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丰富小学美术欣赏课学生的评述语言

2016-11-26 14:59毛昌敏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欣赏课美术语言

毛昌敏



如何丰富小学美术欣赏课学生的评述语言

毛昌敏

【摘 要】语言是人类独一无二的特征,在美术教育上,语言的表达与欣赏水平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它与视觉感受和动手操作一样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化感受,从而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在美术欣赏中存在着学生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的现象。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 语言

一、背景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但是,目前很多欣赏课还是以以下的方式进行着,这也制约了学生欣赏评述语言的发展:

(一)自习背书式

学生自己看教材或是幻灯片的图片资料然后能记住背出来,教师靠边站。

(二)一言堂式

老师按照教材读一遍,或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讲一遍,教师语言可能很精彩,语言很丰富,但是学生几乎没有发言,没有自己的感悟,处于一种“被欣赏”状态。

(三)整体感知式

往往以:说说你对作品的看法?它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好看吗等来提问,学生以一些笼统的词汇来回答,说的都只是在“原地踏步”,流于表面。

二、对策

那么如何丰富美术欣赏课学生的评述语言呢?

(一)润物细无声,循序渐进,重视积累词汇

对于孩子们来说积累专业术语和能表达自己感受的词汇和语句是很重要的。这个积累可以是渗透到所有的美术课程中。比如在点评低年级学生的作业时就,教师就可以通过出示一些提示语,或是一些语句,如:色彩艳丽、构图饱满、富有趣味等让学生运用进来,这样学生在欣赏时就有所侧重,在发言时有一定的引导。中高段教学,可以从构图、明暗、冷暖、透视、比例、均衡、对称、和谐等入手,用术语评论一件作品或画一幅画,同时还要还要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情感体验,特别是同龄人的作品,遇到运用得好的比喻、象征、赞叹、描述的词汇,要加以表扬和引导。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带着知识走进学生

美术欣赏课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我们平时不是很有研究或是熟知的欣赏评述的内容。那么,在上这类课时,就要先去了解相关资料。很多教师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因为教师自己的知识缺失,并造成表达空白,也造成了课堂的不自信,最后只能是走过场。如上《中国漆器》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上课时,有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一些词语的构成很有意思,如雪白,漆黑等,我们都知道雪是白色的,我们平时看到的漆有各种颜色,但为什么说漆黑呢?我就从古代的制漆工艺谈起,并解释战国秦汉时期的漆器颜色以黑红为主的原因。

(三)整体感知,从细节入手,尊重个体感受

任何时期任何形式的美术作品都有其时代烙印和自己的特色,如中国画和西方的绘画相比较,在材料、构图、用色、用笔方面都是有很鲜明的自己的特色:中国画善长线描,注重意境之美,而西方的绘画则善于用块面,注重形准结构准等等,而中国漆器等中国传统艺术有它的技艺高超,具有特有的东方艺术特色。笔者在上《中国漆器》欣赏“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时,说到它的造型特点,我让学生说说这件器物由哪些部件构成的,去掉一些部件行吗?如把底座的老虎去掉行吗?学生说那样就不稳固,放不牢了,还有如果把凤鸟换成其他造型可以吗?用凤鸟的原因(战国时楚国人崇拜凤鸟)等,凤鸟把老虎踩在了脚下,可以说明它在当时楚国人心中的位置。这样剥丝抽茧,到最后水到渠成,学生对这件艺术品就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四)体验感悟,带着学生走进知识

看似一件简单的作品,背后包含着作者巨大的付出,但这方面学生往往没有什么感受。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打破欣赏课的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比如欣赏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大卫”时,光说一些人体比例等,学生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如果通过让学生用泥塑的方式来体验,就能体会到创作的艰难和它所需的知识等,体会米开朗基罗高超的技艺,从而使学生评述的语言更丰富,对艺术品也会有更高的敬意。

(五)充分利用网络,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

美术教材上所欣赏的往往是国宝级的艺术品,平时很难接触,就是连复制品都很难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但互联网的出现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让我们机会可以足不出户就更细致、深入的了解。比如欣赏罗马角斗场时,我们的学生中几乎没有那个学生有机会到现场观看,这样陌生的地方,要让学生体会它的宏伟和艺术特点等是很难的,所以在上这课时,通过运用通过谷歌地图软件,将罗马角斗场全方位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立体式欣赏它,而且可以通过与周围的建筑场景等来对比,感受它的气势,还可以实现想看哪就看哪,这样学生就能有感而发。

要让学生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既要“带着知识走近学生”又要“带着学生走近知识”,还要让学生从眼睛进、在头脑中消化,能从嘴巴中、手中表现出来,关键是教师要用心,不怕麻烦,用心了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法]弗朗索瓦芭布-高尔(FranoiseBarbe-Gall)著,丁小会译.艺术眼系列[M].北京:中信出版社.

作者单位:(浙江省庆元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欣赏课美术语言
语言是刀
美术篇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