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发展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2016-11-26 14:59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swot分析法开发策略文化旅游

王 红



驻马店发展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王 红

【摘 要】驻马店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背景下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更好更快地发展文化旅游。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驻马店市既有历史悠久、文化旅游发展初具规模的优势,也存在着资金不足、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各方重视发展文化旅游、多元化寻找投资融资渠道、挖掘文化内涵、整合资源、注重旅游人才的培养、借力国家“十三五”旅游规划,推动驻马店市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 文化旅游 SWOT分析法 开发策略

驻马店又称“驿城”,位于河南东南部,连接我国东西和南北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享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著名的有盘古文化资源、梁祝文化旅游资源、西游文化旅游资源和铸剑文化旅游资源等,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开发驻马店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一、驻马店市发展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驻马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驻马店历史文化非常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泌阳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核心区域,平舆是轩辕黄帝的夫人嫘祖的故乡,西平是战国时期的兵器制造中心。朴实善良、勤劳勇敢的驻马店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这里是盘古文化、梁祝文化、嫘祖文化和铸造文化的发源地,泌阳被誉为“中国盘古圣地”;汝南被誉为“中国梁祝文化之乡”;西平被称为“中国铸剑之乡”,享誉盛名的棠溪宝剑就出自这里;上蔡被称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

2、地理位置优越

驻马店位于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南临信阳,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古为交通要冲,因历史上南来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驻驿歇马而得名。又称“驿城”,位于河南东南部,连接我国东西和南北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石武客专和107、106国道纵贯南北,新阳高速横跨东西,上武和焦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省道、县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市区距离北面的新郑机场和南面的武汉天河机场,都只有两小时左右的车程。

(二)劣势分析

1、旅游资源分布不均

驻马店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从西部山区向东部平原逐渐过渡,受地形影响旅游资源的分布也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山区、东部地区的旅游资源较少,确山、遂平、泌阳、西平和汝南这五个县集中了驻马店市的80%的旅游资源。著名的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嵖岈山风景名胜区就坐落在遂平县境内。

2、资金短缺

驻马店现有的旅游资源大多数位于远离城区的偏远乡村,这些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旅游开发基本上依靠地方财政拨款,但由于地方财政基本上呈赤字,投入到旅游资源开发的钱少得可怜,一些景区景点连主要道路和基础设施都没有资金开发,可进入性差。同时,在一些有能力开发的景区又过分注重短期的经济效应,忽视景区的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满足于简单的低层次开发,不重视挖掘文化内涵,大部分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制约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3、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大部分旅游资源都在远离大都市的乡村或者山区,有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不愿到偏远的乡村工作。目前,驻马店的旅游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比重不到35%,毕业于旅游专业的人员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和景区开发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些严重制约着我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曾经介绍过一名景区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区嵖岈山风景区工作,该毕业生很受领导的重视,委与重任,但不到一年还是离职了,原因就是觉得景区位置太偏了交通不方便。

4、旅游产品的品牌建设力度不够

驻马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像西平县的冶铁铸剑文化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旅游品牌,但在全国的知名度却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不突出。我们有很多特色文化,但是哪个能代表驻马店文化旅游呢?没有!这就是品牌的缺失,人们一提到济南,“泉城”两个字立马出现在脑海中,这就是品牌。

(三)机遇分析

1、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机遇

2016年是我国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十三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1]”。从规划可以看出,文化旅游将是旅游业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之一,文化资源刚好又是驻马店的优势资源,驻马店正好可以迎合国家提倡文化旅游的契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2、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中原经济区要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保健康复游等特色产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2]”。从《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文化体验游”将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之一,驻马店市正好可以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市政府逐步重视发展旅游业

随着大众旅游的新兴起,旅游业早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旅游业对郭敏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利用旅游拉动内需已经成为共识。驻马店市市政府为此专门召开会议商讨驻马店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市政府已明确将旅游业放在政府工作的重点来抓,并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办法,扶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四)面临的挑战

1、游客需求的个性化差异越来越明显

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外出旅游不再仅仅满足于走马观花的观光,更为注重的是可参与性程度高的体验式旅游,对旅游质量更关心。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要求旅游企业提供的旅游产品种类丰富、富有个性。而目前驻马店市的文化旅游产品类型比较单一,不能成分满足游客的需要,造成一部分客源流失。面对游客不断增加的个性化需求,驻马店发展文化旅游也就面临着如何开发出种类更加繁多的旅游产品的问题。

2、客源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随着旅游业地位的不断提高,大众旅游的新兴起,必将掀起又一个旅游的热潮,旅游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再加上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大明显,各省市都纷纷将旅游业放在本地的优先位置来发展,驻马店周边地市也在加大旅游开发的步伐,未来旅游客源市场的争夺将越来越激烈。近几年,与驻马店市相邻的南阳、信阳等市的旅游业飞速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去旅游参观,对驻马店市的客源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冲击。

二、驻马店开发文化旅游的策略

(一)发挥市政府的主导作用,为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牵线搭桥

驻马店市的文化旅游业基础差、起步晚、发展慢。为加快发展驻马店市的文化旅游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必须强化组织领导。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的重要性,切实把旅游工作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要本着自觉、主动和创新的原则开展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的的思想,根据各自的职责进行分工,密切协作、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做好旅游开发工作。

(二)拓宽文化旅游的投融资渠道

首先,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河南省扶持旅游发展的各种资金,充分利用省、市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第二,招商引资,通过银行贷款、景区门票收入、村民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解决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

(三)进行资源整合,将文化旅游与体育、科技和影视等等结合起来,打造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将文化与科技、信息、体育、旅游等融合发展。这对旅游来说又将是一个契机,驻马店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山地资源、交通优势等,我们不妨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打造驻马店文化旅游的新亮点。2016年4月16日在驻马店碴岈山风景名胜区举办的“中国·嵖岈山2016国际山地运动暨西游文化节”就是资源整合的一个尝试。山地文化节以“越无界,心无疆”为主题,融入“旅游+体育+文化”的模式,由“国际翼装挑战赛、滑翔伞嘉年华、无人机摄影大赛、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山地马拉松挑战赛、梦幻西游记、嵖岈帐篷节、山地音乐节、国际美食节”九大主题活动组成,将观赏与竞技有机结合,为游客打造一个将观赏和参与融为一体的盛宴。吸引了国内外很多专业人士和游客的参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优秀的专业人才的引进。不断优化用人环境、完善用人机制、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杂志、招聘会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在社会上营造重视人才的氛围,给引进人员优厚的待遇等措施,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愿意来驻马店市工作。二是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再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黄淮学院建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一批既懂旅游管理又熟悉驻马店风土人情的本土旅游专业人才,以适应驻马店旅游业的需要。其次是与高等院校的旅游专业合作,推行校企合作的模式,这样既可以直接从高校引进人才,又可以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为旅游发展出谋划策,一举两得。

(五)利用地理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驻马店自古以来就有“豫中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要将地理位置优势和文化优势结合起来,突出“天中”文化旅游品牌,利用各景点文化的相似性,把辖区内的景点联合起来,进行区域合作,形成空间集聚效应,产生1+1>2的放大效应,实现共赢的目的。这样既可避免景区之间各自为政的无序局面也可以节省景区的宣传成本,又可以吸引游客进行多景点旅游。另外,寻找区域外合作的可能。譬如,登封观星台被称为“地胆”,而驻马店被称为“天中”,那我们可以把驻马店的天中山与登封的观星台联合起来,携手推出“天心地胆”游。这样既做到了现有旅游资源的共享,又能引导游客的流向,从而增强驻马店文化旅游产品的辐射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R].

[2]范修芳.中原经济区建设旅游将有更大的担当[EB/OL]. (2011-10-24)[2013-10-23].http://henan.people.com.cn/ news/2011/10/24/574517.html.

[3]文彤.组团旅游空间规律及影响因素[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3):66~67.

[4]宋振春,李秋.文化旅游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5]邓绍辉.论WTO与中国旅游高等教育[J].四川大学学报,200229(3):73~75.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王红(1982-),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旅游管理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swot分析法开发策略文化旅游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寿险公司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新形势下宜宾港物流金融的发展策略研究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