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造我们的学习》观照习近平的学习观

2016-11-27 06:10樊士博
新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逻辑性同志

樊士博

从《改造我们的学习》观照习近平的学习观

樊士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展学习活动,努力建构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笔者双向比较分析时代语境下的学习观,以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学习精神为切入点,对习近平学习观进行理论上的探索与研究。研究表明,习近平的学习观与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体现出来有关学习的本质是相同的。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学理性与政治性的结合统一、逻辑性与经验性的结合统一、现实性与客观性的结合统一和实践性与历史性的结合统一。

学习;毛泽东;习近平;学习观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5月为整风运动所写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具有极强的学理性和时代性。要想弄明白,搞清楚毛泽东同志所写这篇文章的重大历史意蕴和现实意蕴,必须回到当时的时代特征和政治主题上面来。再读《改造我们的学习》,发现其依然具有极大的生命力,依然具有极高的时代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展学习活动,政治局带头学习,树立榜样,通过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的执政能力和决策能力。在全党范围内,先后开展群众路线学习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大增强了基层党员的工作能力,树立了基层党员的良好的工作态度。不管时代主题和政治主题如何变化,应对这些变化的情况,只能通过学习来改变,通过学习了解新情况,分析新情况,应对新情况。学习也并不简简单单的是书本上别人经验的模仿复制,而且需要正确对待和重视,并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一、学理性与政治性的结合统一

改造我们的学习,现在收录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这篇文字篇幅短小,但字字珠玑。整篇文章充斥学理性,对于学理性的体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体现在文章的议论方式上,文章的写作结构本身充满着思辨性,严格按照“总—分—总”的格式书写,先总的说明当前出现问题的严重性,逐步展开中间系统论述这种问题带来的恶劣影响,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论述有力,结构严谨科学。其次,文章列举出的当前党内学习问题的紧迫性,学习内容不科学,学习对象盲目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考建议,这也是学理性的一个体现。最后,文章不仅仅单说中国革命的情况,旁征博引,同样利用苏联的类似情况,说明相同的问题,有了比较,文章的学理性进一步凸现出来。中国的革命有一个天然的导师,那就是苏联。因此,不仅仅是在学习观上有所体现,在政治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而政治性毋庸讳言,整篇文稿的创作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党内的学风问题党员干部的学习问题,其本质就是政治问题。此外,文稿中还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调:灾难沉重的中国人,一直到十月革命以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1]796。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2]404。在整风运动中,整风就是整党,就是在整饬党员干部的作风。在整风运动中,通过自我检讨、读书自查、学习文本等方式,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性,可以说学习是连接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纽带,通过学习达到整风运动的目的,也就是通过学理性深化成政治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为自身的发展汲取养分,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将学习的重要性显露无疑。怎么样才能使自身硬起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学习,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3]。不断地组织政治局的学习,不断开展基层党员的学习热潮,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除此以外,中央政治局委员不断通过前往各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不仅增加了对基层状况的了解,也实现了与普通民众的政治互动。对民众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有着重要的价值。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也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4]。习近平总书记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孜孜不倦的,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同时,对待整个党员干部队伍也是同样的要求。学习要学什么?在“两学一做”布局下,学习就是要学习党章党规,学领导人重要讲话。早在2008年,习近平同志作为中央党校校长的时候就强调: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5]。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今天,一些难能可贵的精神不能丢。党在历史上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创造,在进行理论创新时,做到实事求是、实地考察,如果不进行广泛的调研学习,制定出来的政策、方针,开创出来的理论、策略,就会成为空洞口号,经不起历史、人民和实践的检验。

习近平关于学习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与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性和学理性是相同的。要求在干中学,学中干,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本身这些重要论述就是政治性的最好体现,经过系统的阐发与论述,习近平关于学习的论述体系不断完善,成为科学严谨的系统化理论。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反复强调的学习信条至关重要。习近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与《改造我们的学习》一脉相承,在学理性阐发的过程中体现政治性。

二、逻辑性与经验性的结合统一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阐释了经验性与逻辑性的结合。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篇文本的写作体现了逻辑性与经验性的统一。二是文章论述的道理和原则体现了经验性与逻辑性的统一。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就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捡来的[6]798。对于这种不负责任的理论的照搬照抄,盲目用于中国实际而不假思索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毛泽东同志对此有明确的表态,在这种不顾现实情况的非马克思主义态度之下,只能阉割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的昨天和今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之下只能无的放矢,而不是有的放矢。

以苏联为例子,论证在整风运动期间,我们党的学风问题,是极其有说服力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党与苏共之间的特殊关系,除此以外,利用苏联历史上犯的错误来纠正我们自身,对于我们的榜样曾经犯过的错误,我们改怎么样加以避免,其说服力要比用慷慨文字有效得多。

习近平同志2010年5月12日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的风格与《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写作方法上极其相似,有着相同的内在逻辑链条,也有着相同的历史论述部分,都是先说明了当前文风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接着在论述为什么要有优良学风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建议和意见。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习近平同志较早论述关于文风的最为重要的文字。文风不正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克服不良文风、提倡优良文风,真正使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蔚然成风,需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6]。

无论是《改造我们的学习》还是习近平关于学习的讲话,在论述方式都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这个逻辑性归纳起来说,主要是三个,一是论述方式本身的逻辑性;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利用中外两个方面的例子,利用古今两个方面的实例,说明当前党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关于学习的必要性在党的建设的全局中的巨大作用的逻辑性;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武器,是保持党员干部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手段。三是学习主体与学习内容相结合的逻辑性。比较《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体现的学习观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体现的学习观不难发现,两者都体现出了对于学习的重视和对于学习改变当前党内现状的迫切要求。这既是经验性的总结,也是逻辑性的政治外化。在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全面从严治党成为重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不能仅仅依靠“反腐倡廉”这个铁拳头,还要借助“良好学风与党风”这个软拳头,两个拳头搭配出击,打好提高执政能力的组合拳。

三、现实性与客观性的结合统一

毛泽东同志关于学习的文章,在整风时期有大量论述。这些论述都有着深深的现实性的烙印。不仅仅是针对当时严重的民族危机,更是对于党内学习风气出现问题的深刻剖析。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现实性和客观性表现得尤为明显。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及的:“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等等,都是在强调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这些情况很显然是值得反思和注意的。“想当然”发号施令,即使是正确的方针、政策,带来的结果可能仅仅是将其变成“命令不出司令部”的空洞口号。

现在,改革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的机遇,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也面临着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的考验。如何化解新问题、应对新风险,已经成为现阶段发展的新常态。习近平同志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指出::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所论述过相关内容。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每一位共产党员恐怕都是心领神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依然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党员干部不从实际出发,没有吃苦耐劳的作风,不根据实际情况,在办公室里面便拍脑袋决策。这种情况若想改变,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强调党员干部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业务水平,真正做到为民服务。习近平同志在关于干部学习修养的重要论述中指出:蹲点调查,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是过去常用的一种调研方式,在信息化时代依然是管用的。要注意选择问题多、困难大、矛盾集中,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蹲点调研,倾听群众心声,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调的最大的现实性就是党内出现的不良的党风、学风与文风。这一不利于中国革命发展的现状,必须进行改变。由此,才有了整风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客观性通过现实性体现出来,现实情况的变化就是客观规律在发生作用,在纷繁复杂的时局变化中,准确地掌握党内思想动态对于党的中央领导至关重要。相比较革命年代的时局环境,今天党所面临的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国外反华势力对我国内政横加指责,在一些涉藏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煽风点火,国际恐怖主义盛行,互联网不断发展,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不断加深,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使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严峻的考验。这些描述既是对当前社会思潮的回应,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严格要求。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当前中国的最大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体现的学习观就是对这个最大的客观实际的时代回应。

四、实践性与历史性的结合统一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不仅仅是单纯地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提出了实施性较强的改造方法。这些建议不仅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时间价值,今天重读这些建议,依然具有极强的实践价值。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革命、建设都吸收了苏联的相关经验,在学习这些经验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虽然读了文本,但是消化不了”的现象。盲目的不加论证的将别国经验强加在自己的身上,得到的恰恰是相反的结果。在革命年代和建设年代对苏联经验的借鉴都雄辩地证明了这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样板可以模仿。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这个步步皆辛苦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这可能只是在抗日战争年代敌伪我三方交错环境极端复杂的产物,但是反观今天,国际环境风起云涌,国内环境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动,同样强调了这个问题。由此可见,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这个在全党范围内的任务,在今天依然是应该加以实践的。习近平同志在《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中指出: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2]402。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2]407。

忘记历史就是犯罪。中国的近代史就是心酸的抗争史,就是一部充满血与泪融入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毛泽东同志在文章中提出应该聚集人才,分工合作,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做综合性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7]。了解历史也要学习历史。我们既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要了解一些世界历史,为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更加宽广的视野。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

[2]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译.习近平谈治国理[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9).

[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外交出版社,2016(4):288.

[4]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N].人民日报,2008-05-14 (01).

[5]习近平.在新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N].人民日报,2008-03-02 (01).

[6]习近平.中央党校举行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N].人民日报,2010-05-13(01).

[7]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人民日报,2011-09-02(01).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D26

A

1004-700X(2016)05-0065-04

猜你喜欢
逻辑性同志
纪念焦裕䘵同志诞辰100周年
『大元帅』与『小同志』
FOR YOU, O DEMOCRACY
同志关系
向雷锋同志学习
逻辑性
幼儿教师语言艺术探微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语言艺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