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2016-11-26 14:59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王 莉



高职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王 莉

【摘 要】高职英语教育有它的独特性,其主要是因为随着近些年来的国家的扩招政策,以及大部分高职院校竞争激烈,为了自身的发展,不管不顾的扩大招生范围,极力地扩招高职学生,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水平良莠不齐,整体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这给英语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并且高职英语教育以职业为导向,学生认为只要熟练掌握日后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技能即可,便不再给予英语多的时间思考,等等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缺失,针对此种现象,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何构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思辨能力 培养模式 构建

一、思辨能力概述

思辨能力十分重要,是我国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思辨能力源自英语“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在我国学界也常被译成”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是一般来说,我们所指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以及挑战权威说出自己不同见解的能力。国外研究表明,思辨能力不同于智力,后者先天性决定成分较多,单前者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而逐步提高的,这样就为此文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此外,由于思辨能力涵盖范围较广,很难界定,本文采用比较著名的”特尔斐”项目组提出的“双维结构模型”,认为思辨能力包括阐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和自我调节六项能力,其中分析、评价、推理为核心技能。情感特质包括好奇、自信、开朗、灵活、公正、诚实、谨慎、善解人意等方面的内容[1]。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高职英语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的工业、轻工业、经济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比如高职学生缺少思辨能力就是很大的不足,下面将分三点阐释高职英语教育的不足。

(一)学生质量良莠不齐,很难向权威提出挑战

高职院校生源具有其特殊性,质量良莠不齐。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并且英语课堂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外实践比如做英语演示文稿、英语演讲、情景表演等,虽然增加了诸如此类的生动的课外实践,但是本质上还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本身英语底子薄弱,再加上疲于应付各种形式的英语作业,难免力不从心,很难有自己的见解,并挑战权威,培养思辨意识。

(二)高职英语教育目标导致学生不愿培养思辨意识

高职英语教育一直秉持着以实用为主的理念,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往往是以就业为主,所以他们的英语教学也是根据这个目标设定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基本分为基础教学部分和专业教学部分,基础教学部分就是普通意义上的学好英语的基础知识,包括字母认知、单词记忆以及语法等;专业教学就是结合将来学生所要面临的工作环境设置语境让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技能。高职院校的侧重点都放在了专业英语的学习上,他们认为,既然学习英语是为了工作中可以用到,那么将专业英语词汇熟练应用就好,不必深究,诚然,以学生业为导向无可厚非,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际构建思辨能力的方法,以实用英语为例

(一)教材的整体结构

外研社的实用英语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课文解惑、词汇精华、语法告诉你、练习答案以及参考译文,教材设置的语言点是以对话的方式输出给学生的,大致上2至3个单元可以完整讲述一个功能项目。从对话内容上来看,所选取的对话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对话,具有相当实用的功能性。从单元设置上来看,会出现一定的功能性重复帮助学生巩固加强。此套教材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

(二)实际构建思辨能力的方法

以教材内容为例,详细论述应怎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构建思辨能力。

既然高职院校的目的是为了就业,那么不妨在英语教学中就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本教材每一单元都会涵盖听力、阅读、语法知识点、词汇学习和不同的单元任务,可在听力和阅读部分,可以适当增加职业背景知识点补充,比如在what’s the news的课文学习中,适当增加语言背景知识、职场相关知识,在辅助以传统的课文讲解,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推理等能力以及敢于交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精神[2]。

在语法知识点部分,由于教材编写具有层层递进,连贯完整的特点,越来越难,而且注重情景的运用,所以可以采取分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间平等交流,通过话题导入、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分组讨论等手段,使得学生的思辨能力潜移默化的提高,比如教材中的present perfect tense,可以编一系列的对话,然后按小组进行模拟表演,在情境中加深对难懂语法点的理解。

四、结语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国在愈来愈多的方面与国际接轨,这就对劳动者的英语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培养方式便是倾向于拥有一技之长,以便于在毕业后从事专一技能较强的工作,这一教育性质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将来大部分会充当一线劳务工作者,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学好英语非常重要,而这些要求又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疲于应付而缺少思辨能力,而思辨能力又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2]文秋芳.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克拉斯沃尔分类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