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1-26 14:59陈彦珺马义强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就业

陈彦珺 曹 琳 马义强 张 菘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彦珺 曹 琳 马义强 张 菘

【摘 要】目前,国家通过几年的实践操作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贫困生资助范围不断扩大,资助额度也大幅提升。但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贫困生存在诸多思想负担,出现了一些新的心理问题,本文将贫困生问题和就业问题相结合,通过分析在资助体系下贫困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加强就业心理教育,构建贫困生就业资助体系,提高贫困生的就业实效。

【关键词】贫困毕业生 就业 心理问题

一、贫困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就业迷茫心理

首先是就业地的选择。大城市存在着更多的机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生活成本更高,安家落户难度大。其次是毕业后发展的选择,部分贫困毕业生想继续学习深造,面对考研或者直接就业,他们心里也充满了矛盾,无法抉择。最后是职业方向的选择,非贫困生在职业方向的选择方面更倾向于对薪酬和未来发展方面更有利的职业岗位,存在着就业的功利心理,家庭经济方面的原因,致使贫困毕业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会产生过高的期望。他们在择业过程中更关心薪酬的多少,而没有去关注未来的发展,使得最后在就业方面可能面临更大的危机。

(二)就业自卑心理

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贫困毕业生产生负面的自卑心理。《贫困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列举了自卑心理在其就业行为中的几个表现:第一,缺乏主见。第二,临阵怯场。这种心理在一些贫困生面试时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三,“等、要、靠”思想严重。[1]长期的自卑心理,致使其在择业过程中过于悲观失望,不敢积极投出自己的简历。在面试失败时,更容易自我否定,轻视自己,由此会使其失去很多合适的机会,这种自卑心理将严重影响他们择业的质量。

(三)就业嫉妒心理

由于部分有“背景”的同学的工作已经被“安排”妥当,没有背景的同学只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拼搏出自己的天地。有些同学面对那些家庭较好的同学,往往会产生嫉妒心理,愤世嫉俗,更严重的会产生同样的坐享其成心理,不去拼搏奋斗。贫困大学生没有过多的经济来源和社会资源,整个求职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就职材料,做好自我的形象包装,需要到全国各地参加考试、面试,为就业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就业嫉妒心理会导致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与同学人际关系恶化,与父母相处趋向冷漠,进一步增加个人内心的痛苦,提升了就业的难度。

二、解决贫困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有效途径

(一)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帮扶体系,为贫困大学生就业创造制度条件

“四位一体”是指政府、社会、高校、家庭都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帮扶。第一政府可以在一定时间,一定额度的对大学生进行补助,降低其就业成本,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实习期。同时也要做到严格的甄别,以防止部分学生蒙混过关,使就业援助金真正用到急需补助的贫困学生。第二是各类社会资源,包括各办事部门、中介组织、用人单位都要积极提供较好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应该多与贫困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使他们多一个视角,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需要拥有哪些素质和技能的学生,鼓励他们有自信去面对各种挑战。第三高校应该开展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动员一切教师力量,开展“点对点”帮扶工作,从大二或者大三开始就帮助他们建立长远的职业规划。第四贫困生家庭应当与学生建立好双向的情感沟通,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学会加强对子女的心灵关怀,让学生有渠道去舒缓就业压力。

(二)加强就业全过程的心理辅导,为贫困大学生就业筑好心理城墙

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要贯穿整个就业的全过程。第一就业前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认识就业的形势,引导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有利于就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就业中心理辅导,主要是帮助学生积极应对面试,帮助贫困学生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能够自信的推荐自己。第三就业后心理辅导。一方面就业成功后,要指导贫困大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和同事领导如何正确相处,做好职业的可持续规划。另一方面,如果就业失败,要积极结语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就业做好准备。这种动态的就业心理辅导,保证就业帮扶能取得实效。

(三)关注个人综合素质发展,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

贫困大学生除了认真学习学校要求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外,还应该注重自己综合素质的发展。一方面,贫困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正视贫困,自强自立。贫困并不可怕,要积极行动,用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要借助贫困锻炼自身能力、磨炼意志,消除贫困所造成的消极影响。[2]另一方面要清楚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久的规划,循序渐进的提高。

三、结语

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会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使得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得到更好的完善,让我们的高校资助体系能够更加健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詹中新.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研究[J]甘肃科技,2013(06):66.

[2]何桂蓉.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之实证研究[J]网络财富,2010(12):4.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就业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