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两证整合”,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统一管理

2016-12-07 02:39张建国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分类管理外国人许可

实施“两证整合”,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统一管理

2015年12月,国务院审改办决定将“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简称“两证整合”)。这项工作中央层面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实施,地方实施部门由地方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做好“两证整合”是深入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建立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更好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有力抓手,也是深化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积极实践。

随着“两证整合”工作的组织实施,我国现行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体制存在的职能交叉分散、管理多头、政出多门、沟通不畅等诸多障碍也将进一步得到消除。有利于减少重复审批、避免监管漏洞、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积极推动建立权责统一、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外国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要全面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项原则:第一,以政策统筹为前提,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机制;第二,以分类管理为基础,实现科学有序管理;第三,以数据管理为手段,简化流程信息,创新管理方式;第四,以地方实施为主体,鼓励先行先试,确保平稳过渡。

“两证整合”后,外国人来华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将实现统一管理,我们的管理目标将由主要围绕高端人才引进管理,向高层次外国人才、来华就业的外国人等更加多元化的管理转变,管理对象的规模也将大幅增加,管理难度明显提高。按照“鼓励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的基本思路,对高层次专家和一般外国人实施分类管理将势在必行。要加快制定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管理规定,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与人才签证、工作签证、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指导目录等制度的内在协调性、体系性。对“高精尖缺”特殊人才,要围绕“三更”、“四得”目标,实施“绿色通道”等便利化服务措施,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引才用才环境和服务体系;对中端人才,要立足国内就业总体情况,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提供相应便利;对于低端外国人就业,要加以限制。

“两证整合”对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及时启动运行全国统一的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信息化系统。实施一网管理、数据共享,实现网上申报、限时办结、实时查询、过程留痕、全程监督,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数据集中统一。给予长期工作外国人一人一码,终身不变。我们将加强与外交部、公安部、人社部等部门协调沟通,优化许可流程,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切实提高审批效率。逐步实施工作指导目录、计点积分、市场需求测试等通用工具。探索建立在华工作外国人信用评定和使用制度,完善对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奖励制度,切实保障在华工作外国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分类管理、流程优化、大数据管理、试点先行等总体工作思路,2016年9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我们在京津冀、上海、安徽、山东、广东、四川、宁夏等省区市率先启动“两证整合”工作试点。目前,天津外专局已率先在全国设立外国人来华工作处,对在津工作外国人才实施分类管理,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的网上申报、网上查询、信息共享;上海外专局在张江建立国际人才试验区,开设申请中国“绿卡”认定窗口,建立市场认定人才机制,实施科技创新职业清单,完善海外人才居住证制度,努力为外国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多便利化措施;云南外专局专门为外国专家就医服务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从医疗设施到就医人员的双语服务,着力优化外国人才创新创业软环境建设;青岛外专局设立“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窗口,优化工作流程,完善配套保障措施,确保政策衔接、平稳过渡。

“两证整合”是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放管服”改革的突破口,是破解外国人在华工作多头管理的重要举措。我们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严格落实责任,稳妥推进各项工作,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成果,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引才用才环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

猜你喜欢
分类管理外国人许可
版权许可声明
外国人学汉字
版权许可声明
版权许可声明
本期作者介绍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
分类管理 综合施策 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四川省实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
对西部医学院校教师进行分类管理的思考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