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没式组合膜的氨氮富集影响因素分析

2016-12-03 02:15谢杭冀
山西建筑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电流强度电渗析水流量

谢杭冀 郭 威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



·水·暖·电·

浸没式组合膜的氨氮富集影响因素分析

谢杭冀 郭 威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

采用浸没式组合膜对生活污水进行氨氮富集,应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了不同的电流强度、膜出流量和进水流量下氨氮富集性能试验,通过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浸没式组合膜的最佳运行参数。

浸没式组合膜,氨氮富集,生活污水

0 引言

在传统的膜分离工艺中,影响膜性能的因素很多,除了膜本身的特性[3,4](如膜的材质、孔径和亲疏水性等)外,其运行条件也至关重要。Ilhan等使用双极膜电渗析工艺从废水中回收混合酸时发现,电解液流量的减少会增加回收液的酸度[5]。万淑芳等使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稀土钠皂化废水回收液时发现,随电流的增大,膜对电压升高,回收的酸和碱的浓度也明显增加[6]。为此,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电流强度、膜出流量及进水流量对膜组件氨氮富集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中的机理,以期为提高膜组件氨氮富集效率以及促进本工艺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试验

1.1 试验装置与原理

1.2 水质条件及运行参数

1.3 试验分析方法

富集率(%)=(M0-M1)/M1×100%。

2 结果与讨论

2.1 电流对膜组件的影响

电场力是本试验氨氮富集过程的主要推动力,而根据以往的研究[7]报道,电渗析过程中电流大小直接影响着水中离子的迁移速度。因此,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将电流强度作为变量考察其对膜组件氨氮富集的影响。在进水流量为6.8 mL/min,膜组件出水流量为5 mL/min,控制膜组件间歇出水的抽停时间比为10 min∶5 min下,电流试验共7组,每组电流分别为0 A,0.05 A,0.1 A,0.15 A,0.2 A,0.25 A,0.3 A。试验采用同一装置连续进行,前一组试验和后一组试验的间隔时间为1 h,目的是改变参数后,给反应器运行稳定留有足够时间。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2.2 膜出流量对膜组件的影响

控制其他运行条件不变,将膜出流量作为变量考察其对膜组件氨氮富集的影响。在进水流量为3.5 mL/min,膜组件两侧加的电流为0.25 A,控制膜组件间歇出水的抽停时间比为10 min∶5 min下,流量试验共7组,每组流量分别为3 mL/min,4.05 mL/min,5.8 mL/min,7.5 mL/min,8.6 mL/min,10.9 mL/min,12.5 mL/min;试验采用同一装置连续进行,前一组试验和后一组试验的间隔时间为1 h,目的是改变参数后,给反应器运行稳定留有足够时间。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膜出流量的增加,膜组件氨氮富集率先增加然后降低,最后趋于平缓,其变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膜出流量在1.45 mL/min~4.05 mL/min时,氨氮富集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膜出流量增加至4.05 mL/min~7.5 mL/min时,氨氮富集率开始缓慢降低;而当膜出流量上升至7.5 mL/min~8.6 mL/min时,氨氮富集率呈现了急剧下降的趋势;膜出流量在8.6 mL/min~12.5 mL/min时,氨氮富集率趋于稳定。由此可知,随着膜出流量的增加,氨氮富集率先增加后下降。对于不同膜出水流量下氨氮富集率变化形成原因,经分析建立了膜组件氨氮迁移示意图,见图5。

2.3 进水流量对膜组件的影响

3 结语

1)电流强度越大,膜组件氨氮富集性能越好,最佳电流强度为0.25 A。

2)随着膜出流量的逐渐升高,系统氨氮富集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平缓的趋势,最佳膜出流量为5.5 mL/min。

3)膜组件的氨氮富集率随着膜进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最佳进水流量选择为6.5 mL/min。

[1] 孙 慧,郑兴灿,孙永利.外加碳源对改良A2/O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3):82-85.

[2] 杨 敏,孙永利,郑兴灿.不同外加碳源的反硝化效能与技术经济性分析[J].给水排水,2010,36(11):125-128.

[3] KANGIJ,YOONSH,LEECH.Comparison of the 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membranes in a membrane-coupled anaerobic bioreactor[J].Water Res,2002,36(7):1803-1813.

[4] ZHANGST,QUYB,LIUYH,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f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with a metal membrane bioreactor[J].Desalination,2005,177(1):83-93.

[5] Ilhan F,Kabuk,Harun A,et al.Recovery of mixed acid and base from wastewater with bipolar membrane electrodialysis-a case study[J].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2016,57(11):5165-5173.

[6] 万淑芳,肖作义,曲堂超.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稀土钠皂化废水回收液[J].化工环保,2014,34(6):552-556.

[7] 操家顺,马宏伟,李 超.印染废水电渗析脱盐中试及影响因素[J].净水技术,2015,34(2):20-25.

[8]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离子交换膜扩散渗析[J].有色冶炼,1977(3):26-30.

[9] 陈日耀,陈 震,耿亚敏.阴阳离子双隔膜三室电解槽电渗析处理垃圾渗滤液[J].应用化学,2009,26(11):1336-1340.

[10] 王延臻,姜春丽,刘晨光.电压对电渗析回收汽油碱渣中NaOH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8,24(5):609-613.

[11] 孟 洪,彭昌盛,卢寿慈.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机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24(6):656-660.

Analysis of the ammonia nitrogen enrichment influence factors for immersion composite membrane

Xie Hangji Guo Wei

(KeyLaboratoryofBeijingforWaterQualityScience&WaterEnvironmentRecoveryEngineering,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Beijing100124,China)

Immersion composite membrane process was applied to ammonia nitrogen enrichmen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was used for ammonia nitrogen enrichment test under different current strength, membrane effluent flux and influent flow, the results puts forward the optimal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immersion composite membrane.

immersion composite membrane, ammonia hitrogen enrichment, domestic wastewater

1009-6825(2016)11-0125-04

2016-02-01

谢杭冀(1993- ),男,在读硕士

X703

A

猜你喜欢
电流强度电渗析水流量
中水回用电渗析中试实验研究
电渗析水处理工艺的技术改进施工研究
枯水期前婆桥村生态沟渠水体的污染指标削减状况研究
电渗析对锂离子中间产品液分离及浓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M701F4燃气轮机TCA系统冷却水流量异常分析
电渗析在热电厂反渗透浓水回用中的应用
基于重力方向影响的低压涡轮叶片水流量测量数值计算
关于“恒定电流”学习中三个常见问题的剖析
利用正交试验探究原电池课堂演示实验的最佳方案
北京地区的地闪分布及回击峰值电流强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