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2016-11-21 12:56王毅宋丹妮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微课

王毅+宋丹妮

【摘要】中药鉴定技术教学内容多,知识点零散,把中药鉴定技术中的各部分鉴定内容制作成微课小视频,可以优化教学资源,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实现个别化学习,得到个性化教育。这将更加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实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微课 中药鉴定技术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29-02

中药以其较小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在人类向往回归大自然的今天,中药在医药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国家已经将中医药事业作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并要求充分利用中医药保障国民健康。

中药材及其饮片是中医药行业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需求量的日益增多,中药材及饮片市场出现了大量的伪品及混淆品使得中药的品种日益混乱,难以保证中药生产及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因此,社会对中医药卫生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中医药知识,而且还要熟练掌握鉴别中草药真伪优劣的技能。

一、中药鉴定技术的内容与特点

中药鉴定技术的课程任务就是讲述中药材以及饮片等的真伪,及品质的优劣。中药鉴定技术主要应用基原(来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生物鉴定法,这“五大鉴定法”来鉴定中药材及饮片的;中药鉴定技术是高职高专中医院校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以培养既有丰富的性状鉴别经验,又能熟练利用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知识并且熟练应用现代分析仪器鉴定中药,分析解决中药鉴定工作中各种问题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性学科。

中药鉴定技术教学内容多,所涵盖的知识面广,并且知识点零散,对于涉及到的每一种中药材都要讲述包括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定(包括饮片的鉴别)、显微鉴定、理化鉴别等内容。而每一种中药材的性状鉴定又都是讲述的形状、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性状鉴定及显微鉴定,语言对于形状、颜色等方面仅靠语言的描述,显得相当的匮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内容枯燥乏味、知识点零散的中药鉴定技术来说,如何把这门课讲解得生动而充满趣味,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二、微课的概念

“微课”的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其核心理念是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主要用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手段更好地实现差异化教学。

现阶段我国对微课的概念界定、构成要素和应用模式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国内微课的概念是由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在2011年最早提出,他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因此,微课的“短小精悍”能够很好地解决了学习者的问题,把教材内容进行碎片化、情景化、重组整合(统称为“微课化”),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可融合于课堂、可移动地服务于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微视频单元,可以用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帮助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手段更好地实现差异化教学。

三、微课的特点

微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时间短。微课以短小、精悍著称。教学时间短,一般都控制在10分钟以内。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CLT)认为,影响认知负荷的基本因素是学习材料的组织呈现方式、复杂性和个体的专长水平(即先前知识经验)。由此导致外在、内在和相关认知负荷。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在教学活动进行十几分钟的时候便开始涣散。微课灵活自主地针对某些具有较大学习价值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慢负荷学习,并且学习的时间不长,这样的教学成为了广大学习者的理想学习模式。

2.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传播形式多样。微课内容容量小,针对性强。相对于传统一节课,“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点到为止。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微课”,只是讲解清楚某一个知识点,或反映某一个教学环节及辅助教师的讲解。

3.结构多样,形式内容灵活。微课的形式是多变的,结构也是不断变化的,课程的内容以及形式可以根据知识点来改变的。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需要作为依据来制作教学视频。不同的语言、画面、色彩,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意义。比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老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做具体的改善,讲述中药鉴定技术中的性状鉴定时,展示中药材的各个方位的图片,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生对药材的立体认知,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

4.资源使用方便,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运用起来也方便,只要自己选择与教课有关的视频片段,就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

四、中药鉴定技术的微课设计

在中药鉴定技术的课程讲述中,每一种药材都要包括中药材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等内容,特别是性状鉴定及显微鉴定,语言对于形状、颜色等方面的描述,显得相当的匮乏,而且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我们将每一味中药的性状鉴定、药材的真伪鉴定以及显微鉴定各自作为一个知识点,制作成一个微视频碎片化、媒体化的教学资源。其中来源、性状和显微鉴定属于形态学鉴定的范畴,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单纯的理论讲授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从网上下载或自己拍摄所需要的中药原植物、原药材、药材饮片、药材横切面以及粉末等方面的照片、图片或录像。尤其是中药鉴定技术中的的重点、难点等的知识点配以逼真形象的照片和图片,如大黄的“星点”,党参的“狮子盘头”,何首乌的“云锦状花纹”,天麻的“鹦哥嘴”、“凹肚脐”,商陆的“罗盘纹”, 蕲蛇的“龙头、虎口、翘鼻尖、方胜纹、念珠斑、佛指甲”,绵马贯众的间隙腺毛等,把鉴别特征的放大图片展示给学生,再通过配合书面文字进行讲解的音频,使学生不仅能够集中精力关注课件知识,并且对相应的知识点记忆深刻;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课堂教学直接变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丰富和活跃了我们的教学活动。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形成,还将极大地增加了授课信息量,充分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五、小结

中药鉴定技术的微课对于学生来讲,丰富的、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对于教师来讲,不仅优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同行交流分享,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教育的变革,以微课程为载体,变革现有的课堂,并与课程教学整合,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17):14.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微课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职教学翻转课堂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微课:支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