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种药食两用的南方滨海耐盐植物的开发利用

2016-11-21 05:14张琳婷王文卿朱雪平陈慧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药食两用耐盐

张琳婷,王文卿,朱雪平,陈慧

(1.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福建 平潭 350400;2.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102;3.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30种药食两用的南方滨海耐盐植物的开发利用

张琳婷1,王文卿2,朱雪平3,陈慧1

(1.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福建 平潭 350400;2.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102;3.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南方滨海地区人口分布集中、土地耕种面积少,盐渍土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植物生长和作物减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但南方海岸线广阔,植物资源丰富,鱼塘面积大,若打破传统的“养殖-晒塘”模式,把冬闲鱼塘与耐盐蔬菜结合起来,既能减少现有土地资源的占用,又能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许多耐盐蔬菜还兼具药用价值,不仅逐渐引起医药界和食品界的重视,有些地方政府对药用价值蔬菜种植还给予重点扶持。对于“药补不如食补”的中国人,通过食补来替代药物治疗,是最理想的养生之道。通过长时间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筛选出以菊科和藜科为主的17科29属30种南方滨海地区药食两用的耐盐蔬菜,针对其生境、分布、食用方法及药用功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盐渍土;冬闲鱼塘;耐盐蔬菜;药食两用

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来说“药补不如食补”,通过食补来替代药物治疗,是最理想的养生之道,不仅可以避免药物在人体内的有害残留,又可减轻经济负担[1]。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第4次浪潮就是被称为HT(Health Technology)业的健康产业[2]。古有“药食同源”的说法,是指食物和药物为同一起源,食物既有药的作用,药亦可为食物来为人果腹。早在先秦时期,《山海经》便提及50多种具药食两用价值的植物[3]。而后逐渐形成养生文化,汉代的《黄帝内经》最早提出养生这一概念:“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也就是说没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若已经得病则应尽早治疗,阻断疾病的发展。现今无论从相关书籍出版、期刊学术、学位论文学术、专利学术还是媒体报道等,人们对于药食两用植物的关注度依旧呈上升趋势。南方滨海地区由于其人口集中分布、土地耕种面积少,盐渍土极大限制了该区域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大面积的沙荒地、沙地、冬闲鱼塘及围垦低产地被闲置,耐盐植物资源的筛选及应用也相对落后,其中就包括不少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非常高的药食两用植物。

1 南方滨海地区盐渍土资源及技术应用现状

盐渍土土壤板结严重,结构性差,肥力低下,极大限制了该地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盐渍土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域,如黄淮海平原地区、东北松嫩平原、西北干旱地区、沿海滩涂地区,盐渍土资源的持续利用与优化管理研究尤其受到重视[4]。因为南方(包括浙江杭州湾以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和台湾在内)滨海地区的盐渍化土壤面积仅占我国盐碱地面积的很少一部分,与北方滨海大面积的盐碱地相比相形见绌,所以目前中国耐盐植物资源研究领域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偏重于北方植物区系,其二是缺乏对物种耐盐能力的研究。由中国林业科学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资源树种信息数据库》,所涉及的树种绝大部分为温带、北亚热带树种,且对其耐盐能力的描述也只有耐盐与不耐盐之分,未对其生境进行详细的描述,亦限制了耐盐植物的开发与利用。城市“盐岛”的出现及沿海防护林建设的需求,让华南滨海地区耐盐植物资源筛选与技术的应用成了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

2 南方滨海地区耐盐植物推广及应用的优势

虽然南方滨海地区盐碱地面积少,但后备资源丰富,如大量的滨海地区鱼塘,且水热条件丰富,利用盐碱地种植蔬菜或药食两用的耐盐植物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

2.1 丰富的滩涂资源是滨海耐盐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km,岛屿岸线长达1.4万km。到2010年底,国务院和沿海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据海洋功能区划确权海域使用面积194万hm2[5-7]。我国南方地区海岸线合计长22341 km,如表1所示,占全国总海岸线长度32 706.6 km的68.31%。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沿海地区海域使用强度分异较大,以长江口为界,呈“北强南弱”的显著分异[8]。因而,南方滨海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表1 中国各地方海岸线长度及台湾海岸线长度[5] km

2.2 已筛选的滨海耐盐植物是耐盐蔬菜产业化的关键

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在盐生植物的筛选与应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赵可夫等在1999年出版的《中国盐生植物》是中国耐盐植物资源筛选与应用的里程碑式的工作,该书介绍了423种中国原生的盐生植物,2002年又增加了79种;陈兴龙等的《中国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资源》 收集整理了中国海岸带的517种耐盐经济植物;贾恢先等的《中国西北内陆盐地植物图谱》收集了279种耐盐植物图片,是我国大陆第一本盐生植物图谱;2013年王文卿等的《南方滨海耐盐植物资源(一)》对物种的耐(土壤)盐能力、耐盐雾能力、抗风和抗旱能力都进行了详细的分级,也是我国首次对滨海植物耐盐雾能力的分级[9]。同时,不少科研院校致力于沿海滩涂的规模开发、耐盐蔬菜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10-17]。已筛选出来的耐盐蔬菜又为其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充分利用大量冬闲鱼塘是滨海耐盐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契机

传统的“养殖-晒塘”模式导致冬季好几个月大量鱼塘被闲置,养殖户在这期间无收入,若能充分利用冬闲鱼塘来种植耐盐蔬菜,实行种养有机结合,一方面利用农作物根系来通气,吸收和转化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提高鱼塘的利用率,消耗鱼塘中原有的富营养物质,起到改良土壤、净化水质、破坏水生病菌生活环境的效果,能显著减少鱼病的发生,这种“养鱼——种植——养鱼”的水旱轮作方式“互惠互利”[18];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闲置鱼塘,增加养殖户的额外收入,不仅能使其众多无法利用的盐碱地和冬闲鱼塘能得到充分利用,对于打开这个真正绿色无公害的耐盐蔬菜的市场势必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可以建成具有良好保健型的生态药用养生植物园,在人们休闲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灌输相关理念,最终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4 针对性地发展南方滨海耐盐蔬菜是发展高优农业的新途径[19]

在盐碱地或海水中栽培的耐盐蔬菜病虫害少,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农药,达到真正的健康天然绿色有机。南方滨海地区人口基数大、耕地面积少,发展耐盐蔬菜既不占用新的土地资源,又能改善盐碱地的土壤质量。通过浮岛直接在海面上进行栽培种植,既能完成基础的蔬菜生产,又能产生特殊的水景景观效益。蔬菜的药用作用逐渐引起医药界和食品界的重视,甘肃省政府于2012年7月首开先河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鼓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发展药用价值蔬菜产业,对于符合《甘肃省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的药用价值蔬菜种植,可根据有关政策和工作实际给予重点扶持,为能有效指导各地开展药用价值蔬菜种植,还制订了《甘肃省药用蔬菜目录》和《甘肃省常见药用价值野菜目录》[20]。深圳市政府也有农业发展专项基金可以申请和扶持,主要针对新型农业生产。利用耐盐蔬菜多层次开发利用,开发药食两用蔬菜,改变传统蔬菜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目的,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和更好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农业生物资源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农业产业已成为一种趋势。

3 药食两用植物发展的现状

先秦时期诞生的《山海经》提及50多种具药食两用价值的植物。东汉时期整理的《神农本草经》收录了大量药食两用的植物,并记载了食疗药膳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食治篇》、孟诜的《食疗本草》、陈仕良的《食性本草》,元代吴瑞的《日用本草》、胡思慧的《饮膳正要》、贾铭的《饮食须知》,清代袁枚《随园食单》等古书籍文献均记载了不少药食两用的植物[21],可用来充饥、调味、解酒、美容及延年益寿等[22],为食疗学和中药学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现今人们对于药食两用植物的关注度在期刊学术发展仍然呈递增趋势,具体如图1所示,焦点集中在药食两用植物的药用价值、营养成分、化学成分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抗氧化作用[23-3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诱变、抗致畸和防肿瘤作用,降脂[26,33,34]减肥作用、降血糖作用及抗衰老作用。

图1 药食两用植物的关注度在期刊学术发展趋势

4 具药食两用价值的南方滨海耐盐蔬菜的筛选

卫生部于2002年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植物名单中,其中薤白、小蓟、枸杞、栀子及蒲公英等都属于滨海耐盐植物。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查阅,适合南方滨海地区种植的可药食两用的耐盐蔬菜资源,分别属于16科29属30种,以菊科和藜科为主,并针对这些植物在滨海地区的生境、耐盐能力[9]、食用方法[16]及药用功能进一步说明,具体如表2所示。番杏(Tetragoniatetragonioides)是一种不需要喷洒农药的无公害药食两用保健蔬菜;香菇(Glossogynetenuifolia)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台湾澎湖最常见的青草,被评为澎湖最值得开发的6种药用植物之一;补血草 (Limoniumsinense)被认为是盐碱地的指示植物;盐角草 (Salicorniaherbacea)是迄今报道的最耐盐的陆生高等植物之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耐盐植物[35];我国民间有“食用香椿(Toonasinensis),不染杂病”的说法;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是我国卫生部2002年划定的78种药食同源的野生植物之一,被列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菜谱;枸杞(Lyciumchinense)素有“春食其苗,夏食其叶,秋食其果,冬食其根,寿比南山”之说;珊瑚菜(Glehnialittoralis)的中药名为北沙参,被《本草纲目》列为五参之一,因野外过度采挖,数量骤降,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芦笋(Asparagusofficinalis)在国际市场上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级保健食品。同时,利用植物的拉丁学名直接进行文献搜索可知针对车前草、菊芋、香椿、马齿苋、枸杞、芦笋和蕹菜的研究较多。

表2 30种具药食两用的南方滨海耐盐蔬菜资源

5 南方滨海地区药食两用耐盐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南方滨海地区耐盐经济植物资源和滩涂资源丰富,应加快开发力度,扩大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库,进一步筛选具药食两用的耐盐蔬菜,并建立数据库[36]。但由于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因而开发时必须严格按照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方针来执行,对于类似珊瑚菜这种效益高用途大的珍稀濒危物种应进行驯化栽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资源保护与生产需求的矛盾,使资源得以长期持续利用。药食两用蔬菜的筛选、推广及应用可为耕地紧张的沿海发达地区对食用蔬菜和保健蔬菜的需求提供更多选择的品种,同时对滨海地区盐渍化及次生盐渍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良也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37]。其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增加人们对药食两用蔬菜养生保健价值的认识,还可以扩大市场药用蔬菜的份额,同时若建立一些养生植物园,种植药食两用的植物,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加大,未来作为一门新兴农业产业来发展,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对我国南方滨海地区发展高优农业,实现科技兴农等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项极富潜力的经济开发项目。

[1] 金宗濂.开发食疗宝库,发展中国特色的功能食品[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7(1):1-3

[2] 张炳文,郝征红,王建军,等.对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研发的创新思路探讨[J].食品科学,2005(9):579-583

[3] 胡亮.《山海经》药食两用植物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2008(10):1226-1230

[4] 杨劲松.中国盐渍土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土壤学报,2008(5):837-845

[5] 国家海洋局.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M].北京:国家海洋局,2012

[6] 路洪海,董杰.海岸线的性质及其对领海国家的意义[J].地理教学,2014(4):3-4,10

[7] 张志华,曹可,马红伟,等.中国海洋综合管控的蓝“色天网”——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J].海洋世界,2012(12):15-36

[8] 李亚宁,谭论,张宇龙,等.我国海域使用现状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4(3):446-450

[9] 王文卿,陈琼.南方滨海耐盐植物资源(一)[M].厦门:厦大出版社,2013

[10] 崔世友,缪亚梅,谈峰.沿海滩涂耐盐(海水)植物的研究与开发[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6):555-559

[11] 张健.江苏沿海滩涂耐盐植物研究方向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4):79-80

[12] 张立宾,郭新霞,徐化凌,等.耐盐蔬菜碱蓬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C]//中国园艺学会蔬菜西甜瓜专业委员会.山东园艺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园艺学会蔬菜西甜瓜专业委员会,2011

[13] 周浩,杨吉平,别红桂.耐盐蔬菜三角叶滨藜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北方园艺,2012(14):27-29

[14] 王茂文,洪立洲,邢锦城,等.耐盐蔬菜碱蓬优良品系选育初报[J].湖北农业科学,2012(5):954-956,980

[15] 王凯,尹金来,周春霖,等.耐盐蔬菜三角叶滨藜的引种和栽培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1(4):57-59

[16] 王玉珍,刘永信.山东省东营市耐盐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J].2009,37(20):9543-9546

[17] 余桂红,张春银,张旭,等.耐盐蔬菜海蓬子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09(7):49-50

[18] 王文彬.冬闲季节鱼塘建设改造措施[J].农家顾问,2011(9):47-48

[19] 何碧珠.蔬菜的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二)[J].福建农业,2004(7):15

[20] 王耀.对药用价值蔬菜种植将给予重点扶持[N].甘肃经济日报,2012-07-24(2)

[21] 卢化柱.《随园食单》中的药物—药食同源的个案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22] 石青,王宁.我国古代药食两用植物探讨[J].北京中医,2007,26(6):365-367

[23] 余世望,肖小年,等.60种药食两用植物抗氧化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1995(11):3-5

[24] 刘海英,仇农学,姚瑞祺,等.我国86种药食两用植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与总酚的相关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73-180

[25] 赵艳红,李建科,赵维,等.常见药食植物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评价[J].食品科学,2009(3):104-108

[26] 幸宏伟,唐春红.药食两用植物降血脂功能研究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103-105

[27] 邱书梅.药食两用植物提取物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4

[28] 文君,宫江宁,刘程程,等.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的抗氧化活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2(8):68-70

[29] 张瑞,庄宇娇,邢军.新疆特色药食两用植物黑种草籽活性成分粗提物抗氧化作用研究[J].食品工业,2011(3):14-16

[30] 顾玮,杨珺,杨付梅,等.西双版纳传统利用的野生药食两用植物(英文)[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4(1):99-108.

[31] Liu H,Qiu N,Ding H,et al. Polyphenols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68 Chinese herbals suitable for medical or food uses[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8,41(4): 363-370

[32] Falleh H,Ksouri R,Medini F,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phenolic composition of the medicinal and edible halophyte L[J].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2011,34(1): 1066-1071

[33] 颜腾龙,易有金.药食两用中药降血脂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3):934-941

[34] 温梦霞,申海进.蔷薇科药食两用中药及其复方制剂降血脂研究进展[J].健康研究,2011(5):376-378,391

[35] 赵惠明.盐生植物盐角草的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J].科技通报,2004(2):167-171

[36] 李庆宏.药食两用植物的资源概况及其功能[J].农技服务,2011(8):1220-1221

[37] 陈兴龙,安树青,李国旗,等.中国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资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4):82-85

1005-5215(2016)10-0073-05

2016-08-17

张琳婷(1988-),女,福建厦门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南方滨海耐盐植物资源的筛选与应用、海岛植被生态修复,Email: zhanglt0124@gmail.com

P748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0.029

猜你喜欢
药食两用耐盐
大连海大两用船建造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晴雨天两用鞋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药食两相宜之鸡蛋花
药食兼用话蜗牛
秋犯燥邪 药食同疗
药食两用说食姜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耐盐保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耐盐高降解蛋白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条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