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迪克西使团的活动及其对中共的影响

2016-11-29 04:02肖钊湘潭大学历史系湖南湘潭411105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美国

肖钊(湘潭大学历史系,湖南 湘潭 411105)



试析迪克西使团的活动及其对中共的影响

肖钊
(湘潭大学历史系,湖南 湘潭411105)

摘要: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后,援助中共抗日的建议虽未被美国决策者采纳,但访问本身对中共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架起了中共与美联系的桥梁,宣传了中共,增进了外界对中共的了解,中共也积累了初步的外交经验。

关键词:美国;中共;迪克西使团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一方面,蒋介石消极抗战,导致正面战场大溃败,给美国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中共中央基于现实考虑,为维护国际反日统一战线,打破国民党的封锁,采取了积极联美的方针。这时,美国在华的有识之士基于对时局的判断,建议美国改变对中共的态度,与其合作,并调和国共矛盾。加之美军准备在中国沿海登陆,需在华北地区与中共合作。所以美国在1944 年7月22日和8月7日分批向延安派出美军观察组(被称为迪克西使团),与中共进行接触,以实现自身的利益目标。使团最初由18人组成,后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人数最多的时达45人。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组长包瑞德监督代表团,政治顾问卢登和谢伟思调查研究共产党对美、苏政策的性质,战略情报局官员探究是否有可能利用共产党军队同日作战。[1]

中共将迪克西使团作为外界了解自身的窗口,对使团给予热烈的欢迎。林伯渠获悉使团即将访问延安后,立即表示欢迎并承诺绝对合作。使团到达延安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亲自到机场进行了迎接。之后,中共的高级领导人同使团成员多次进行深入的会谈,“出生并长期在中国工作的谢伟思似乎能够同延安的每一个人交谈,从毛泽东到最低一级的官员”[2]。对于美方的抗日军事合作要求,中共积极回应,并提出“放手与美军合作,处处表示诚恳欢迎”。“同盟国的军事人员及其武装力量,可进入我们地区,执行共同抗敌的一切工作,并取得我们协助,同时我们也欢迎盟国给我军以军火物资药品和技术上的援助”[3]。1944年8、9月间,毛泽东指示山东根据地提供沿海有关日本海军的情报;指示太行、山东、华中三地区开辟3个机场,并批准美军在华北、华中等地设立无线电通讯网,向其提供华北的气象资料;并积极营救美军飞行员。

使团人员在延安的近两年时间,多次深入各根据地考察,和抗日军民直接接触,对中共领导人民开展的抗日战争和敌后根据地建设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把所见所闻写成了大量的报告,指出“共产党已建立了既广且深的群众支持,因而使他们之消灭成为不可能,从这基本的事实,我们必须得出结论,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将占有确定的和重要的地位。[4]在华东地区,“如果国民党作为积极抗日力量垮台了,共产党完全可以负起领导责任,组织游击战,配合美军登陆”。“他们热情地竭尽全力地帮助我们做一切事情,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各种有价值的材料,这些材料正是我们希望得到的。”[5]他们主张美国在继续承认和支持蒋介石的同时与中共合作,甚至给予军事援助。包瑞德还曾建议用美国军备武装5000人的中共部队,并实施向中共控制区空投部队前往中共控制的地区去摧毁日本设备的“莫克莱尔计划”。

中共和迪克西使团的合作是愉快的,中共曾委托代理组长克罗姆利在1945年1月向华盛顿转交中共的一封信。信上说,如果罗斯福把毛泽东和周恩来看做“中国一个主要党的领袖”而愿意接见他们,毛泽东和周恩来就决定访问华盛顿。但这时主张联合中共的史迪威早已被撤换,一心扶蒋的继任者赫尔利把这封信拦了下来。因此,中共的善意并没有得到美国的回应。迪克西使团的报告得不到赫尔利的重视,甚至包瑞德、谢伟思等人也相继被调离,导致使团地位逐渐下降。1945年11月赫尔利被迫辞职后,12月马歇尔继续对国共进行调停,可是为时已晚,蒋介石在1946年6月发动内战。1947年3月11日延安联络组所剩无几的成员全部飞往南京,至此,迪克西使团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迪克西使团虽未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但对中共而言,还是产生了很多有益的影响:

首先,打破了国民党的长期封锁,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中共希望通过与迪克西使团的交流获得美国政府和人民的承认与支持,在《解放日报》的社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中,中共表示:美军观察组到延安,“对于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实有重大的意义”,因为这将有助于美国和世界各国了解这样一个过去一直被国民党封锁的事实真相,即:“七年来,近五十万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八千余万被解放了的人民,在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敌后战场奋勇作战。”“敌后战场成了中国抗战的最重要战场。”而通过观察组的宣传,的确“使自己从一个地区性的造反者的形象,抬高到一个国际公认的作为战争同盟国的一部分的政治机构”,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美国公众对于中共的偏见。同时也使美国政府高层认识到了中共武装力量的价值,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形成了某种遏制,对打败日本起了促进作用,也迫使国民党推迟了内战的发动。

其次,为中国共产党从事外交工作积累了经验。中共自诞生以来,由于国民党的封锁,与国外的联系并不多,外交方面的经验非常的欠缺,迪克西使团的到来让中共相关部门接受了一次外事教育,中共自身也认为应把这看作是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是中共外交工作的开始。随着接触的深入,中共加深了对美国的了解,又积累了初步的外交经验,培养了一批外事人才,这就为中国共产党以后的外交事务中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再次,迪克西使团在延安的活动还对中共产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帮助。如日本突然宣布投降时,中共的高级领导人还在延安开会,使团的飞机把20多名将领运到山西黎城,从而让他们及时赶回各解放区,指挥对日军的受降,大大增加了中共反对内战的砝码。这是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一份美军献礼。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年》,商务印书馆,第181页。

[2]卡萝尔·卡特,《延安使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第183页。

[3]《中共中央关于外交的工作的指示》(1944.8.18)。

[4]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在延安》,陕西人民出版社,第527页。

[5][美]包瑞德,《美国观察组在延安》,解放军出版社,第95页。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37-01

作者简介:肖钊(1987-),男,汉族,籍贯:湖南益阳,学历:硕士在读,单位:湘潭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猜你喜欢
美国
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美国儿童绘本出版中的性别理念研究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