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男同性恋大学生自我认同研究

2016-11-26 06:36王丽圆
中国性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

王丽圆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社会工作视角下就男同性恋大学生自我认同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与分析,进一步丰富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等收集资料,再采用定性研究中的滚雪球法确定目标群体,选取了10位身边可接触到的男同性恋在校大学生,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法进一步收集相关信息和研究。结果:本文根据自我认同概念,从同志身份认同、性行为角色认同、性别角色认同三方面探讨了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过程,结合访谈分析出其认同受到家庭环境、同志圈亚文化、社会主流文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反映出该群体相关的社会生存现状。结论:男同性恋大学生自我认同是一个内在与外化两个系统间相互磨合的一个过程,不仅是其个体自身认知的发展阶段,也是受外在系统影响的复杂过程。

【关键词】社会工作视角;男同性恋大学生;自我认同

【Abstract】Objective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theme of male college students self-identity under the social work perspective, and further enrich the research of male homosexuals self-identity. Methods: Data was collected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and then the snowball method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arget group. 10 male homosexual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was used to further collect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self-identit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cess of self-identity of male homosexuals from three aspects: gay role identity, sex behavior role identity, gender role identity, and found that the process was influenced by the family environment, the gay subculture and the social mainstream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reflected related social present survival status of the group. Conclusions: Male homosexual college students self-identity is a process that the two systems mutually fit in with each other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system, which is not only the individuals own cognitive development stage, but also the complex process of the external system.

【Key words】Social work perspective; Male homosexual college students; Self-identity

【中图分类号】R167【文献标志码】A

1引言

同性恋是指以同性为对象的性爱倾向和行为,同性恋者则是以同性为性爱对象的个人(男人或女人) [1]。同性恋不仅是一种性取向和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性身份,代表着一种规范或者角色[2]。自我认同由英语的identity演绎而来,identity包含身份、认同两重含义,同性恋身份认同即同性恋者接受自己的性身份,归属于同性恋群体[3]。同性恋身份的自我认同是认同自己爱同性(生理性别)的事实,并在内心接受这一事实[4]。它也是自我认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5],是发展积极情感和产生群体归属感的基础[6]。个体从出生就开始了自我认同的过程,性别认同也是自我认同中一个非常基本的因素。

因此,本研究所涉及的自我认同是一个相对大的概念,它包括身份认同、性行为认同和角色认同等概念。“自我认同”反应的不仅是个体对自我性别、身份、角色等的认同和接纳,更能反映出社会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所以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是指其个体认识和接纳自己的同性性倾向[7],并以同性恋者的身份组织个人生活,与社会发生积极的互动[8]。从而进一步反映男同性恋这一群体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这一群体所处的社会现状,这对研究男同性恋现状以及促进其更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同性恋身份认同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这些方面,并有学者致力于构建相关的理论模型,然而在认同发展模型建构的具体过程上,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因此模型也趋于多样化。如本质论取向的阶段模型、社会建构论取向的影响因素模型和当代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整合模型等多种身份认同模型。其中经过实证研究检验,Cass[9]Cass模型基于人际和谐理论提出,该模型将同性恋的性身份认同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1)认同困惑;(2)认同比较;(3)认同容忍;(4)认同接受;(5)认同骄傲;(6)认同整合。提出的模型被认为是操作性最强的理论模型。然而这些模型对于研究中国同性恋群体的认同发展是否合适,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验证。endprint

而国内对同性恋群体的研究是自20世纪90年代才算正式开展,即以1989年王小波和李银河合著《他们的世界》才开启了中国现代研究同性恋话题的先河[10]。在对同性恋身份认同这方面的探讨上,国内研究给予的关注并不够,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且尚未提出相应的认同发展理论。

再者关于就社会工作视角探讨男同性恋群体的研究,笔者将关键字输入中国知网,相关文献非常有限,有如《社工介入视角下男同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及干预研究》[11],显然,有关这一视角探讨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的研究国内外都鲜有优秀作品呈现。

综上可见,就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这方面,国外研究明显要比国内研究成熟许多,并且能形成相关理论模型,而国内研究对于这一块显然关注度不高。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都只是局限于男同性恋者身份认同发展的研究上,对于其整个认同体系即自我认同这一概念的研究都较少。并且国内外的这些研究都只是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运用社会工作视角来探讨这一群体的研究中西方都尚属空白。

因此本研究聚焦于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这一话题,既关注其本身特有的认同因素,也将探讨其在环境中受到影响的因素,并将结合作者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身份,在访谈以及资料分析等研究内容中嵌入社会工作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视角来进行研究。现代社会工作不仅是一个助人的职业,同时还是一个专业,但是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它的理论并不是一种“纯理论”,而是要将理论以及价值理念运用于实践中,从而改善个人及社群的社会功能,促进人与环境间关系的和谐[12]。所以该研究主要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来探讨男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另外,研究之所以将目标群体集中在在校大学生的男同性恋者,是因为学校与社会本身客观环境就存在着巨大差异,所以有必要对目标群体进行划分。

最后,本研究希望通过了解在校大学生中男同性恋者对其自我的认同,进而深入内心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同时也希望引起社会大众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使其身处的社会氛围相对更宽松,也更利于为该群体争取权益。目前全球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给这一群体应有的权利与公正,所以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将是一个国家文明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为实行保密原则,尊重被访者的隐私,在文中用不同代码表示不同被访者。研究主要选取了10位男同性恋者进行深入访谈,每人1~2次访谈,每次访谈3h左右。他们分别来自海南、湖南、黑龙江、云南、辽宁、甘肃、新疆、陕西等地,年龄19~25岁,大学本科在读,明确自己是男同性恋者,全部都有同性间恋爱经历以及同性性行为。

2.2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基于社会工作视角,对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的质性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搜集关于男同性恋研究的文献资料,滚雪球法确定目标群体,结合观察法,观察男同性恋者在自身“圈子”里的生活方式和社交状态,更贴近地了解他们的内心和生活。同时运用定性研究的分析方法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男同性恋作为一种亚文化群体的特征等信息,为研究所需素材做好铺垫[13]。然后笔者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与被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深入访谈与记录,试图了解男同性恋群体自我认同的过程特点以及影响认同的因素。最后将访谈记录加以整理,并撰写。关于访谈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

2.3维度

本研究结合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的相关概念,决定从同性恋身份认同、性行为角色认同、性别角色认同等方面探讨男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过程,并结合访谈分析其认同受到的影响因素。其中性行为角色是性活动中的角色分工,在男同性恋角色中主要是“攻”、“受”动漫用语,小说,动漫等中经常提及,攻是感情面又或者是性行为角色主动的一方,相反,受就是感情面被动的一方,本文中所涉及的主要是指性行为面。“攻”、“受”又可以分别被称为“1”和“0”。不过有的时候攻受的位置并不固定,因为有人可攻可受,这种人被称为“0.5”。或者“0”、“1”的区别,分别代表在性行为上处于主动和被动的角色[14]。性别角色是社会根据生理特征划分出两种明显的社会性别类别:即男性和女性,并且有一整套的规约男性/女性行为的社会规范,引导他们表现各自性别角色的激励和惩罚制度[15]。

3结果

3.1自我认同

文章通过对10位被访者的深入访谈,以及根据自我认同的概念,主要从同志身份认同、性行为角色认同、性别角色认同三方面探讨了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过程。

3.1.1同志身份认同同性恋身份确认这一问题上,被访者大多是在初高中阶段确认自己喜欢同性,也有的是小学五六年级知道自己喜欢男生,并且会通过当时并不发达的网络来进一步了解同性恋的相关知识,感觉加上所谓的专业知识,被访者从最初对自我性取向的懵懂,甚至困惑,到确认,再到接受,都各自有着不同的故事:

“我大概五六年级就知道自己喜欢男生了,当时对一些男性有好感,而且会关注男性裸体,好吧,我承认我比较早熟。初中的时候呀,喜欢上了自己好朋友……也是那时算是对周围的朋友公开了性取向,但是周围的朋友都能接受。”(Z)

“可以说高三才算真正入圈,因为开始了一段网恋。也算明确了自己的同志身份,但在初中时,就喜欢上了自己的一个好哥们,也知道对他的感情超越了友谊,但是没有明说,而且与他分开后没有和任何男女交往过,直到高三那段网恋开始。”(R)

因为这些被访者都是在校大学生,所以他们同志身份确认的过程都较为单纯,基本上是通过友谊,对亲密的同性朋友产生好感,然后明确了自己的性取向。在确认自己是同志身份的过程中,大多数人还是会陷入迷茫,发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经历好奇、困惑、抵触、压抑,甚至反感等心理变化,如果自己能及时找到途径去舒缓内心的焦虑,那么这个认同过程相对而言比较顺利。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通过网络来了解相关知识,也会通过网络结识其他同志,找到属于他们的“圈子”,寻找归属感。当然也有部分人,会试图通过与异性的交往来改变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这类人的同志身份认同过程就比较坎坷,以至于在生活各方面或是其他认同方面都显得比较困惑与困难。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
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对组织行为的作用
“有意义的他者”的产生根源与影响路径分析
国内针对农民群体角色转换的认同研究综述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论夏宇爱情诗中的浪漫精神
两种认同机制与自发性工作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
从自我认同角度对比《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女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