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总结

2016-11-21 01:30姜栋
书法赏评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书领悟技法

■姜栋

教学总结

■姜栋

常有学生学过一段时间书法后就问字为什么写不好,我看得出他们的急切之情,可是,学习书法的必要时间根本就没达到,何谈进阶。

中国传统人文教育重视学习者的领悟,在教学中给领悟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今天的学校教育,顾及到了整体的普及,但不可避免地忽略了个体,留给学生领悟的时间并不充分。一门课的开设,长则一个学年,短则半个学期,逐节课累加起来,也积淀不了多少东西。

技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掌握了要领,按照技法的要求去写,面貌有所改观,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精神和韵味的改变则不一定与之同步,这跟临帖有多到位并不成正比。总的来说,今人对技法的钻研比古人更重视,这和崇尚技术的课堂教育有关,也与今天视觉资源丰富、传播途径广泛有关。但是,和这种眼界开阔不能相匹配的是,能够传承传统精神的佳作却不甚多见。究其原因,付出的必要时间不够是一个原因。

我常常拿植物生长为例来说明写字需要一定的时间。当一粒种子种下之后,没有人会指望它能翌日破土,隔日开花,因为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必要时间。但对于学书,却总有人企冀速成,以为终日临池,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不断进步。这种急切的心态,往往使他们不能淡然地坚守在这条漫长的学书道路上。

课堂教学可以讲解技法,而积淀需要时间。书法的境界不可能是学出来的,是需要慢慢积淀并得到机会升华产生的,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寻常习书者都是如此。人文的培养不能以效率论,开花结果的时长因人而异。

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来说,要重视积累和领悟,书法的学习也不例外。那些让研究生们必须在一定时长内拿出几篇文章或多久要出一幅作品的要求,我觉得都不是很妥当。

好的笔墨应该用更多一点儿的时间去积淀。

猜你喜欢
学书领悟技法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学书感悟
我的学书
学书散记
我的学书之路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