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教材,优化教法

2016-11-28 14:57俞建刚
文教资料 2016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材

俞建刚

摘    要: 教学中要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合理运用多种方法,把教材用活。教学中要讲求实效,不走过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避免形式主义,尽量挖掘新的知识点,琢磨新的教学方式,真正对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学美术课堂    教学方法    教材

伴随着不断深化的新课程改革,美术课程发生了很多变化,成绩进步令人瞩目,教材中安排有许多新的教学内容,大大增加了工艺美术设计、手工制作等方面教学内容,加强了美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但是美术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

比如,大部分学生在小学低年级时都非常喜欢画画,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尤其升入初中,绘画热情渐渐减弱,绘画变成一件困难的事,一些学生将美术作业当做“任务”,到了初三,在有些学生看来,无异于一节自由活动课。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渐渐失去,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将影响今后全面发展。

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呢?

教学中应该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教学原则,合理地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素材。

教材要活用,精讲精练,做到教学时间用得少,教学效果表现好,达到整体优化教学方法的目的。

教学中要注重实效,不能走过场。加强师生双边互动关系,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在主动参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时,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体现平等的关系。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不要简单照搬教材,要符合新课程标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体现对新课程的理解。

首先,上好鉴赏课的前提是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讲国画山水课之前,先临摹《溪山行旅图》的局部。虽然有的学生以前看过这幅画,但还没有学生看过真实版的《溪山行旅图》,同学们画前认真欣赏,发出啧啧赞叹声,学习山水画的欲望被激发出来,此时,适时向学生介绍国画的特点与用笔的技法,介绍《溪山行旅图》的作者、年代、材料、表现的内容、体现的思想感情等,分析作品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样的审美体验,让学生明白美术作品的背后蕴涵丰富、有趣的文化背景。

感受国画作品的人文气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的兴趣,奠定了上好美术鉴赏课的基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功效。

因此,仅拥有好的课堂环境是远远不够的。

艺术作品、艺术家们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心灵的沟通桥梁,使课堂有人文底蕴的烘托,使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认知发展。如《小泥人》中对无锡惠山泥人的介绍、《兵马俑》中对秦皇陵及兵马俑内涵的剖析,这些课程都能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学习美术技法的同时,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丰富知识结构。

另外,每一节美术课除了挖掘课程人文内涵之外,还注重课程拓展性。如《蓝白之美》一课让学生课外了解蓝印花布的发展;《秦皇陵兵马俑》课后继续铜车马造像的研究,这些教学内容带给学生更多思考空间。因此,美术课程内容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课外仍然得以延伸拓展,将美术课堂融入生活大舞台中。

要把美术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增加文化内涵,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人文素养的认识。

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理念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因此,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亲自动手,提高对材料的接触感悟,通过实践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了解相关美术技能技巧。

工艺课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反复比较、摸索、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试验,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工具材料的特性。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与学生之间应多互动、多沟通,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通常每节课最后阶段,我常常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感悟和心得,讨论下一堂课该怎么上,大家要做些什么准备。这样,学生参与教学设计,觉得老师的教学中有自己的建议,产生“我自己的课堂”的想法,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更高。而我从中得到很多有用信息,改进教学设计,通过学情分析,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因此,如果我们给孩子们更多机会表述自己的观点,他们更容易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感。

三、勤学多练、感悟体验,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根本措施。

首先,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新奇之处。

例如学习色彩知识的时候,借用物理实验的三棱镜,当白线通过三棱镜的时候,会分解出各种颜色,这是物理知识。让他们思考如果把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什么颜色,这一变化,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跃跃欲试,孩子们自己动手,发现不同颜色混后出现新的颜色有一定的规律,最后自己总结规律,知道红加蓝变为紫,黄加蓝变为绿,红加黄变为橙,知道什么是三间色,学生在实践中学到色彩知识,记忆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其次,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勤学多练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来了,通过勤练,表现能力自然提高,从而带动兴趣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不要扼杀学生探索的自由,不要用局限的思维代替学生的直观体验,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教学中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比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可以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

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如上《夸张有趣的脸》这课内容时,发现学生画的有趣的脸大多没有什么新意。

一次外出听课,听了苏颖老师设计的《苏东坡与苏小妹的故事》,很受启发。

回校后,我借鉴《苏东坡与苏小妹的故事》,并发挥想象,任选其中一人创作肖像漫画,学生创作出了很多夸张有趣的作品。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给了现成的答案,学生探究兴趣就没有了。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唱主角,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则创作出来的形象就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总之,把教材用活,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尽量从教材中挖掘新的知识点,琢磨新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帮助学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中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011-05.

[2]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2007.8.

[3]扈中平.现代教育学(第3版).江苏凤凰出版社,2010.2.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