己能写出People shouldnt smoke. We should be honest and love each other.等句子, smoke,honest等词都是没有教过的。学生不仅自学了一些单词,在完成写不同场所的规则的同时,也是对自律品质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更清楚了什么场合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

多媒体时代已然来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能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握课堂重难点,还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云平台、网络资源、微信、电子书包等来优化学生的心理效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培养学生友善、自律、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让学生以更健康的心态成长。

当然,多媒体、网络、现代通讯技术的运用需要合理把握,而不是盲目地泛用。要避免追求形式,反客为主的现象,要始终秉持真正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与心理发展的理念,根据英语学科特点、教学的需求,“适时、适量”地运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的心理与智力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多媒体技术笔者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老师,别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