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贵州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分析

2016-11-30 09:43何晓土
经营者 2016年16期
关键词:税收优惠税收政策产业结构

何晓土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贵州省在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上,不断实现产业集群、高新技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创新。由于受到历史经济发展的影响、地理条件的限制,贵州省产业结构的升级仍然存在很多限制因素。税收政策的分析对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杠杆作用。根据贵州省省经济的发展现状与现有税收政策实施情况,在吸收国外税收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分析贵州省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税收优惠 税收政策

一、促进贵州产业升级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优惠政策产业导向不明确

目前,税收优惠政策仅限于减税、免税、降低税率几个方面,种类过于简单,且大多属于直接减免,很少运用间接减免的方式。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上,目标并不明确,未形成网状体系。贵州省属于西部省份,故一直以来享受西部特有的直接减免税收政策和高新技术产业降低税率等政策。贵州省在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方向,而处于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地区的企业,不分行业、不分企业性质、不分产业类型均可享受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并没有发挥贵州省产业导向的作用,有悖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且并未运用到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

(二)税式支出激励技术创新不到位

目前,贵州省从多方面开始实施税式支出政策,按照税法规定,给予开发新技术的企业低税率待遇,对于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可将职工工资在计税时全额扣除,并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减少15%税率征税等。这些政策对于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作用,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在税式支出对于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上,限制条件过多,企业在具体实施中享受税式支出带来的福利微乎其微,对于鼓励企业技术开发所起到的效果过小,需要完善税式支出种类,出台更多指导性文件支持企业技术开发。

(三)税制结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结合目前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特点,三大产业在税负上表现出第一产业税负较低,第二产业税负最高,第三产业税负位于二者之间的形式。分析工业企业税负:生存环节需要缴纳消费税,销售环节需要缴纳增值税,最后在企业计算利润时加收一道企业所得税,造成第二产业税负高的状况。除上述提到的税种外,资源税的征税并不利于贵州省的发展,资源税的征收目的是为了控制企业开采速度,促进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贵州省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发展经济忽略了环境污染问题。

二、促进贵州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贵州省产业结构发展存在不稳定性,而产业结构发展的失衡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2012年贵州省霍夫曼比例①为26.96%,第二产业中轻工业占比较低,且在工业产品的统计中除了磷肥、硫酸等产品外,其他产品生产率较低,第三产业资本投入量过少,需要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同时,要考虑产业结构内部之间的协调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贵州省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意见,在农业发展中,要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的服务体系,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业生产率,保证农业绿色生产。工业方面,寻找贵州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加快现代化工业发展进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绿色轻工业,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第三产业方面,提高服务业经营水平,扩宽旅游业范围。贵州省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继续发扬“多彩贵州”精神,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链。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

第一,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扩大税收优惠范围,使税收优惠政策贯彻于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在农业方面,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针对农民和初级农产品生产者,并没有大范围的税收优惠政策。仅对出售未加工的农产品给予免税优惠,企业购买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可以抵13%的进项税,其他方面便再无优惠政策。由此,可以对农产品税收优惠条款进行明细,利用农产品增加值的形式对农产品进行分类,对于利用初级农产品研发保健产品、日化、医药等高新技术产品,可以在企业所得税上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服务业方面,可以引入服务外包计划,即企业重点研发核心业务,集中开发主营业务,将其他琐碎的业务进行外包,提高主营业务收入,降低其他业务成本。

第二,扩大高新技术扶持范围。产业结构的升级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发展,利用税收政策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对于贵州省科技进步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一是加大税收优惠的针对性。对于高新技术项目,给予3~5年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同时,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面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产业进行总体规划,加强企业间的竞争,在税收的公平性原则上同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二是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在直接税减免的基础上扩大间接性税收优惠手段,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费用的扣除力度,激励更多的企业加入高新技术开发队伍。对于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人员免征所得税,对于购买绿色科技成果的企业给予税前全额抵免的优惠,鼓励企业购买更多的具有绿色性质的科研产成品。三是转移税收优惠环节。建立更多的有利于高新技术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传统行业高新技术研发的税收力度,提高整个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的比例。

第三,完善整体税制结构。建立环境保护税收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低碳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正式报送的“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宣告着我国以排污费为主的环境治理方式即将结束。2015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将征税对象设定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四大类。环境保护税的开征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快实施进程。一是给予地方一定的管辖权。根据各地方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同,给予地方在税额、征收范围等方面的授权,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实现节能减排,体现税收公平效力。二是扩大征收范围。对于工业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作进一步测算,对空气、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均进行一一征税。三是提高立法层次。我国对于环境税的开征研究已久,现在仍以收污染费为控制环境污染的主要手段。费相较于税存在法律层次低、收费标准不规范等问题,费改税可以规范在行政收费中征管效率低、执法不严、各地方存在弹性收费现象等。环境税的开征可以强化税收环境保护作用,引导产业结构向着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注释:①霍夫曼系数又称霍夫曼比例。指一国工业化进展中,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

(作者单位为贵州财经大学校工会)

参考文献

[1] 张晓艳,戚悦.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4(11):78-81.

[2] 谢波.税收收入、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13(02):28-30.

猜你喜欢
税收优惠税收政策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美国鼓励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与完善方式研究
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