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体育》“草根争鸣”总第86期研讨综述:商讨“议、磨、评”区别 提高“议课”水平

2016-11-28 10:36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研讨体育教师教材

《中国学校体育》“草根争鸣”总第86期研讨综述:商讨“议、磨、评”区别 提高“议课”水平

通过本期论坛的探讨,教师们对于议课、磨课、评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厘清了三者之间的区别,提升了议课能力。现针对讨论的问题归纳总结如下。

一、议课、磨课、评课的区别

从字意上分析:“议”是讨论、商讨的意思,议课则是针对某一节课进行课前或者观课后的探讨,每名观课教师依据了解的课时计划和所搜集的课堂信息相互交流、探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是体育教师认识、理解、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手段。

“评”是评论、评价、判出高下,评课则是对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针对教师的评价,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技能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创设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自己的课堂彰显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理得当,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等。

二是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兴趣、主动参与、敢于质疑、积极合作、主动探究等方面。

“磨”是对已经成型的课进行反复地打磨和加工,使其更加完美。

1.评课时应着重考虑执教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推测执教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念,如,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学生的课堂组织的各种练习是否延续、执教教师的提示拓展、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等进行评议,从而提出改进建议。

2.磨课的过程是体育教师之间互动的过程,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提高,切磋课堂教学的技艺,真心地交流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执教教师在磨课中通过观课教师所提出的不同看法,找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弱点,此过程的目的是打造一节完美的体育与健康课。

二、分清议课形式,议课前巧准备

在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议课形式有“面对面”和“互动型”两种。对于“课前体育教师要准备什么”的问题,研讨教师一致认为要做好两个“解读”。

1.解读教材。教师一定要做到整体解读,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把握,包括学段教材解读、全册教材解读等。进行解读的同时,也要进行单元计划的解读。领会单元计划的特点和要求,制订合理有效的体育单元计划。最后则是课时教学计划的解读,包括这节课要上的教学内容,需要准备哪些微视频解决课上的技术动作,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地参与课堂学习,以什么样的动作示范展示给学生以及课上的队形调动等。

2.解读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体育教师应当转换角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更有趣的游戏等。

三、突破议课重点,服务于体育教育教学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议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转变理念,面向全体,使每名学生用阳光的心态感受体育与健康课程带给他们的欢乐。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堂结构,形成主体教学思想。吸引学生的课堂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个兴趣的关键是上课教师要熟悉教材、认真备课、采用的方法得当、选择的重点与难点准确突出,这样思路清晰的课堂,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四、参与组织议课,提升教学水平

议课既是一种诊断,更是一种引导。主动参加议课能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议课及时地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使自己通过“反思—学习—改进”接受一个真实的自我,不断提升各方面素质,逐渐转变成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断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新的动力和源泉。

—杨清妍(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武宁中学,264118)整理

猜你喜欢
研讨体育教师教材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教材精读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