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及对策

2016-11-19 03:47曾俊吴先群
青年时代 2016年4期
关键词:现状及对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曾俊 吴先群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还存在对其内容和内涵认识不够、认同感不高,校园文化等宣传成效不大等问题。提出了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等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

本文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5份,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进行调查,以期找出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

1.理性认知欠缺

通过调查受访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了解程度可以看出,虽然95%以上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是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不熟悉。理性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可见,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缺乏理性认知的情况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无从谈起。

2.情感认同不足

接近18%的受访者认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般重要”和“不重要”;86.12%的受访者对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课程表示“不感兴趣”和“一般”;超过15%的受访者对考试作弊、拖欠学费等不诚信行为表示“无所谓”和“可以理解”。可见,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情感不足。

3.知行存在脱节

虽然9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但是问及“是否把为中华复兴、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的理想”,64.12%的受访者认为“尊重有这种理想的人,但离自己太远”;25.43%的受访者曾有过考试舞弊的行为;73.77%的受访者在问及“作为一个大学生,应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你愿意这样做吗?”表示“只能管自己,无法帮别人”和“难以做好”。可见,大学生在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层面还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

1.课堂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在大学校园中普遍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内容更新速度慢,不能及时的增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得这一部分的内容无法通过课堂的教育来加深大学生对其认同,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首要问题。本应该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课堂的教育,来加深广大大学生对其理解和认同。但是课程内容的滞后,使得大学生从课堂上、课本中获得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高校教师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的学习最-新理论,不能及时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学生做出表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大打折扣。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最新的理论成果,高校教师作为对学生开展教育的重要群体,理应第一时间肩负起学习并践行相关理论研究的责任,理应在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践技能的培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的落脚点是在践行上。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高热情和强烈的愿望。然而,虽然他们有强烈的践行意愿,但是在涉及到实际行动时,往往存在着认知和行为不统一的情况,这种矛盾性在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去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他们愿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导向,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他们同时也表示,很多情况下,他们深感自己能力的不足。例如,在我们问到是否愿意为实现“民主”而行动时,很多大学生表示愿意,但是当自己身边存在着不民主,不公平的现象时,他们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归根到底,在学校教育这一块,缺少了对技能的培养和教育。

3.教育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针对性

在调查中,有一小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了与其他人相反的态度,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意愿。他们不愿意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来,他们认为这是国家的事情,政府的事情,不是个人的力量可以解决的。

究其原因,除了这部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外(例如性格的缺陷、家庭的原因等),高校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育手段比较单一,单纯依靠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忽视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使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无法激发起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另外,教育也缺乏针对性,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有的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接受能力比较强,参与到实践中的热情也比较高,而有的大学生思想比较保守封闭,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弱,参与到实践中的热情不高,如果不能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思想状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尤其是缺少践行意愿的那一部分大学生,如果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不能说是成功的。

三、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宣传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宣传,不断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理性认知,同时借助校训、学校的文化建设等弘扬接地气的主流价值观,让大学生有兴趣去学习、吸收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正面的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榜样力量、青春故事、感人事迹等传播社会正能量,让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自然融人大学生的头脑、心灵与行为中,并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社会的不正之风。

2.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式

目前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思想政治课,并通过给予较多学分来强调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因此,丰富思政课程的授课形式,并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比例,更能达到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活动,加强大学生人生方向的指引等方式,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式。

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传统文化中国家层面的大同思想、民本思想,社会层面的和谐理念,个人层面的“仁、义、礼、智、信”,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依旧深深根植于民众的思想深处。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把原本祖祖辈辈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于大学生乃至世世代代,可以说即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现如今已逐渐远离经典、远离本原的祖国的接班人重拾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可谓追本溯源了。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内涵素养

大学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也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人大学生头脑、心灵的关键时期。因此,除了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外,还需提升思政教育队伍(教师与辅导员等)的内涵素养。

猜你喜欢
现状及对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云南省高校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