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老经母”的喜乐生活

2016-11-26 11:14阿荩
今日民族 2016年10期
关键词:念经莲池南诏

◇ 文 / 阿荩

白族“老经母”的喜乐生活

◇ 文 / 阿荩

在本主庙里念经的莲池会老人

洪广兴是大理市湾桥镇云峰村莲池会的老经母。上世纪70年代,婆婆将自己熟知的经文一一传授给洪广兴,希望她能够把这些传统信仰仪式延续下去。虽然不识汉字,但洪广兴对经文的学习非常刻苦,很快就成为当地莲池会中的佼佼者,被大家推举为新一任的经母,带领着莲池会的老妈妈们奔走在各个庙宇之间,义务地帮助村民做许多善事。寒来暑往,用一段段唱诵来温暖人间。

老经母很忙

住在大理古城里的洪广兴奶奶今年已经78岁,和其他城里的老太太不同,她每天忙碌在苍山、洱海边的一座座寺庙中,或是某一家红白喜事的经堂边……她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老经母。

在大理,每个白族村都有一个自发的民间信仰组织——莲池会,由60岁以上的老妈妈构成。她们既信奉佛教和道教的神灵,也信奉本主,念经拜佛是她们主要的信仰活动。

“莲池会”俗称“老妈妈会”,广泛存在于大理白族地区,是由中老年妇女自发形成的以地域崇拜及其祭祀活动为核心的女性村社组织,据当地民间传说,是因观音菩萨曾专为大理妇女讲授《莲池经》而产生。许多学者考证,莲池会组织形成于佛教盛传的南诏大理国时期,由于当时的上层统治阶级借助佛教在大理地区的快速传播,编造了大量的观音故事,并以“阿吒力教”作为当时大理地区宗教的正统,“莲池会”成为当时农村妇女的信仰和精神依托,至今在村落日常生活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理洱海地区的村子里,几乎每户人家都有莲池会的成员。每个莲池会由会首和会员组成,会首掌管会中大小事务、传教经文,被大家称为“经母”(白族语读“节摩”),她是由会员民主推选产生的,在村子里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地位。她们大多数不识字,但却可以准确念出经文本里的每一个字。

老经母洪广兴奶奶是大理湾桥镇云峰村莲池会的节摩,一年里有大半的时间都用在“拜围”(念经)这件事情上。在大理地区,凡是重大民间节日、庙会,经母都要带领莲池会的成员赶赴各个地方,祭祀、念经,她们把这个称为“打拼伙”。凡是村里有人盖房子、生小孩,都会请莲池会的奶奶们去家中念经,求取平安。

在大理白族的生活中,始终保留着尊老敬老的传统。村子里但凡遇到红白喜事,主人家都必定要请全村的老人去免费吃喝,当地人也会把这些客人称为“乡帮客”。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主人家对老人的尊重和照顾。而老人在每个家族里都拥有很高的地位。

过不完的节日

在大理,一年四季总有过不完的节日,许多节日与白族人信奉的本主密不可分。每个村子都供奉着一尊守护神,白族人称其为“本主”。这些本主之中有动物、国王、佛祖、烈女贞妇、孝子忠臣等,每个村子各不相同,村民不论升官发财、疾苦病痛、生儿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每逢本主寿诞,村子里都要杀猪宰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也就是俗称的“本主节”。本主节是每个村子最重大的节日,有一套完整的祭祀礼仪,伴以悦耳动听的洞经音乐和各种民间歌舞表演,家家户户请客,形成了白族地区特有的本主文化。

老经母说,这些本主里面有大理国的开国皇帝段恩平,南诏时期忠贞的白洁夫人,佛教里的大黑天神,还有拯救一方百姓的英雄……几乎每个村子的本主,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些村子之间的本主相互争斗,有些则相互爱慕。随之而来的,就形成了不同村落不同风俗的本主节祭祀方式。

曾有学者感慨说,在西南边疆居然也有一个堪比屈原《九歌》中的神灵系谱,而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神灵并没有在时间长河里被湮没,而是以各种各样活态的形式融入了白族人的生活中。当然,这些活动并非单纯的信仰,本主的故事往往体现出大理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他们既相信因果也信奉当下,甚至可以说他们在追逐着某种中庸的精神,看似远离世俗,实则是把生活变成了智慧代代相传。

洪广兴奶奶就是这种智慧的传承者,她不辞辛苦,活跃于大大小小的庙会中。家人常劝她不要让自己那么辛苦,好好在家颐养天年,她却不乐意。她说:“为莲池会做事情,经常去念经,神灵会保佑全家人出入平安,事事顺利的。”她常常带领一帮老奶奶朝山走庙,完全不输给年轻人,虽然年过古稀,却依然神采奕奕。

本主庙外观

一直在路上

白族的本主节,就是把那些俯视众生的神灵、远去的历史、传说中的英雄统统代入生活中;把上千年的时光串起来,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让这里成了一个人神共居的世界。

大年初三刚过,老经母就接到了许多村子的邀请,洱海边每个村子今年的本主节开始轮番启动。但她最焦心的不是去做客,而是要带领村子里的莲池会前往巍山接“金姑娘娘”回来过节。

“三月来临,‘三月三’。四月来临,绕三灵……”是大理白族民间一个有名的调子,唱的就是大理白族十分重要的两个节日。老经母的家乡云峰村坐落在苍山莲花峰下,山中有一座南诏保和寺,“三月三”便与这座寺庙息息相关。

相传,湾桥、喜洲一带是南诏国王细奴逻妻子的娘家所在,金姑是大理地区白王的三公主,为了爱情,她冲破重重阻隔,嫁给巍山的细奴逻为妻,而后陪伴夫君建立南诏,成为南诏第一代王后。每年农历二月,以古城、湾桥、喜洲女性为主要成员的迎接团队会集体前往大理巍山县的巍宝山和天摩牙寺,举行隆重的仪式,将金姑娘娘接回娘家归宁。一千余年来从未中断。

在老经母看来,这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她必须按时组织好人马、准备好祭品前往巍山。农历二月十六,老经母带着莲池会的成员已经在这里诵了几天的经文,她们将准备好的新衣穿到金姑娘娘身上,捧着换下来的衣服,表示接到了金姑娘娘的魂魄,欢欢喜喜回故乡。参加烧香的妇女,每到一个歇脚的地方,还会模拟着当时金姑在当地的遭遇和动作,边舞边唱,演绎出一段段动人故事。

虽然南诏古国已随历史尘封,金姑所象征的勇敢、果决、追逐爱情的精神却依然“活”在当地人心里,也表达着洱海边白族人家对远嫁姑娘的思念和厚爱。千百年来,无数白族妇女都以能够亲自参与“接金姑”而感到无上荣光。有的白族妇女从20多岁开始参与“接金姑”,一直接到老得走不动了,还要拄着拐棍到村头来迎接。

“三月三”是送驸马的日子,这一天,陪金姑归宁的驸马要返回巍山,保和寺里会举行隆重的庙会,整个大理坝子的白族人都要赶来为驸马送行。老经母说:“驸马回家以后,金姑娘娘还要一直在娘家住到四月,其间一直少不了香火供奉。”

伴随着四月来临,隔壁喜洲庆洞村的“佛都”“神都”“仙都”三座寺庙,即将迎来一场更为盛大的欢庆——绕三灵,老经母又要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一系列的祭祀事宜。

本主庙中念经祭祀

白族老经母带领莲池会去迎接本主回来

离神最近的人

老经母们似乎是白族社会中离神最近的人。她们常常奔走于神与人的世界,无论是本主节、庙会、佛教节日,或者是年复一年的“朝斗”(道教),无一不兢兢业业。她们看似是一群不懂科学的老人,身上却时时透露出白族的坚韧和善良,这样的精神追求,世世代代在白族社会里不断传承。而这种与神共居的生活,也让白族村寨里的老人们拥有了最温馨的精神归宿。

(责任编辑 黄薇)

猜你喜欢
念经莲池南诏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南诏大理佛精品》插图
我的书法
唐代“骠国献乐”背后的秘密,一场以献乐为名的救国运动
读迷作品
寓言(外一首)
赏荷
原来你会念经啊
“弗”字歌
《南诏德化碑》史料价值散议
白族信仰阿嵯耶观音始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