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斑贴变应原种类的初步筛选

2016-12-02 04:40温志华高迎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泰斯贴剂变应原

温志华 高迎霞 姚 煦

南京地区斑贴变应原种类的初步筛选

温志华 高迎霞 姚 煦

目的: 筛选南京地区的斑贴变应原种类。方法: 参照曲泰斯及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提供的标准,并以前期文献分析数据为依据,制备40种斑贴变应原。纳入443例接触性皮炎(湿疹)患者,先后给予曲泰斯和自制斑试变应原检测,观察两组斑试变应原在患者中阳性率差异,以评估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自制斑试变应原总体阳性率低于曲泰斯(73%&81.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的斑试变应原相比,12种自制斑贴试剂单个变应原检测阳性率低于曲泰斯;除常规检测的24种斑贴变应原外,另外检测到16种阳性率较高斑贴变应原,也是南京地区常见的接触过敏原。结论: 除曲泰斯标准变应原系列提及的24种变应原外,另16种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可同时纳入南京地区筛选抗原系列。

曲泰斯; 斑贴变应原; 斑贴试验

皮肤斑贴试验(简称斑试)主要用于诊断接触性皮炎,寻找引起IV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原。许多国家均有各自的标准斑贴试验变应原系列,但我国尚无。我们统计国内近20年发表的斑贴试验诊断文献[1],根据结果自制40种斑试变应原,并与曲泰斯皮炎诊断贴剂进行比较,初步探索筛选适合南京地区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丹麦ALK公司皮炎诊断贴剂(24) (曲泰斯TRUE Test TM):含24种标准过敏原[硫酸镍、羊毛脂醇、硫酸新霉素、重铬酸钾、卡因混合物、香料混合物、松香、环氧树脂、喹啉混合物、秘鲁香脂、二盐酸乙二胺、氯化钴、对叔丁酚甲醛树脂、对羟基苯甲酸混合物、卡巴混合物、炭黑橡胶混合物、cl+Me-异噻唑啉酮(卡松CG)、夸特-15、巯基苯丙噻唑、对苯二胺、甲醛、巯基混合物、硫柳汞、秋兰姆混合物]。使用国产试剂自制40种过敏原[1]:硫酸镍、羊毛脂、硫酸新霉素、重铬酸钾、卡因混合物、芳香混合物、松香、环氧树脂、喹啉混合物、秘鲁香脂、乙二胺、氯化钴、对叔丁基苯酚甲醛树脂、对苯类混合物、卡巴混合物、黑橡胶混合物、卡松CG、考特15、巯基苯并噻唑、对苯二胺、甲醛、巯基混合物、硫柳汞、秋兰姆混合物、17-氢化可的松丁酸酯、醋酸曲安奈德、21-地塞米松磷酸钠、咪唑烷基脲、溴硝丙二醇、尼泊金酯、戊二醛、山梨酸、樟脑、乙二醇、对苯二酚、颜料紫、永固红、耐晒黄、茶树油、薄荷油,前24种过敏原配比浓度同曲泰斯诊断贴剂。自制聚乙烯斑点芯室每个小室直径0.9 cm,半径0.45 cm,每个小室面积为0.64 cm2,体积为25 μL[2,3]。

1.2 受试者 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由经验丰富医生明确诊断的湿疹和疑似接触性皮炎患者(皮损部位不限,但除外背部皮肤受累者),共443例。其中男44例,女399例,年龄19~65岁。所有受试者两周内及斑试过程中未系统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背部皮肤两周内未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三天内及试验过程中不得使用抗组胺药。

1.3 斑贴试验操作方法 按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推荐的方法进行操作,将试剂贴敷于上背部脊柱两侧的正常皮肤[3],其中曲泰斯诊断贴剂直接贴敷,自制抗原每次贴敷前临时加量,各小室加量25 μL。48 h去除斑试物,于72 h观察1次,并根据ICDRG标准对结果进行判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组间比较(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5 不良反应 一周后及一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有无出现不良反应,并于门诊随访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曲泰斯斑试结果 443例受试者中,失访31例,412例完成试验的受试者中结果皆阴性者 75例(18.3%),出现阳性者337例(81.7%)。见表1。

表1 曲泰斯斑试阳性结果情况

2.2 自制变应原斑试结果 443例受试者中,失访31例,412例完成试验的受试者中结果皆阴性者111例(27.0%),出现阳性者301例(73.0%)。见表2。

2.3 曲泰斯与自制变应原斑试结果比较 见表3。

表2 自制斑试变应原阳性结果情况

表3 曲泰斯贴剂与自制斑试变应原阳性结果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 自制斑试变应原试验过程中仅1例患者于贴敷结束5 min后出现咳嗽症状,去除敷料后咳嗽立刻缓解。其余患者除反应部位局部瘙痒外无不适。

3 讨论

斑贴试验在临床上用于检测潜在的过敏原,受到皮肤科及变态反应科医师的重视,曲泰斯贴剂,具有方便准确、变应原定量等优点,被我国多位医师验证是安全有效的[4,5],广泛应用于我国临床,但其所含为欧洲标准变应原,目前尚无适合我国民众的标准斑贴试验变应原。为初步筛选适合南京地区居民的斑贴试验变应原,我们统计国内近20年发表的斑试诊断文献,其中共提及61种过敏原[1],结合国人日常接触情况,选取其中40种并自制为斑试变应原,与曲泰斯贴剂进行比较,并评价自制斑贴试剂的安全性、有效性。

本研究中除1例不能解释的不良反应,其余受试者除了阳性反应局部瘙痒并出现皮疹外皆无不适,证明两种斑贴试剂是安全的。

本研究分别对443例南京地区皮炎湿疹患者先后使用曲泰斯斑试贴剂及自制抗原进行斑贴试验,其中结果显示曲泰斯总体阳性率,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4,5],再次论证曲泰斯的有效性。自制斑试抗原总体阳性率(73%)低于曲泰斯(81.7%),且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3);就单项变应原而言,自制变应原阳性率亦低于曲泰斯,说明自制斑试变应原存在一定缺陷导致检出率较低。多种实验因素可影响斑贴试验的结果,如不同斑试物体积、剂量、不同斑试器类型等,有文献报道随试验物剂量及体积的增加,皮肤反应程度有增加的趋势。本研究自制抗原与曲泰斯成分相同或相似,浓度相同,故差别可能源自不同类型的斑试器及接触剂量。本研究中没有配备定量加样器,仅以加满小室为标准,虽试验全程由操作熟练的同一护士完成,但不可避免的存在偏差;同时自制聚乙烯斑点芯室比较粗糙,部分边缘不光滑,可能存在密闭性差,贴敷不严密等缺点;同时亦不能除外抗原在配制时不均匀或颗粒过大等造成的假阴性反应。

虽然本研究中自制斑试变应原总体阳性率低于曲泰斯贴剂,但实验发现另外16种自制变应原检出率较高,如永固红(9.3%)、薄荷油(7.6%)、对苯二酚(7.2%)等,既往多数学者认为作为筛选抗原的常见过敏原组分,其阳性率应在2%或1%以上,说明这些抗原也是我国南京地区较常见的过敏原。因此,我们认为这些抗原成分可作为我国临床筛选抗原使用。糖皮质激素因其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外用制剂更是皮肤科一线用药,但本研究发现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斑试结果亦呈现较高阳性率,如醋酸曲安奈德(3.8%)、21-地塞米松磷酸钠(3.0%)、17-氢化可的松丁酸酯(1.3%),故临床中如患者出现糖皮质激素治疗抵抗甚至病情加重时,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糖皮质激素过敏予及时停用,从而避免不良后果。

本研究发现曲泰斯斑试诊断贴剂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情况,应筛选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斑贴变应原种类。除外曲泰斯标准变应原系列提及的24种变应原,另16种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可同时纳入我国筛选抗原系列。但为进一步提高诊断率,自制斑试变应原在试剂配制、斑贴小室的制备及加量各方面均有待提高。

[1]温志华,姚煦,王宝玺,等.中国皮肤科斑贴试验临床应用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3,46(11):834-836.

[2]Lazzarini R,Duarte I,Ferreira AL.Patch tests[J].Anais Brasileiros de Dermatologia,2013,88(6):879-888.

[3]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66-769.

[4]李邻峰.用曲泰斯贴剂检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17(2):97-98.

[5]文利平,尹佳,李宏,等.曲泰斯斑贴试剂诊断过敏性接触性皮炎[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6):708-709.

(收稿:2016-05-25)

Screening for contact-allergenswith patch test in Nanjing city

WEN ZhiHua,GAO Yingxia,YAO Xu.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Nanjing 210042,China

Objective:To screen the contact-allergens with patch test in Nanjing.M ethods:Forty domestic allergenswere prepared according to TRUE Test standard patch testing series(24)and the criterion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ntact dermatitis research group,and on the base of literature review.Four hundred and forty-three patients of contact dermatitis were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and were tested with TRUE Test patch testing series and domestic patch test to compare the positivity rates between the two tests.Results:The positivity rate of domestic allergenswas lower than that of TRUE Test patch testing series(73%&81.7%),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When tested with the same12 allergens,the positivity rate was lower in domestic allergens than in TRUE Test patch testing series.Apart from 24 common-used allergens,another 16 domestic allergens had higher positivity rate(m ight be common allergens in Nanjing)Conclusion:Except twenty four domestic allergensmentioned in the TRUE Test standard patch testing series,another sixteen allergens can be enrolled in the screening allergen in Nanjing city.

TRUE Test;domestic allergens;patch test

卫计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002016)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210042

姚煦,E-mail:dryao_xu@126.com

猜你喜欢
泰斯贴剂变应原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组分诊断
99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及荨麻疹变应原检测分析
有诚意的“恶魔”
“贴剂”贴走哪些病
水凝胶贴剂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