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团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2016-11-26 14:59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学生管理社团

全 佺



探讨社团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全 佺

【摘 要】社团是学生在兴趣爱好一致、奋斗目标相同思想基础上组织而成的一个团体,是具有群众基础的精神实践组织。同时,社团要发挥学生管理优势,帮助学生实现自主管理、健康发展,并让学生们养成服务他人,为管理工作而奉献的精神。

【关键词】社团 学生管理 综合素养

一、高校学生管理现状

(一)形式单一,管理效率低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开展较晚,因而在学生管理理念与实践工作方法等方面仍较为落后,高校学生管理方针仍然停留在“强制压迫”性层次上。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体系层次性差、差异性不足,管理环节上严重缺乏工作监督、明确的管理工作细则与奖惩制度等等。在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工作制度下,学生处于受压迫状,其创造性、个性思维与潜力深受压制从而不能完全激发。同时,由于管理形式单一,管理工作越趋注重形式而严重忽略管理工作的本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发展潜力。高校学生往往面对关乎人生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专业方向的选择、就业创业的教育条件以及从业目标的确立与完成等等,而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缺少对学生的心里跟进与辅导指正,使得学生在学校中压力逐渐增大,人生目标越趋模糊,奋斗方向混乱不清。这种单一、低效率的管理制度使得高校教育人才培养走入瓶颈,大大减少了高校创新型、素质综合型全面人才的数量。

(二)管理模式缺乏层次性

纵观当下高校教育学生管理模式,学生管理层次仍然集中于“教师训斥”式的管理方法,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不可跨越的交流鸿沟,极大减少了师生交流空间,造成师生情感生疏,学生管理难上加难。“教师训斥”式的学生管理方针管理效果差,多为缺乏管理说服力的枯燥说教。因此,总是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近距离心理交流,使得管理流俗于“指教”而不是紧抓“服务”的本质。学生在学校中主体意识差,并严重缺乏自我权利保护意识,当学生的正当权利遭受侵犯时,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难以给予其真正意义上的帮助与扶持。在此管理模式下,学生往往对学校管理层产生厌恶、憎恨、反感,学校管理工作更加难以执行与改善。学生管理工作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树立“管理至上”的错误理念,“管理至上”的错误理念不仅使得学生矛盾更加难以调和,还使学校的管理成本大大升高,助长管理惰性。

二、理解社团属性,切合学生管理

(一)精神传承

高校是素质教育精神的发祥地与教育殿堂,学生社团是素质教育精神的理论实践者与发扬者。现代教育学家认为,大学应当追求“民主、科学”的文化精神,“包容、多元”的文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新世纪人才。学生社团由一群具有共同兴趣爱好或文化追求的学生组成,充分表现了当前高校素质教育“多元、自主、开放、包容”的创新特征。

(二)政治教育

学生思想道德跟进,政治教育完善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点。而学生党团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先驱,在新时期“三严三实”的政治教育背景下,学生社团可以实践好政治教育的搭桥,使得学生与学校间在政治思想上达成一致。学生社团作为具有群众基础的力量集合体,能够充分发挥道德思想建设的催化作用,帮助学校达成思想管理目标,不断向学生整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让学生们不断向党靠拢。

(三)互动育人

高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科学专业知识上获得提高与升华,还要让他们在团队合作精神、沟通经验、人际交往能力上得到提升。因此,社团能够利用其丰富、多向的育人合作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实现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管理工作也因此提高了措施可行性,在高校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本质培养,增强学生思想凝聚力,面对学生矛盾冲突事件时,能够快速公关、切实解决矛盾,有效避免“放大镜”效应,推动学生管理走向高效平台。

三、发挥社团优势,提高学生管理效率

(一)社团引导式管理

高校要积极鼓励社团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社团优势,帮助改进学生管理,推动学生走向新世纪创新型全面人才。高校要做好社团引导式学生管理,将社团与学生管理工作融为一体,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

(二)建设社团队伍,提高管理素质

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全面展开。因此,高校要深入把握社团发展状况,不断加强建设社团队伍,提高社团成员层次性与领导人员的工作素质,杜绝社团“官僚化”现象。比如,在社团招新活动中加强学生甄选,在社团领导层竞选活动中强化人才分辨,在社团指导方针中不断贯彻领导素质理念,通过提高社团工作者的管理素质来不断增强学校整体管理层的工作素质,以此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改进管理工作措施。

四、结语

社团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管理工作要充分融合学生社团“自由、开放、包容、多元”的教育特色,通过社团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降低学生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做到管理以学生为本,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谦益,刘元元.浅谈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0(02).

[2]魏伟华,吕慧华.浅谈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0).

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学生管理社团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童诗”也精彩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