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12-10 03:17凌兴飞马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南信阳464000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河南信阳464000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穿刺针血肿微创

凌兴飞马 静.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南信阳 464000;.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河南信阳 464000

微创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凌兴飞1马 静2
1.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南信阳 464000;2.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河南信阳 464000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方法 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对照组(30例,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创穿刺抽吸治疗HIC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抽吸术

高 血 压 脑 出 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为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1]。目前临床关于该病的治疗方法仍存在分歧,由于医学领域各项新技术的开展、使用,如神经导航、立体定向、神经内镜、显微镜、MR、头颅CT,使HICH的治疗逐渐趋于合理化、多样化,但未得出规范化治疗方案[2]。早期研究证明[3],外科治疗优于内科治疗,手术技巧、手术方法逐步提高,且HICH手术指征被放宽,极大地改善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近年来,微创穿刺抽吸术已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并成为医务工作者研究的课题[4]。我院专门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HICH患者,给予其微创穿刺抽吸术和内科保守治疗,取得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共收治HICH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通过。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7岁,平均(61.3±2.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7~78岁,平均(62.6±2.9)岁。病例纳入标准[5]:(1)均经MRI(核磁共振成像)或头颅CT检查确诊,且符合HICH相关诊断标准;(2)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第1次脑出血,无后遗症者;(3)血肿量30~60mL,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4)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的并发症及其他合并症;(5)发病至入院时间≤3h;(6)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6]:(1)明确的动静脉畸形及颅内动脉瘤引起的血肿者;(2)脑卒中遗留的未完全恢复神经功能缺损者;(3)脑干功能衰竭者;(4)发病前因其他原因导致的生活不能自理者;(5)有严重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可比性高。

HICH诊断标准[7]:压力增高和腰穿脑脊液多含血;CT应作为首选检查;有高血压病史;病情进展迅速,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和偏瘫、意识

障碍等症状;发作时血压升高,常有头痛、反复呕吐;情绪激动或常于体力活动时发病。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包括调整血压、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治再出血、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应用神经营养剂、防治并发症。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根据头颅CT摄片与头皮金属标志物相结合,行CT引导定位,找准投影穿刺点(在血肿体表),避开颅内静脉窦及大血管,选用的一次性穿刺针(YL-1型)长度应合适;铺洞巾,局麻至骨膜[用2%利多卡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H20043676)5mL],对穿刺针进行安装、调试,再把电钻启动,辅助穿刺针从颅骨、硬脑膜顺利穿过后,将针芯取出,把穿刺针(用顿头针芯)送至预定深度,能够看见有陈旧性血液溢出;从侧管抽吸,动作应缓慢,以5mL作为抽吸负压,抽吸量占血肿计算总量60%~70%,在出现脑组织或新鲜血液的情况下停止抽吸,用激光针[含有肝素钠(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H12020505)25U/mL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到清亮,注射含有3~5万U尿激酶的生理盐水3mL于血肿腔内,密切观察4h后,将引流管开放,术后复查头颅CT(第1、3、5天),了解针位及残余血肿量,基本清除血肿后拔出引流管,对穿刺点进行压迫5min。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痊愈:经复查脑内无血肿残留,临床症状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日常生活能力正常;显效:经复查脑内基本无血肿残留,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有效:经复查脑内血肿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生活不能自理;无效:经复查脑内血肿残留较多,临床症状无改变或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植物生存[8]。观察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肺部感染、颅内感染、颅内再出血)、死亡率等。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小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录入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录入,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形式录入,进行t检验,若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9.52±3.65)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3.71±7.48)d,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2.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4 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死亡1例(3.3%),对照组死亡6例(20.0%),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9],因人们生活方式及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变,HICH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占健康人数的15%左右。内科保守治疗HICH小量出血的效果较好,但不适用于大量出血的治疗。临床治疗HICH成功的关键是防止脑水肿、有效解除颅内高压及脑组织受压、清除颅内血肿[10]。微创

穿刺抽吸术可在急性期使颅内压下降,同时细胞毒性脑水肿(血浆中凝血酶引发)减轻,冲洗液能够拮抗或稀释细胞毒性物质;在亚急性期,可使神经毒性作用(血红蛋白及其崩解产物)减轻[11]。微创穿刺抽吸治疗HICH的优点[12-13]:(1)可借助MRI或CT明确诊断;(2)可通过立体定向对脑内血肿进行精确定位;(3)可顺利达到出血部,将脑内深部血肿彻底清除;(4)血肿理化特性宜选用排控器、纤溶剂、抽吸术等方法治疗;(5)能较好控制血肿排出量,防止迅速排空血肿导致再出血;(6)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采用微创穿刺抽吸治疗HICH的效果更好。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原因[14-15]:(1)患者由于长期高血压,合并有糖尿病或动脉硬化,损害大多数末梢小血管,增加脑出血风险,可能发生颅内再出血,严重则多部位出血;(2)发病后长时间卧床,咳痰无力、咳嗽反射减弱、气管切开;(3)脑出血后机体应激反应及禁食,造成消化道出血;(4)老年患者脑出血后发生充盈性尿失禁或排尿困难,需长时间留置导尿,虽进行会阴部护理和膀肤冲洗,仍增加尿路感染几率。有研究报告[16],微创穿刺抽吸术再出血与微创术操作不当、首次抽吸量过大、手术过早等因素有关。患者血肿尚不稳定(发病6h内),可能会继续出血,把血肿清除后,血肿不再支持原出血动脉,诱发再出血。首次抽吸血肿量越大,则增加再出血机会。微创穿刺抽吸术存在一定的创伤,穿刺针反复穿刺或固定不牢,伤及颅内血管,造成颅内再出血;在电钻驱动下穿刺针从颅骨、硬脑膜高速钻穿时,易使血管(附着于硬脑膜的)损伤,导致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抽吸时冲洗过度或负压过大,诱发再出血。因此,临床医师应规范手术操作,以提高疗效。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颅内再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引起再出血原因包括:血压波动较大;止血不彻底或减压过快;穿刺时损伤血管;与患者动脉硬化、糖尿病、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等自身疾病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应用微创穿刺抽吸治疗HIC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 何小平,牛小亚.大量出血的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4):469-471.

[2] 刘博,张晓莉.微创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32例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11):2404-2405.

[3] 李少春.两种抽吸血肿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7):994-996.

[4] 张洪涛,马云富,杨永飞,等.微创穿刺与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0):73-74.

[5] 全明范.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11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261-5262.

[6] 刘晓静.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5(12):90-91.

[7]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60-61.

[8] 陆川,陈茂华,林建虎,等.神经导航系统引导穿刺抽吸与CT定位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4,18(2):188-190.

[9] 张彬,张海防,尹海林,等.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微创抽吸与内科治疗的对比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3,34(10):21-22,25.

[10] 李正克,苏国生,韦以存,等.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1):1675-1676.

[11] 杨新春,田玉梅.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63.

[12] 郑东红,周红建.高血压脑出血200例治疗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1):60-61.

[13] 常志锋,王梅,王汉松,等.软通道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5):59-60.

[14] 刘洪生.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再出血的原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20-221.

[15] Cohen-Gadol AA,Bohnstedt BN.Re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non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J].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13,88(7):451-456.

[16] Wiixiam J,Kemp III,Daniel H,et al.Payner et al.Risk of hemorrhage from de novo cerebral aneurysms[J].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13,118(1):58-62.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spiration Analysis

LING Xingfei1MA Jing2
1.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Xinyang Central Hospital, Xinyang 464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Xinyang Central Hospital, Xinyang 464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inimally invasive aspiration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to evaluate its worth.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minimally invasive aspiration surgery), control group(30 case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and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 0.05), and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tal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aspiration treatment HICH, effective, safe, worthy of promotion.

High blood pressure; Cerebral hemorrhage; Minimally invasive aspiration

R544.1

B

2095-0616(2016)16-160-03

2016-02-05)

猜你喜欢
穿刺针血肿微创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