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2016-12-07 05:28苏欣辛立章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素质育人体系

苏欣 辛立章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新形势,分析新形势下构建地方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的原则,并以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为例,对地方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构建进行探索,提出社会实践内容体系应该包括思想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发展性实践、创新性实践和奉献性实践。

【关键词】地方高校 社会实践 育人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46-02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一直以来,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主要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育人宗旨,社会实践的实质是对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社会实践,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各高等学校务必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2014年7月25日,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要目标,推动实践育人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不断开创实践育人工作新局面。不难看出,加强实践育人已经成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要求,社会实践育人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只能不断改进,不能停滞不前。

近年来,高校围绕实践育人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按照“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这一主线,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创新社会实践活动载体,为人才培养工作做了很多有益工作,社会实践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实践在育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碎片化,内容随意化,形式僵化、价值淡化等问题,导致社会实践育人合力不够,针对性不足,实效性欠缺,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作用的发挥和育人效果。为此,笔者认为,既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又有必要重新审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按照育人目标要求,构建内容体系,使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既丰富又有价值,既灵活多样又彰显合力,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服务学生成长,切实发挥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

二、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不是简单地将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模块化整合,在构建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宗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升华,是拓展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平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育人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育人宗旨,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贴近实际等特点,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灵活多样、选择性强等优势,补足第一课堂短板,着眼素质拓展,立足能力提升,促进全面发展,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二)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求真务实就是在坚持育人宗旨的原则下,立足学校和学生两个实际构建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立足学校实际,就是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体现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需求;立足学生实际,重点是要立足学生发展需求,认真研究分析社会实践培育的优秀学生典型,分析其能力素质的基本构成,研究总结社会实践对学生发展成长的作用,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把实践内容体系的建立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有机结合,使实践内容体系既体现“面”的覆盖,有广度,又有面“点”的设计,有深度,从而不断增强实践育人工作针对性,提高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三)坚持价值导向。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构建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要坚持价值导向,有针对性地构建实践育人内容体系,使社会实践具有价值意义,以解决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活动形式丰富但实践内容育人针对性不够问题及育人效果不理想问题。

三、地方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构建探索

近年来,桂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将社会实践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环节,围绕“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等问题,坚持育人宗旨、坚持立足实际、坚持价值主题、坚持学生需求等基本原则,构建了以“思想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发展性实践、创新性实践、奉献性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并进行了实践。

(一)思想性实践。思想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主题性教育活动、理论研究社团、青马工程等实践载体。在人的各项素质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社会实践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实践各项活动中,主题性教育活动、理论研究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对于进一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思想性实践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社会性实践。社会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实践载体。广泛开展学生社会性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加强与社会实践基地的联系,把社会性实践活动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就业见习结合起来,与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广泛的社会性实践中,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体会到国家建设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强烈需求,体会到人民和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殷切厚望,从而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

(三)发展性实践。发展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特长,拓展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勤工助学等实践平台。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桂林理工大学成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指导委员会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将第一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利用好勤工俭学平台,勤工俭学是大学生通过的自身能力,以体力或脑力劳动的方式获得经济资助,是大学生获得资助的一种最常见方式,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予大学生经济资助,更是为了对大学生进行发展性实践教育,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协调发展。

(四)创新性实践。创新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包含创新创业训练、科技立项、学术科技讲座等实践平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在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意加强引导和教育,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桂林理工大学为学生接触社会、就业创业提供良好平台。通过活跃的科技活动,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讲座和创新创业实践,使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掌握所需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基本素质,成为学生走进社会、步入岗位前的“练兵场”。

(五)奉献性实践。奉献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主要包括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平台。青春奉献社会,实践收获成长,在实践中接受锻炼,自觉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是时代赋予青年学生的重要使命,也是新一代青年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奉献性实践活动,同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发挥青年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技能优势,也是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6-03-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

[2]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01-10)[2016-03-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6870/201201/t20120110_142870.html

[3]杜玉波.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EB/OL].(2014-07-25)[2016-03-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407/t20140725_172342.html

[4]秦组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N].人民日报,2014-02-26

[5]柳礼泉,陈方芳,唐珍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四个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5-06-11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16-03-20].http://www.moe.gov.cn/s78/A12/szs_lef/moe_1407/moe_1408/tnull_20566.html

[7]王富平.地方高校构建服务型实践育人教学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4(8)

[8]杨业华.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N].光明日报,2014-01-1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高职学生素质拓展平台构建研究与实践”(2013JGZ13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苏 欣(1983— ),女,桂林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南宁分校宣传部主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年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辛立章(1978— ),男,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工会常务副主席,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素质育人体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