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控实践

2016-12-01 10:58孙立峰奚月明梅万杉许晓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9期
关键词:紫金山毛竹林竹林

孙立峰, 奚月明, 居 峰, 梅万杉, 许晓平

(1.南京市森林植物检疫站,江苏南京 210036;2.中山陵园管理局森林管理处,江苏南京 210014;3.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林场,江苏南京 211153)



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控实践

孙立峰1, 奚月明1, 居 峰2*, 梅万杉3, 许晓平3

(1.南京市森林植物检疫站,江苏南京 210036;2.中山陵园管理局森林管理处,江苏南京 210014;3.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林场,江苏南京 211153)

[目的]探索黄脊竹蝗综合防控技术,以期在南京地区示范与推广。[方法]运用林间观察和人工饲养的方法对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相同的化学防治方法下对比未樵园与樵园竹林中跳蝻期的防治效果;在相同的防治方法下对比未垦复与垦复、施肥过的竹林上竹跳蝻和成虫期的防治效果;对比伐老竹、营造混交竹林、樵园养鸡养羊前后黄脊竹蝗的为害情况。[结果]竹蝗3龄前是防治的最佳时机,在跳蝻孵化前樵园,结合化学防治,可有效降低竹蝗的种群密度;竹蝗3龄后以垦复、施肥为辅助,通过跳蝻有下竹息凉、喝水习性,于06:00—09:00防治可有效降低竹蝗的种群密度;伐老竹、营造混交竹林、樵园养鸡养羊等综合措施均能有效降低竹蝗的种群密度。[结论]综合运用樵园、垦复、施肥、伐老竹、营造混交竹林、樵园养鸡养羊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黄脊竹蝗的为害。

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控

黄脊竹蝗(CeracriskiangsuTsai)也叫竹蝗,属直翅目网翅蝗科,分布于华东、中南等地[1],以若虫和成虫取食竹叶。大发生时常使大面积竹林枯死,是毛竹的重要害虫,在食料缺乏时还可以为害水稻和玉米等农作物[2]。自2003年以来,黄脊竹蝗多次在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林场[3]、南京市紫金山[4]大面积暴发。特别是高温干旱年份,黄脊竹蝗取食量增大,灾害严重。笔者对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并运用多种综合方法进行防控实践,旨在南京地区进行黄脊竹蝗综合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 林间观察 2003—2015年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及江宁区东善桥林场东坑毛竹林内,对黄脊竹蝗卵的孵化,若虫(跳蝻)的取食及历期,成虫的活动习性等进行观察记录。

1.2 综合防治

1.2.1 药剂。25 g/L溴氰菊酯[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77.5%敌敌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8%绿色威雷(红太阳集团生产)、2%全铲(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5%氯氰菊酯(江苏华裕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2.2 机械。6HYB-25B(W)背负式烟雾机(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XF-16手动喷雾器(台州市协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FST-D富士特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台州富士特有限公司生产)。

1.2.3 防控方案。

(1)2007—2014年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及江宁区东善桥林场东坑毛竹林内,用原药为25 g/L的溴氰菊酯水剂、77.5%敌敌畏、2%全铲、77.5%敌敌畏混合2%全铲各500倍液、8%绿色威雷300倍液地面喷施。从2011年开始,每年5月上中旬及8月分2次对紫金山部分竹林实施樵园,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并散布于林地,对比未樵园与樵园竹林中跳蝻期的防治效果。

(2)2007—2014年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及江宁区东善桥林场东坑毛竹林内,分别用喷雾器、烟雾机对比未垦复与垦复、施肥过的竹林中跳蝻期和成虫期的防治效果。喷雾器喷雾:在南京紫金山和江宁东善桥林场分别使用25 g/L溴氰菊酯300~500倍液、77.5% 敌敌畏混合2%全铲各500倍液、8%绿色威雷300倍液地面喷施。烟雾机防治:2007年,在江宁东善桥采用烟雾机防治,药剂为77.8%敌敌畏混合4.5%氯氰菊酯。

(3)2007—2014年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及江宁区东善桥林场东坑毛竹林内,对比伐老竹、营造混交竹林、樵园养鸡养羊前后黄脊竹蝗的为害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2.1.1 成虫。成虫体长29~40 mm,绿色,翅长超过腹部,额顶凸出如三角形,由额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显著的黄色纵纹,愈向后愈大;触角丝状,复眼卵圆形,深黑色;后足腿节黄绿色,中部有排列整齐“人”字形的褐色沟纹;胫节蓝黑色,有刺两排[5]。2.1.2 卵。长椭圆形,上端稍尖,中间稍弯曲,长径6~8 mm,棕黄色,有巢状网纹,卵囊圆筒形,长18~30 mm,土褐色。2.1.3 若虫。蝗的若虫叫跳蝻,共5龄:1龄体长约10 mm,浅黄色,头顶凸出如三角形,触角尖端淡黄色,前胸背板后缘不向后凸出;2龄体长11~15 mm,黄色,前胸背板后缘如1龄若虫,前后翅芽向后凸出较为明显;3龄蝻前胸背板后缘略向体后延伸,翅芽显而易见,前翅芽呈狭长片状;4~5龄蝻前胸背板后缘显著向后延伸,将后胸大部分盖住;3~5龄体长分别为16、22和26 mm,体色均为黑黄色,接近羽化时成虫为翠绿色。

2.2 生物学特性

2.2.1 生活史。在南京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卵5月下旬开始孵化,6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至7月初仍有个别卵块孵化,6—7月可见到不同龄期的跳蝻,7—8月成虫羽化,8中下旬为产卵盛期,完成跳蝻期需46—69 d,成虫寿命50—84 d(表1)。

表1 黄脊竹蝗生活史

注:☉卵,-若虫,+成虫。

Note: ☉egg, -nymph, +adult.

2.2.2 生活习性。以卵在土中卵囊内越冬,刚孵出的跳蝻多群聚于小竹子或禾本科杂草上,第2天才开始取食小竹子或禾本科杂草。3龄后到大竹子上为害,取食梢端,然后慢慢分散。跳蝻有群聚和迁移习性,以4、5龄较为明显。当中午气温高于30 ℃以上时,跳蝻有下竹息凉、喝水习性,气温下降复上竹取食。跳蝻蜕皮前1 d停止取食,亦不活动,蜕皮集中在09:00左右,需经30 min,蜕皮后第2天方可取食。跳蝻每增加1龄,平均食叶量增加1倍,以第5龄食叶量最大,约占若虫期食叶量的50%。迁飞多发生在晴天或炎热天气,除气象因子外,还需寻找食料和适宜的产卵地点,迁飞距离超过10余km。成虫羽化多在白天,以08:00—10:00最多。羽化后20 d左右成虫性成熟,此阶段成虫食量最大。成虫交尾多在白天,以05:00—07:00、17:00—21:00较多,雌雄成虫均可多次交尾,雌成虫再经15 d补充营养开始产卵。成虫在产卵前飞向背北向阳的竹林,选择柴草稀少、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壤深厚、土质较松的竹山山腰或林中空地、或山沟斜坡空地上产卵。若虫发育起点温度为10.65 ℃,若虫期积温786.58 ℃,跳蝻喜吃有尿味和咸味的物质。成虫羽化后也有群聚性,卵产于杂草稀少、土质疏松,深度3.3 cm的土层中,卵块状,每头雌虫产卵1~10块,每块卵15~22粒。

2.3 综合防控实践

2.3.1 樵园结合未上竹跳蝻的防治实践。5月下旬开始在跳蝻出土时安排人员对竹林进行拉网式排查和防治。由于刚孵出的跳蝻多群聚于小竹子或禾本科杂草上,防治相对容易,但由于紫金山及东善桥竹林地形复杂、竹蝗孵化不整齐,孵化期多为梅雨季节,且草本层较高,有的杂草甚至齐腰,防治起来费时费工,且效果一般,造成年年防治、年年发生的现象。通过观察比较,凡是樵园的林分防治效果都高于未樵园的林分,而防治成本低于未樵园的林分。至2015年,紫金山黄脊竹蝗基本没有大范围为害。由表2可知,2007年紫金山竹林受害面积达40.80 hm2,占竹林面积的38.24%,其中重度受害面积达5.50 hm2,之后由于没有樵园,虽然进行了防治,但毛竹林受害面积仍然较大,至2011年樵园后,受害面积大幅降低,到2015年,竹林只有中轻度受害。可见通过樵园有效防止了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杂草灌木消耗竹林内的水分和养分,同时杂草灌木腐烂后成为肥料,增加了竹林的肥力,对竹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此外,在跳蝻孵化前樵园,破坏了竹蝗生存条件,降低了虫口密度,并为人工化防提供了良好的施工条件。

2.3.2 以垦复、施肥为辅助对上竹跳蝻和成虫的防治实践。竹蝗进入3龄后开始上大竹为害,由于这时个体大、抗药性强、迁移范围大,且主要集中于高大的竹冠,使药剂很难喷施到位,常造成防治效果不佳。在垦复、施肥的同时对黄脊竹蝗进行防治。在竹蝗上大竹后,根据跳蝻有下竹息凉、喝水习性,于06:00—09:00用喷雾器喷雾防治,效果较其他时段要好些,由于机械扬程不高、成虫受侵扰后迁移等因素造成虫口密度虽有所下降,但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在江宁东善桥采用烟雾机防治,24 h后的防治效果超过60%,最高达85.3%,但在丘陵山区小气候变化大,不容易形成烟雾层,关键是烟雾机喷出的是柴油与农药混合的烟雾,易产生药害,造成竹叶大量脱落。

2012年开始紫金山竹林每年或隔年在7—8月松土1次,垦复深度15~20 cm,同时冬施有机肥,主要为饼肥,夏季补施追肥,主要为化肥复合肥。垦复一方面清除杂灌草、减少无益的竞争,整地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强透气性,提高土壤保蓄水分的能力,减少竹鞭的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成林速度;另一方面,改变了竹蝗的生存环境,为人工化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通过以上措施,2016年春,紫金山竹笋量大增,且大径竹比例较高[6],竹蝗种群密度也很低。

表2 2007—2014年紫金山毛竹林叶部危害程度分级统计

注:0%<叶片受害率≤20%为轻度;20%<叶片受害率≤50%为中度;叶片受害率>50%为重度;比率为不同程度受害面积占全部竹林面积的百分比,全部竹林面积为106.7 hm2。

Note: 0%50% is severe; percentage is different degree of the damaged area accounting for total bamboo area(106.7 hm2).

2.3.3 其他综合防治实践。

2.3.3.1 伐老竹。2006—2010年,紫金山竹林没有进行过伐老竹, 因长期不砍伐,造成竹林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和水分、养料的供应。 由于毛竹成熟时间短,达到一定的年龄后,生长逐渐衰退,更新能力降低,鞭根腐朽,竹林呈现枯萎状态,严重影响了竹林的繁育更新,同时也为竹蝗暴发创造了环境条件。从2011年开始,对竹林老竹进行砍伐,采用按龄级单株择伐的方式。紫金山毛竹林为异龄林,砍伐的原则是“存3(度)去4(度)莫留7(度) ”,1度为2年,即3度以下留养,4度可抽砍,5度填空,7度以上不应保留。除了个别老竹需要填空而保留,或个别新竹因畸形、弯曲、生长不良或受竹蝗危害急需砍伐外,原则上只采伐到达采伐年龄的竹子。毛竹林的密度保持在5 250株/hm2左右[7],立地条件好的,密度相对大些,基本达到1、2、3度竹各占25%,4、5度竹各占25%。通过科学合理的伐老竹,紫金山毛竹林新竹已开始明显增多[8],毛竹林长势更好,也减少了黄脊竹蝗为害。

2.3.3.2 营造混交竹林。2011年开始,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与毛竹种间关系协调的伴生树种种植于紫金山竹林,如吸引天敌的泡桐,泡桐是红头芫菁成虫的寄主,红头芫菁成虫取食泡桐树叶,但其幼虫取食蝗虫卵块。在江西,凡是在竹蝗发生区栽了泡桐的地方,3年即诱来了大量红头芜菁,4、5年竹蝗都不再发生[9]。另外在紫金山竹林还种植了有根瘤菌和菌根菌的固氮树种杨梅、椤木石楠等,以及深根性的木荷等。通过人工栽植,形成毛竹与这些树木的混交结构林。混交林有利于竹林虫害的天敌如鸟类、昆虫等的繁殖和栖息,并在竹林内传宗接代,增加天敌的取食和寄生。如竹桐混交可以防治竹蝗,从而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还可防止雪压、风折等。在竹林边缘和竹林内的野道上栽植椤木石楠,一方面起到绿篱的作用,保护林地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椤木石楠不仅主根深,侧根少,落叶量大,还有根瘤,能固氮,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达到充分利用光能、改善竹林生态环境,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2.3.3.3 樵园养鸡养羊。2006年江宁东善桥林场在东善分场Ⅵ林班的2、3小班和Ⅶ林班的2、3、5小班人工樵园,并在林下放养草鸡2 000羽[10],有效控制面积达28.7 hm2,利用草鸡觅食性,觅食虫卵、若虫、成虫,既改善林分卫生环境,破坏竹蝗、竹螟生存条件,又增加林分土壤肥力,之后连续每年放养都实现了林分有虫无灾;缺点是生产成本较高,且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因而无法在所有毛竹林分推广。

2.3015年,东善桥林场在毛竹林内试点放养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有的研究结果[11]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缺点是成林竹山不宜养羊,稀疏竹林草山才可放牧山羊。

3 结论

(1)竹蝗刚孵出的跳蝻多群聚于小竹子或禾本科杂草上取食,3龄前跳蝻个体小、迁移速度慢、抗药性小,此时是防治的最佳时机。通过在跳蝻孵化前樵园,结合化学防治,可以有效控制黄脊竹蝗为害。

(2)竹蝗3龄后开始上大竹为害,以垦复、施肥为辅助,通过跳蝻有下竹息凉、喝水习性,于06:00—09:00防治可有效降低竹蝗的种群密度。

(3)伐老竹、营造混交竹林、樵园养鸡养羊等综合措施均能有效降低竹蝗的种群密度。

[1] 郑哲民,夏凯龄,李鸿昌,等.中国动物志:第1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3] 许晓平,金小钱,梅万杉,等.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与药剂防治试验[J].江苏林业科技,2011,38(1):40-43.

[4] 汪洪江,吴文龙,闾连飞,等.南京紫金山蝗虫种类及蝗害成因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6):550-551.

[5] 徐天森,王浩杰.中国竹子主要害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6] 曹流清,李晓凤.毛竹大径材培育技术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3,22(4):34-41.

[7] 陈丽庆,王恩.风景竹林复壮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2):49-52.

[8] 朱军,许顾巍,丁雨龙,等.紫金山毛竹风景林生长现状及经营建议[J].江苏林业科技,2015,42(6):32-34,44.[9] 张太佐.红头芫菁防治竹蝗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4,30(4):370-375.

[10] 许晓平,梅万彬,周见.毛竹林下放养草鸡觅杀竹蝗及综合效益试验[J].江苏林业科技,2008,35(3):40-42.

[11] 陈火清,汤百在,黄福忠,等.竹林草地养羊配套技术的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0,2(6):24-25.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Ceracriskiangsuand the Practices to Comprehensive Control

SUN Li-feng1, XI Yue-ming1, JU Feng2*et al

(1.The Forest Plant Quarantine Station in Nanjing, Nanjing, Jiangsu 210036; 2. Administrative Bureau of Dr.Sun Yat-sen’s Mausoleum, Nanjing, Jiangsu 210014)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ology ofCeracriskiangsufor demonstration and extension in Nanjing.[Metho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Ceracriskiangsuwere studied by using forest observation and artificial breeding; under the same chemical control method, the prevention effect on nymphs that in not uprooted and uprooted weeds bushes in bamboo forest were compared, as well as no reclamation and reclamation, the harm condition that before and after cutting down the old bamboo, creating mixed bamboo forest, raising chicken and sheep.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time to prevent and control nymphs was before the 3th instar, uprooted weeds bushes before the nymphs hatched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ical control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Ceracriskiangsu; after the 3th insta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ith fertilization as auxiliary from six to nine o 'clock in the morning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its population density. Cutting down the old bamboo, creating mixed bamboo forest, raising chicken and sheep and so on comprehensive measures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its population density. [Conclusion] Integrated use of uprooting weeds bushes, fertilization, cutting down the old bamboo, creating mixed bamboo forest, raising chicken and sheep and so on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harm ofCeracriskiangsu.

CeracriskiangsuTsai;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tegrated control

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lysx(2013)25]。

孙立峰(1972- ),男,山东海阳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植物检疫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通讯作者,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植物保护工作。

2016-08-26

S 763.31

A

0517-6611(2016)29-0139-03

猜你喜欢
紫金山毛竹林竹林
紫金山看梅
紫金山院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寻访竹林隐士
层林尽染紫金山
毛竹林经营投入产出关系与经营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竹林奇俊
楼顶竹林间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美丽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