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对字幕翻译过程中归化翻译策略的阐释

2016-11-26 14:59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字幕翻译关联理论归化

黄 凤



关联理论对字幕翻译过程中归化翻译策略的阐释

黄 凤

【摘 要】Sperber& Wilson认为,语言交际是交际双方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其成功主要取决于交际双方追求话语的最佳关联。Gutt从以下两点对翻译进行评价指导:一、译文要给译文读者提供语境效果,产生最佳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认知效果;二、译文表达的方式要让译文读者无须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处理努力。本文将从文化层次论证,在考虑到字幕受时空限制的特点以及青少年观影者包括其词汇、逻辑以及对源语百科全书式的背景知识的认知环境,关联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归化翻译策略,能使青少年观影者通过最小化的处理努力获得对译文最大化的认知效果。

【关键词】关联理论 字幕翻译 最佳关联 语境效果 处理努力 归化

一、关联理论

Sperber& Wilson的关联理论阐述在交际过程中话语理解的语用现象,提出了认知环境、明示推理过程和最佳关联等重要术语概念。认知环境包括逻辑信息、百科全书信息以及词汇信息。他们把交际看成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际者产出一个能在交际者和听者之间形成互明的刺激,通过这个刺激,交际者将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明示给听者(Sperber & Wilson, 1995: 63)。作者几经修订,最终提炼出最佳关联假设(Sperber & Wilson,1995: 270):(1)明示刺激具有足够的关联性,值得说话人付出努力进行加工处理。(2)明示刺激与说话人的能力和偏爱相一致,因而最具关联性(何自然&冉永平,1998:87)。关联性的强弱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为:关联性=语境效果/处理努力(赵彦春,1999:278),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

二、关联理论对翻译领域的解释力

Gutt是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界的第一人,在其著作《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提到“最小化最大化原理”,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的表达方式要“让译文读者无需付出任何不要的努力” (Gutt, 2004:107)。简而言之,就是译文要提供最大化语境效果,将读者的处理努力最小化,以寻求译文与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张新红何自然(Zhang & He, 2001: 289也提出,翻译是一个涉及到原作者、译者和目标读者三方的两次明示推理过程的交际活动。赵彦春则指出关联理论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对翻译有着巨大的阐释力(赵彦春,1999:276)

三、字幕翻译

字幕有两种: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字幕翻译通常是指“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字幕下方的文字”(李运兴,2001:39)。字幕翻译受时间和空间两大因素制约。时间是指语言和图像同步配合,译文必须在和源语话语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信息传递。一般而言,观众扫视屏幕上每行字幕的时间约为2至3秒为宜。而空间限制是指由于屏幕上呈现的画面能提供给字幕的可容纳的语言符号数目,一般情况下,一帧画面常出现一行字幕,不超过两行字幕。

四、关联理论指导下字幕翻译的归化策略

Venuti 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了归化和异化这一对术语概念,认为归化的翻译策略能够将译文趋向于目标语的文化价值。本文选取的案例分析《汉娜· 蒙塔娜》是一部由美国华特迪士尼出品的长达98集的青少年情景喜剧,目标人群多是青少年,因此,鉴于篇幅的局限性,本文只从中选取少量人物对话,运用最佳关联理论来进行深度分析,论证在最佳关联指导下,译者该如何考虑目标读者的认知环境,以及字幕时空限制的特点,怎样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来处理中国青少年不熟知的文化特色词时,来达到认知效果的最大化和处理努力的最小化。

例 1:Jackson: Hey, babe, are you from Tennessee,because you’re the only 10, I see.

“嘿,宝贝儿,你是从石岁这地儿来得吗?为啥看起来像十岁?

女主角麦莉的哥哥杰克逊话语中运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他幽默的说话方式,以及滑稽角色的人物性格设定。在英语发音中,Tennessee 和10, I see相似,如果按照字面意思,采取直译和异化的翻译方法,译文1处理为“嘿,宝贝,你是从田纳西来的吗,因为你看上去只有十岁”, “田纳西”和“十岁”没有谐音,不仅损失了原文中的幽默,还造成中国青少年观影者认知的困惑,又由于缺乏对美国地理的百科全书式的认知环境,无法实现目标语观影者和原作者之间的成功交际。如果采取异化保留原文文化特色加注的翻译方法的话,处理为译文2“嘿,宝贝,你是从田纳西(田纳西是美国东南部的一个州)来的吗?因为你看上去只有十岁(十岁与田纳西发音相似)”第一,译文会突破字幕的时空字数限制,从而影响观影效果;第二,译文无法传达出原文中谐音的修辞和语言的幽默。因此,笔者试译为译文3“嘿,宝贝儿,你是从石岁这地儿来得吗?为啥看起来像十岁?”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田纳西”翻成“石岁”,再增译“这地儿”,给中国青少年读者提供充足的语境效果,知道是一个地名,同时,“石岁”和“十岁”实现谐音,不仅能降低读者的处理努力,还保留了原文的修辞特色。

例 2:Robby: You know what that boy needs? A real girlfriend.

你知道那家伙需要什么?真的要找个女朋友了。

Miley: Dad, that is... the smartest thing you've ever said!

老爸……这真的是……你说过的最有智慧的一句话了。

Robby: You what they say, every now and again, even a blind pig snorts up a truffle.

你知道的,人们常说的,瞎猫总会总会碰上死耗子。

麦莉的爸爸,用“a blind pig snorts up a truffle”来揶揄儿子需要找个女朋友,达到了幽默的效果,在英语源语中,其更常用表达是“a blind squirrel finds an acorn”,UrbanDictionary释义为“无所事事的人凭借自身运气最终在某些方面也能成功”。此习语如果保留原文中的异化形象,译文处理为“瞎猪能吐出松露”,首先“猪”这种文化意象在中文里通常最容易联想的意象是“蠢猪”却几乎没有“瞎猪”的概念,其次,根据维基百科信息,松露(学名:Truffle)是一种蕈类的总称,超过大多数青少年观影者的认知词汇范畴,在同等时间内,译文会让青少年读者陷入不必要的处理努力。笔者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发现该习语在字幕组以及网络资源里都被翻译为“狗嘴也能吐象牙”,笔者认为该处理欠妥,“狗嘴也能吐象牙”通常是指“嘴里说出一些意象不到的话”,略带贬义色彩,并没有原习语中所蕴含的凭借运气在某方面成功的含义。笔者试译为“瞎猫总会总会碰上死耗子”,“瞎”和“总会”一方面保留了原文中“blind”表达方式,也能体现原习语的含义,尽管损失原文中“瞎猪”“松露”的异化意象,但能够在中文中找到意象不对等但含义对等的习语,把译文带入到青少年所熟知的文化认知环境中来,从而提供了充足的语境效果,降低了处理难度,最大化了青少年对原文的认知效果。

例 3:We haven’t had any Miley-Lilly time in, like,forever.

我们俩好像有几百年没有一起出去玩了。

女主麦莉用自己和好友的名字自创一个“Miley-Lilly time”表达,forever”夸张她们很久没有在一起玩。如果在字幕翻译过程中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整句译文处理为“我们好像永远都没有麦莉—莉莉时间”会让青少年在观影的同时思考什么是麦莉—莉莉时间,并不能实现话语的真正理解。如果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用中文的人称“我们俩”来指代“麦莉—莉莉”,用“一起出去玩”添加出“时间”所没有蕴含的语境信息,“forever”处理为中国青少年读者认知环境所熟知的 “几百年”这样的夸张修辞,最终的译文“我们俩好像几百年没有一起出去玩了。”可以实现青少年读者对语境效果理解的最大化和处理努力的最小化。

例4:I say: “I have to hit the can.’ she says: “hurry back”.

我就说“我要去下一号”,她就回答“快去快回”。

“Hit the can”如果按照字面意思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异化为“撞一下罐子”会直接损失其原文信息,让青少年读者陷入莫名其妙的语境中。Urban Dictionary 对其定义为“‘上厕所’的委婉语表达”。如果译文直接处理为“上厕所”,其直白的意思没有传递出源语文化中的委婉语表达。因此,笔者建议译文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处理为“我去上下一号”这种符合目标人群的文化认知,就既可以实现译文内容、表达方式与原文的最佳关联,也可以提供最大化的语境效果避免把观影者置于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五、结语

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字幕翻译有着巨大的阐释力。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兼顾字幕翻译时空受限的特点,还要充分考虑到目标观影者的逻辑信息、百科全书信息以及词汇信息所构成的认知环境,对源语进行充分的理解,清楚原文作者的明示,推理出合乎原文的交际意图,形成与原文的最佳关联,在这过程中,可以合理选择归化的翻译策略,恰到好处的把译文向符合目标语观影者的文化认知趋同,从而给目标语读者提供充足的语境效果,降低其交际过程中的认知努力,实现最大化的认知效果。

参考文献:

[1] Gutt, E-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Blackwell and Oxford, 1986/1995.

[3]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4]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3).

[5]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中国翻译[J].2001(7).

[6]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3).

[7]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 [J].现代外语,1999 (3).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外语系)

作者简介:黄凤(1987-),女,硕士,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语用学与翻译。

猜你喜欢
字幕翻译关联理论归化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从《破产姐妹》看美剧字幕翻译者的限制与选择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