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礼仪教育

2016-12-12 11:17景国栋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小学生

景国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128-01

古人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反映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教养,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个人素养的标尺。礼仪教育自孔子时代就成为对人的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在我国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所以,学校和家庭必须从小抓好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一、提升学习礼仪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礼仪、品格是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提升学习礼仪重要性认识是落实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素养的关键。从目前情况看,学校对礼仪教育存在着不够重视、无计划、随意性大、忽冷忽热的问题。小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认识比较薄弱,更谈不上讲礼仪。要知礼,就得先学礼仪知识,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小学阶段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期,所以,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学习礼仪常识,熟记礼仪格言,形成一定的动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说教,往往效果不大。

针对小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落实好礼仪教育,使礼仪教育取得实效,我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首先制定了《彭阳县第二小学学校礼仪教育方案》,使学校礼仪教育能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根据学校礼仪教育方案我校开设了礼仪课。礼仪课的编制以《小学生礼仪规范》和《弟子规》为蓝本,结合我校学生实际,从称谓礼仪、问候礼仪、就餐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穿着礼仪、行走礼仪、尊师礼仪等十八各方面系统编写了《彭阳县第二小学礼仪常识》课本。

二、家校协同增强文明礼仪教育实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较多,众星捧月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年轻父母对孩子过分娇惯和溺爱,望子成龙心情迫切,造成了家庭养成教育的淡化,忽视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缺乏礼仪教育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是,目无师长和他人,随心所欲,骄横不羁,不懂礼貌,不知礼仪;缺乏礼仪教育的家庭表现是,孩子坐上座,父母站着忙;电视霸着看,父母靠一边;家长未动筷,孩子早先吃……凡事父母“礼”让,孩子优先。小学生在礼仪方面表现参差不同的表现反映了家校教育的不平衡和家庭成员礼仪素质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影响了学校礼仪教育的效果。

三、实践活动丰富文明礼仪教育内容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关鸿羽说:“习惯培养需要训练”。礼仪教育是养成教育。礼仪教育不是教育者将礼仪规范强加于受教育者,而是需要受教育者通过认识、理解而产生的一种正确的自发性的外在的表现活动。礼仪教育要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任何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亲自实践,通过在多次体验中反复积累,最终把外在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礼仪教育必须开展一些实践教育活动。

1.举办礼仪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学校每学期积极组织各班召开“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我教育,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找出自己在礼仪方面的不足,使孩子们在活动中知道“讲文明懂礼仪”的深远意义,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开展礼仪教育角色游戏活动

角色游戏是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是学生礼仪习惯训练途径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表现拘谨、羞怯、被动,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扮演角色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表演如何问候、就餐、待客、打电话、购物等,学生心情愉快,乐于参与,可以强化学生对礼仪常识的掌握,使学生得到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进而习得他人的行为、积累社会经验,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3.举行学期礼仪知识竞赛活动

竞赛可以达到巩固和检查的目的。学校每学期分年级举行一次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不但巩固了同学们已具有的文明礼仪知识,而且让学生学到新的礼仪相关知识,增强礼仪意识,加强自身修养。

4.组织观看礼仪教育视频活动

各班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利用班会课时间,播放各种礼仪教育视频,内容直观形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当代公民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以及各领域的交往礼仪技巧,使孩子们对于生活中的礼仪有新的认识和具体的行为指导。

四、树立典型引导文明礼仪教育方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礼仪教育主要实施者,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做到。教师要以深厚的思想感情、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处处给学生示范。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要热情还礼,教师有错误,要敢于承认,要向学生道歉,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其次,要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给他们树立身边的榜样,实效性强。我校每年三月份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在全校举行“文明礼仪示范班”和“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并进行隆重表彰;在宣传橱窗张贴文明标兵照片和自我介绍;利用红领巾广播大力宣扬文明标兵先进事迹;推选文明标兵轮流进行国旗下讲话,当期手,当礼仪监督岗监督员;组织文明标兵参加春游、扫墓等活动;以点带面激励、带动所有学生自觉形成文明礼仪习惯,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实现全校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

五、注重细节做到礼仪教育的常态化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生命不息,教育不止。小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弹性较大,有的学生尽管懂礼仪,知规范,但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对小学生的礼仪教育不能一阵风,要常态化,时时抓,处处抓,注重细节,经常训练。

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礼仪教育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从小学阶段开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礼仪的种子,伴随成长,代代相传,才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礼仪小学生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