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课堂场效应的探索与实践

2016-12-09 11:37王国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场效应课堂教学课堂

王国军

轰动欧美的“虎妈虎爸”事件纷纷攘攘,引起轩然大波,讨论下来是贬多褒少。究其原因,就是国人的吃苦教育方式在老美那儿行不通。众所周知,中国人对于教育孩子是最重视的。我们常言,子不教,父之过。现在的父母面对激烈竞争,常常采取逼着孩子学习的方法。这往往导致两个极端,一是培养出只会考试的乖孩子,让孩子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另一种就是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给家庭和社会埋下隐患。孩子不爱学习,已经成了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这就给教师出了一道考题:课堂上,能不能让孩子以打电子游戏的心情来学习,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学知识,变苦学为乐学?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营造课堂上的“场效应”。

科学研究表明,相互作用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之一,它存在于一切空间区域,如电磁场、引力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物体在引力场中会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课堂教学场境我们可以称为“语文课堂教学场”。在这样的“教学场”中,每个学生都仿佛是一个带电“粒子”,接受“场”的作用,并且作为组成“场”的一分子,发挥自身能量,产生交互作用。在这样的“场”作用下,教学主体可实现能量升级──思想、情感、意志等人格因素和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这种理想的效应,即为课堂中的“场效应”。

让学生课堂上快乐地学习,是希望通过营造场效应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将这种快乐转化为长久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中获得长久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满足感,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

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如果我们的教学是以他们为主体、以他们的发展为本,让他们能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就能获得成功的快乐,有了这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学生就会获得学习的巨大热情。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场效应触发的尝试。

一、场的启动:注重生成性

新颖有趣的课堂气场具有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它能迅速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发地进入学习场。为了营造“课未始,兴已浓”的场的生成,我在教学时倡导精心设计,巧设悬疑,直观激趣,运用情景导入、游戏活动等多种方法寻找“切入点”和“爆发点”,触发场的形成。

通览小学教材,不难发现很多方面都充满了场效应生成的因素,诸如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山水、风景描写,直观形象的彩色插图,汉字的音、形、义,词语的构造、意义,句式的变换,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均含有不少的趣味因素,这些都会使学生在接触过程中倍感兴趣。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感知教材内容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快乐,受到陶冶,从而引发兴趣,引起情感共鸣,生成师生交流回馈的气场,使学生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比如,作文是学生最怕的一项作业,为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动场效应,我在作文教学中设计了相关游戏活动或表演等导入内容,着力为学生营造一段生活场景,引导他们在这段生活中学会摄取生活素材,运用现场演示效果,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想说想演的兴趣。比如教学《我为外公倒杯茶》,首先我请两名学生扮演外公到自己家来做客的过程,带了什么东西,说了哪些话,拿了什么茶,怎么倒的,外公是什么反应,自己是什么心情。学生按表索骥,表演得兴趣盎然,其他学生则指指点点,评价优劣。一个完美的场效应启动了,学生们通过类似的活动促使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从感知、感受走向感悟,并在亲身体验中轻松完成了习作。

二、场的维持:注重即时性

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更是课堂场效应生成的“催化素”。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互动才能彼此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彼此的共识、共享和共进。在充满生成的课堂里,教师向学生发出信息,学生在接受来自其他人信息的同时也向外发出信息,整个课堂是一个多层次的信息场,教师要注意即时引导,让教学场得以维持和加强。

教师善教是学生乐学的基础,学生只有乐学,才能学得好。为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乐学,教师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要重视以自身积极的情绪激励学生乐学的情感,调动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在参与中激活思维,积极地学会、会学,在学会、会学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获得成功中建立信心。教师要注重即时指导,使得场效应能时刻维持。

(1)变化动态的教学过程。许多知识原本需

要动态处理,由于受时空的限制,教材只能用静止方式呈现,有些知识即使配有插图,但仍处于半抽象的静止状态,因此,只靠教材本身的图文和教师的抽象语言描述,学生不仅会感到难学,而且也觉得乏味。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静止的知识变成动态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2)增加互动的教学环节。教学是师生双边

活动过程,学生是主体,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猜谜、操作演示等互动活动,不仅能满足学生爱玩的欲望,同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例如数学教学中的学具操作、折叠拼摆、速算比赛,以及有关概念的猜谜、游戏等,都是能让学生感到好玩有趣的教学形式。

(3)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过程

是一个存疑、探究、创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凭借教材的特点,营造一个让学生敢于创新的开放式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自由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既有利于获得知识,又有利于探索和创新的目的,在满足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三、场的延展:注重发散性

“场效应”的妙处是,课堂中,学生一直受到陶冶,即使下课了,依旧能让学生处于“场”中,如同一曲乐章的尾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我们的实践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灵活多变,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教师引发悬念场,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这样就拓展了场的外延。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必须注重发散思维,以促使场的延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多留一些“尾巴”,使课结束而思考训练仍在持续,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如果在课堂尾声阶段留一些兴趣作业,如给课文配图,结合课文插图或某句、某段展开想象,作诗,编课本剧进行表演……学生就会沉浸于教学场中,将场效应带至课外。比如对一些游记类文章,可让学生画出游览路线图,以明晰思路,抓住特征。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后,我让学生画一幅作者游览的线路图,要求标明路程、位置、景点、名称、特点等,这就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教学了《蝉》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去野外找一找课文中介绍的景物,如爬山虎、壁虎、蟋蟀……亲眼看看它们与课文描写的特征是否一致。由于从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完成作业,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这样,学生在课后、放学回家后也在互相交流,教学就从“场”内开拓到“场”外,教学课堂得以拓展和延伸。

综上所述,课堂场效应的触发实践不仅为师生展示生命活力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突现提高课堂教学的价值提供了机会。只有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才会更加感悟到教学的美好。做老师的都希望有一天,当教过的学生们回忆起自己的老师时,他们会说:“小学的学习生活是多么美好!老师的课堂是多么快乐!”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陶都小学教科室主任。

猜你喜欢
场效应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场效应晶体管短路失效的数值模型
基于CH3NH3PbI3单晶的Ta2O5顶栅双极性场效应晶体管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体育教学中的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