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2016-12-07 09:08杨玲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5期
关键词:微量糖化肾小球

杨玲琳

(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都匀558000)

✿其他论著交流✿

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杨玲琳

(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贵州都匀558000)

目的通过对不同人群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的比较,对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做出评价。方法将2013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检测的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a1)、糖尿病组(a2)、正常组(b),对着三组分别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通过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同时糖尿病组显著高于正常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能够作为检测糖尿病肾病的指标,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肾病;检测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比较常见,也比较严重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DN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 (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DN的患者也随之增加。Ⅰ型糖尿病人群中DN的患病率约为33%~40%,Ⅱ型糖尿病人群中DN的患病率约为20%~25%[1]。DN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临床上通过检测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对糖尿病肾病进行诊断,在早期的肾损伤中依据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很不足以明确的做出诊断,错失早期的诊治时机,因此在DN早期诊断中选择针对性强的检测指标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就尿微量白蛋白(U-mA1b)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否作为DN早期的指标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在本医院就诊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为a组,所有患者均排除存在严重高血压、肝脏疾病及心肺疾病,且符合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入选患者中女49例,男61例,平均年龄(53.8±6.5)岁。将其中患者组成a1组共有患者47例,非糖尿病肾患者组成a2组共有患者63例。同时选择健康者55例建立b组,均排除存在严重高血压、肝脏疾病及心肺疾病、肝肾疾病的人群。其中女27例,男23例,平均年龄(53.9±1.6)岁。这三组成员在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三组受检者均严格禁食12h,第2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ml,再分别收集三组受检者的24h尿液,3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将血液样本和尿液分离上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选用仪器为Olumpus 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统计学处理

三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对三组间数据进行组间比较时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合的方式,当P<0.05时说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DN组,非糖尿病肾病组以及正常组的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a1与a2组检测的U-mA1b和HbA1c值均显著高于b组,且a1组检测U-mA1b和HbA1c值则高于a2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U-mA1b数值的升高,HbA1c数值的升高。

3 讨 论

表1 三组U-mA1b和HbA1c检测结果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出现糖、电解质、蛋白质、脂肪及水的代谢紊乱,糖尿病本身表现为高血糖症,并不威胁患者的生命,而糖尿病并发症多种多样,如致盲,截肢、肾脏衰竭、尿毒症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其中糖尿病肾病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的并发症之一[2]。在DN的发病早期,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且在临床中应用的检测DN的方法对于疾病早期没有检测效果,这就给DN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随着糖尿病肾病者病情发展到持续出现蛋白尿时,临床的治疗对于肾病向终末期发展只能起到延缓的作用,而不能阻止疾病的进程。因此对DN的早期诊断,在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对于改善DN患者的预后极其重要的[3]。

DN发病的主要机制是肾小球硬化,是由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的。检测U-mA1c是进行DN早期诊断最敏感与最可靠的指标。白蛋白分子是能够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中最小的蛋白质分子,且在透过滤过膜在后曲小管几乎被全部吸收。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白蛋白的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在DN发生后肾小球发生病变,带有负电荷乙酰硫酸肝素等物质在患者肾小球基底膜上分泌减少,破坏了肾小球的滤过屏障,打破肾小管吸收量与滤过量间的平衡,使尿液中白蛋白含量升高。因此尿微量白蛋白成为指示DN肾脏早期受损的指标[4]。HbA1c是判断血糖达标的金指标。HbA1c是由血液中葡萄糖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相互结合的产物,是在高血糖浓度情况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血糖发生的缓慢的、连续非酶促糖化反应,并且不可逆,HbA1c含量与血糖浓度成正比,反映出糖尿病患者在8~12周内的血糖控制情况。血液中的HbA1c含量由血糖与血红蛋白的接触时间、红细胞的存活时间以及血糖的浓度决定的。接触时间越长,血糖浓度越高,HbA1c相对含量越高。正常情况下,人体内HbA1c占全部血红蛋白的4%~6%,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时,HbA1c比例就会显著升高。HbA1c占比不但能衡量糖尿病患者的对血糖的控制情况,且HbA1c数值升高也会加速或者引发糖尿病引发的慢性肾功能损伤。高血糖以及HbA1c对肾脏造成损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5]:HbA1c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加重了DN患者的缺血和缺氧,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相应的周围脉管系统的血流量降低,肾小球的滤过压增加,最后肾小球损伤产生;蛋白质、脂质等与葡萄糖之间发生非酶促反应,形成糖基化蛋白或脂质等,这些糖基化产物对肾脏造成损害;血糖浓度不断升高,对多元醇旁路产生激活作用,损害肾脏。因此HbA1c的检测也是临床诊断早期DN的重要依据。

在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的U-mA1b和HbA1c水平与健康人比显著升高;在DN组中U-mA1b和HbA1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组。由此认为U-mA1b和HbA1c联合检测在提示早期肾脏微血管的病变的同时反映出此时对肾脏的损伤程度,可以作为检测DN早期检测的生化指标,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1] 李敏州,高彦彬,马鸣飞,朱智耀,邹大威,李勤.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344-348.

[2] 王琼,唐伟,陈继辉.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意义 [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 (4):91.

[3] 黎桂芳.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57-58.

[4] 陈励勋,孙晶.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 [J].中国现代医生 2015,53(20): 99-102.

[5] 谢爱霞,李建宁,李农,付煊,李铁军,向蔚婷,阿米娜.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4):513-514.

杨玲琳,1979年生,女,汉族,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糖尿病诊治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微量糖化肾小球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