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实践
——以某地小型农业生态园项目为例

2016-11-29 01:00超,黄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6期
关键词:生态园园区景观

岳 超,黄 朝

(1.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2.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 100081)

小型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实践
——以某地小型农业生态园项目为例

岳 超1,黄 朝2

(1.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2.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 100081)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活动的形式和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休闲游的方式应运而生,相关的各类农业休闲园区的建设数量与类型也与日俱增。不同规模的农业园区其发展特征不尽相同,由于小型园区规模相对较小,这使其发展综合功能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其更加强调精准的发展定位、突出的园区特色、切实的可操作性等内容,从而保证其活力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某小型农业生态园为例,着重对园区的总体定位、功能分区、建筑景观、植物配置、地方特色表现以及可操作性等内容进行论述,并希望能够提供具备示范性及良好操作性的可参考建议。

小型农业生态园 规划设计

1 项目背景

1.1 农业生态园发展态势

农业生态园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的产物,是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农业生态园具备生态性、观赏性、季节性、参与性、经济性、文化性、教育性等多种特点,在人们对休闲活动的形式和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项目发展条件分析

项目所在地紧邻城市边缘与县道,地理区位良好,交通区位便利。项目至城区及周边城市的距离在0.5~1 h车程内,从而构成项目主要的客流来源。

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与优良的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为该次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与条件。

1.3 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 hm2,总建筑规模约8 500 m2。

2 项目需求

2.1 总体定位

项目占地面积小,这使其发展综合功能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项目的整体定位需更加精准,从而能够重点突出其某些特色功能,体现其小而精的特点。综合项目所处的区位与本身资源特色,确定项目的总体定位为:立足城区、辐射周边的集生态农业展示、四季花卉体验、满足短期游览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示范性小型农业生态园。

2.2 功能需求

项目的总体定位决定了园区需设置展览展示、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等主要功能区,通过主要功能区的设置,安排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种植体验、餐饮住宿等多种形式活动,满足游客观光游览的需求。

2.3 建筑景观

各类活动及需求需要各种形式和功能的建筑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也决定了建筑的不同表现形式。规划设计中需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布置建筑平面与形式,在规划设计中即能够体现出建筑的功能,同时,各建筑通过规划的整体布局能够形成相互协调的整体。

景观的设置能够提升园区的整体品质与形象,规划在园区通过季节性植物与地方特色性植物打造良好的园区景观,同时通过景观小品、假山、水系、亭台楼阁等要素的设置,塑造层次丰富、环境优美的农业生态园。

2.4 地方特色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结合当地特色、特产等个性化优势,强调主题性、地方性、特色性,建设特色明显的生态农业园区,并挖掘提炼地方特色要素,打造个性化品牌及衍生产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2.5 可操作性

规划、建筑、景观等各个方面的设计,其最终的目的是指导园区能够最终建设完成,因此,该规划的各个层级的设计将充分强调可操作性,并最终指导项目能够顺利落实。

3 规划设计

3.1 功能分区

根据园区定位与目标要求,规划将园区由西至东按照由动到静进行分区,依次为植物体验区、植物展示与科技示范区以及花卉主题区,3个分区既相互联系又不相互干扰。

3.1.1 植物体验区

位于园区西部,设置水上植物展厅、植物科普园地等项目,使人们充分融入对植物的亲身认知体验之中。

图1 园区总体布局规划

3.1.2 植物展示与科技示范区

位于园区中部,是园区核心位置,区内设置公共服务厅、花卉展示及科技林业示范厅。重点设置无土栽培、组织快繁等现代生物技术,结合温室种植,形成集观赏、生产、科技展示为一体的林业示范区。

3.1.3 花卉主题区

结合区域特色与地方特点,选取种植牡丹、月季、大枣等若干种观赏性强的花卉与植物,形成特色各异的花卉主题区。主题区内适当建设若干小木屋,兼顾休闲娱乐与短期住宿等功能,使游客得到充分的游览与休闲体验。

3.2 园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农业生态园大多位于城郊,所以交通规划是农业生态园规划的关键。农业生态园必须合理解决外部和内部的交通衔接。因而在道路规划中就主要包含了对外交通规划、出入口规划和内部交通规划三大项目。

园区对外交通:园区紧邻县道,可通过县道直接联系县城,并向外扩展至安阳市及河南、河北两省的临近城市,对外交通便利。

出入口规划:在园区北侧设置主入口,以最优方式联系对外主要道路;在园区南侧设置次入口,作为园区主入口的有效补充;东侧设置后勤入口,将游客流线与后勤流线有效分流,互不干扰。

园区内部交通:由于园区规模较小,规划采用“环路+支路”的机非分离的路网结构,达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的目的。

3.3 建筑景观塑造

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与需求,规划设计特色建筑与景观如下。

在园区中部的植物展示与科技示范区内,规划建设园区的标志性建筑——生态餐厅与花卉温室综合馆。建筑采用大体量通透模式结构,保证室内外视线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同时,将餐饮美食与高端植物观赏有机结合,增加互动,充分调动游客的各类感官,增加游客体验感。

在植物体验区规划建设以娱乐体验为主的植物体验与娱乐建筑。建筑以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植物种植体验为主,寓教于乐,并适当设置游泳、垂钓等游乐设施,使儿童在娱乐的同时亲近、了解农业种植。

花卉主题区:以四季花海为主题,通过植物花卉的配置,打造四季不同景的花卉观赏区,并从中点缀建设主题会所与休憩小木屋,使游客置身生态、优美、休闲的花之海洋。同时,充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与特色农产品等要素,塑造精品景观与特色植物园区。

三大功能区通过水系进行串联,共同形成生机盎然的主题生态农业园区。

3.4 植物配置

以四季花海为主题,通过种植各类适合当地气候的花卉植物,进行空间层次的变化,使得农作物与园林植物协调统一,营造宜人的景观。植物的选种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配以驯化外来观赏树种,突出植物的季相景观,营造美的自然享受,使园区成为四季有花、处处有景的休闲游乐好去处。

园区在总体布局上有明显的“动静分区”特色。种植设计上,进一步结合这一特色,进行针对性设计。

“动”区——主出入口、花卉展示及科技林业示范厅、水上植物乐园等区域。植物景观在设计上结合场地及建筑布置,以乔木种植为主,兼顾四季季相变化,形成四季景观区,四季景观区主要种植植被包括室内与室外两部分。

3.4.1 室外部分

乔木:油松、银杏、樱花、馒头柳、五角枫、国槐、马褂木、玉兰、碧桃等。

灌木:丁香、紫薇、木槿、红栌、金银木、天目琼花、金叶莸、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等。

草本:蓝花鼠尾草、鸢尾、马蔺、酢浆草、结缕草等。3.4.2 室内部分

利用建筑及其他配套设施,形成热带、亚热带植物景观,从而进一步丰富园区的四季景观,以弥补北方地区冬季植物景观的相对不足与单调。另外,引入无土栽培、组织快繁等现代生物技术,结合温室种植,形成集观赏、生产、科技展示为一体的林业示范区。

“静”区——专类园景观区。以绿地为主,植物景观起主导作用,通过不同的植物形成专类园景观区,通过不同的观赏植物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植物景观空间,增加景观的异质性和趣味性。专类园景观区主要包括如下主题。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分别蕴含着我国不同层面的精神文化底蕴,有着深厚而浓重的历史内涵,方案选取了当地可以生长的4种名花作为主题景观植物,同时,为了弥补北方地区冬季及早春植物景观的单调性增加了常绿的松、竹。另外,植入本地特色,增加内黄大枣,形成风格迥异的五大植物专类园,从而营造出五种别样植物景观环境,且分别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5类园景观区:牡丹区(主要观赏季节——春季);荷花区(主要观赏季节——夏季);月季区(主要观赏季节——夏、秋季);松竹梅区(主要观赏季节——冬季、早春);内黄大枣区(主要观赏季节——夏、秋季)。

5类专业园既有各自特色,又能够相互映衬,共同形成环境优美、四季变换的花之海洋。

3.5 地形地貌与竖向规划

园区用地整体相对平坦,规划通过微地形的设置,丰富园区的层次感。同时不过大地改变地块的竖向结构,减少工程上不必要的花费以及对当地景观结构的干扰。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布局,因地制宜地规划园区的地形地貌。

4 结语

农业生态园是近年广受人们喜爱并乐于参与其中的一种游览休闲的主题类项目,其规划设计层面涉及的项目定位、功能设置、建设规模、建筑景观塑造、植物配置等各方面内容直接影响着农业园的质量与发展前景。方案通过较为实际的分析与设计,对总体定位、功能分区、建筑景观、地方特色营造及可操作方面等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进而能够较为合理地指导农业生态园的建设与落实,并希望能够重点在功能布置、植物配置等方面提供具备示范性及良好操作性的可参考建议。

[1] 倪川.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2] 马蕾,吴曼,马锦义.循环农业生态园区建设规划初探.江苏农业科学,2008,(5):296~298

[3] 王钰.浅议现代都市农业生态园的持续发展.上海农业科技,2009,(4):5~7

猜你喜欢
生态园园区景观
景观别墅
当周生态园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中德生态园的“活力”示范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阿尔乡沙漠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