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
——记戏曲理论家王正强

2016-12-13 08:19陈玉福梁胜明
艺术评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秦腔曲艺甘肃

陈玉福 梁胜明



衣带渐宽终不悔
——记戏曲理论家王正强

陈玉福 梁胜明

在西北,许多人都知道甘肃有个艺术全才王正强。王正强是甘肃甘谷人,自幼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小学开始发表诗文,中学开始发表歌曲。1960年考入兰州艺术学院音乐系预科,1966年从甘肃师范大学音乐系本科毕业后,一直在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他多才多艺,吹拉弹唱,诗词曲赋,书法绘画,讲诵论评,无所不能。他先后发表歌曲三百余首,诗文二百余篇,出版专著二十余部。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开始潜心研究戏曲、曲艺理论和戏剧史,特别是在秦腔研究领域有着独到的发现,为秦腔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人们说“秦腔盛行在陕西,秦腔理论研究在甘肃”,这是因为甘肃出了个王正强。多年来,王正强心系西北大地,为秦腔研究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的专著和研究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文艺是有地域属性和地区特征的,不同地区的人民对不同的艺术品种和不同风格的文艺作品各有偏爱,如同锅盔馍、牛肉面、酿皮子等风味食品,是西北人民脍炙人口的物质主食一样,秦腔、陇剧、兰州鼓子等戏曲、曲艺品种,是西北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为满足西北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工作者为发展和繁荣西北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秦腔、陇剧、兰州鼓子等戏曲、曲艺付出了很大努力。因为,舞台艺术的发展不仅需要优秀的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也需要杰出的理论家和评论家,需要理论和评论对舞台艺术作品进行引领和提升;同时,从专业角度引导观众更好地进行艺术鉴赏。因此,培养“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养成“能够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马克思语)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而王正强作为戏曲理论家和评论家在这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也因此被誉为是西北首屈一指的戏曲理论家。

王正强的本职工作是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的记者和编辑。作为优秀的广播电台文艺记者和编辑,他广泛深入地采录并播出甘肃各地的戏曲、曲艺节目。为此,他不辞劳苦地跑遍全省各地,不仅采录了专业剧团的大量秦剧、陇剧等剧目,而且走访民间老艺人,老观(听)众,采录了兰州鼓子,陇东道情、皮影戏,陇南高山戏、影子腔,秦安小曲戏,甘南藏戏、临夏“花儿”剧、凉州贤孝等戏曲、曲艺的大量唱段,并把它们搬上电台广播。他很早就想到了“抢救”戏曲、曲艺文化遗产问题,倡导录制退离舞台的老艺术家的演唱资料,从而使一组“甘肃秦腔流派唱腔”被保留了下来。一些老艺术家在他录制完节目不久即离世,如今他们的演唱录音录像已成为传世的艺术珍品。

王正强还率先革新了广播文艺节目编辑手法,第一次把宋世雄体育竞赛现场解说的形式运用于戏曲现场直播之中,又第一次用刘兰芳说评书的形式将戏曲故事串连起来,在情节的叙述中融入精彩的戏曲唱段,极大地提高了戏曲广播的收听效果。同时他还开创性地陆续举办了“春节秦腔广播大联欢”“农民秦腔大联欢”“秦腔青年演员大奖赛”等活动,第一次在甘肃电台采用主持人的形式,把电波两端的广播人和听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形式在今天看起来很平常,但在当时却都是王正强的创新成果,并随着多次全国经验交流而被中央和各地电台电视台推广开来。这些创新成果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发现和扶植专业演员,推动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艺术鉴赏水平,变“看热闹”为“看门道”,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为他后来的戏曲、曲艺音乐理论研究积累了第一手感性材料。

王正强有一种“拓荒牛”的创新精神。他把现代音乐理论与中国传统戏曲、曲艺音乐实践相结合,为戏曲、曲艺音乐学做出了贡献。他先后出版了《兰州鼓子研究》《秦腔名家声腔选析》《秦腔音乐概论》《陇剧音乐研究》《秦腔音乐欣赏漫谈》《甘肃秦腔唱论》《陇上名家声腔选析》等专著,还发表了《秦腔的字正与腔圆》《科技发展与戏曲改革》《陇剧音乐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现代戏促进了戏曲音乐的革新与发展》《论秦腔的词情与曲情》等一系列论文,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了这些戏曲、曲艺的曲牌和板式,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情感类型,并对各个历史时期艺术家们在唱腔音乐方面的发展成就和艺术经验作出了分析与总结。特别是他提出的秦腔音乐由曲牌体到板腔体,并正向多元体发展的观点,使人们对秦腔音乐的艺术特质和发展方向,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比较完整而合乎逻辑的认识。王正强认为,中国戏曲几乎容纳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民俗等等内涵。因此,他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度,全面弘扬民族精神,力求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进行综合研究,深入揭示西北戏曲音乐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经过深入研究,王正强认为,西北戏曲、曲艺音乐总体上体现了西北人吃苦耐劳、坚韧顽强、正直善良、乐观向上、质朴浑厚、聪颖睿智的精神气质。西北戏曲、曲艺美学品格的主调是阳刚豪放、崇高悲壮、慷慨激昂、热情爽朗,也不乏阴柔婉约,优美缠绵的品位格调。这些论述都是非常精辟和得当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植。这与那些专事展现西北阴暗衰败、愚昧落后的作品和调论不可同日而语。原甘肃省文化厅厅长张炳玉在为《王正强文论选》(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作序时,集中强调了王正强在这方面的成就。

作为乐评家、戏剧评论家,王正强全面评述了甘肃省历次剧目调演活动,对《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优秀剧目和张枭、薛文彦、郭效文等作曲家的作品,以及范克峻、周琪等戏剧评论家的论著,特别是对刘茂森、米新洪、温警学、王晓玲、王定秦、苏秦兰、雷通霞、孙存玲、袁丫丫等老中青年表演艺术家的唱腔和表演艺术,都进行过深入细致的评论。这对总结和传承艺术创作和表演经验,帮助和扶植青年演员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正强也把自己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运用到志书和史书的编撰之中。他主编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甘肃卷》是全国十大志书之一,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先后调动全省近百名戏曲音乐工作者耗时十年编撰,王先生作了数十次修改,又经文化部总编辑部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初审、复审、终审而定稿。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二百四十多万字,记述了甘肃秦腔、陇剧、曲子戏、凉州半台戏、陇南高山戏、影子腔、甘南藏戏、临夏“花儿”剧等18个剧种的历史渊源,唱腔体制,使用乐器、主要板牌、器乐曲牌、打击乐谱,以及一百五十多年来的著名剧作家、作曲家、演员、琴师、鼓师、理论家、评论家等两百余人的艺术成就,是一部集甘肃戏曲音乐之大成的重要历史文献。为此,王正强被文化部授予“特殊贡献”个人奖,同时也被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授予“个人突出贡献”一等奖。

王正强个人编著的《甘肃戏剧史》,寻踪溯源,正本清流,以时代为经,以史实为纬,从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写起,历数各个朝代与戏剧文化有关的历史资料。全书以新中国成立前为上编,以新中国成立后为下编。上编分为“先秦篇”“汉魏篇”“隋唐篇”“宋元篇”“民国篇”,下编分作“起步”“成熟”“发展”三个阶段,全面系统、条分缕析地论证了甘肃戏剧新中国成立前产生、发展、衰落,新中国成立前后振兴、繁盛、领先的历史及其原因;评述了甘肃戏剧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其发展前景。特别是王正强发表的《西秦腔考》《西秦腔再考》《西秦腔≠西府秦腔》等一组论文,以充分确凿的史料,严谨缜密的考据,论证了西秦腔是一种源于甘肃的戏曲腔调,因其腔调原出于甘肃皮影,又称为西皮调(即来自西面的皮影腔调)。西秦腔历史早于现在流行的陕西秦腔,陕西秦腔是在甘肃西秦腔基础上的衍化和发展。西秦腔早在明代万历以前就已通过商路、庙会和皮影艺人传到黄河两岸和大江南北,对当时的北剧南戏产生过重要影响;河北西路影戏、北京、涿州影戏等直接源于西秦腔,京剧的[西皮]、淅江绍剧的[尺调二凡]、广东粤剧的梆子腔及西秦戏等,都是明代甘肃西秦腔催发滋润的结果。四川川剧的弹戏腔里,也流淌着西秦腔的音乐血脉。王正强的研究成果,不仅使百年学术悬案告解,更重要的是证明了甘肃作为中国文化和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对全国各地戏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王正强编著的《秦腔词典》由敦煌文艺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并被上海辞书出版社慧眼识珠,邀请作者修订、扩充为《秦腔大辞典》,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资助项目,于最近隆重推出了这部“有分量的传世之作”。该书全面反映了秦腔这一古老剧种自创生以来各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共收录词目五千二百多条,分为总类(包括名词、术语、俗语、演出习俗等)、剧目(包括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表演(包括基本功、程式动作、表演特技)、音乐(包括文、武场乐器、唱腔音乐板式曲牌、器乐曲牌、开场铜器、板头铜器、动作铜器、念白等)、舞美(包括面部造型、服饰盔帽、化妆、道具、布景、效果、光器等)、人物(包括剧作家、理论家、评论家、作曲家、舞美家、导演、教练、演员、乐师等)、团体(包括班社、剧团、学校、机构等),还有剧场、文献等九大类,几乎包罗了秦腔文化的各个知识门类。该辞书不仅重视收录有关秦腔的传统条目,还补充了近年来出现的秦腔新秀和新创剧目,以及新近出版的学术专著,被戏剧界公认为我国第一部最全面最权威的戏曲剧种专业辞书。附录中还收录了秦腔名段唱词和秦腔大事年表,更方便秦腔艺术工作者、爱好者、戏曲教育工作者、研究工作者以及社科研究工作者使用。

王正强的戏曲、曲艺研究,有着鲜明而突出的个人风格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渊博雄厚的学识修养。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号召文艺工作者要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王正强正是这样做的。笔者曾在《文艺报》发表的《我们时代需要名家大师》一文中认为:一个名家大师,应有通识之才,具备政治家的眼光、理论家的头脑、社会活动家的本领、杂家的智能、作家的文采。王正强学贯中西,通古博今,除了具备上述各家的优长之外,还有新闻记者的敏锐,音乐作曲家的技艺。由于他把多门类、多学科的知识、技能融汇到戏曲、曲艺研究之中,因而触觉灵敏,视野开阔。他知识面广,文中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从而取得了一般作曲家和演奏员,或一般专家学者所不及的学术成果。

(二)王正强善于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结合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观察和研究戏剧问题。比如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与经济发展总体平衡与局部不平衡的原理,深入论证了甘肃戏剧在新中国成立前产生、发展、衰落,在新中国成立后振兴、繁盛、领先的原因。他认为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进程来看,精神文明与艺术生产的发展与进步,物质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制度的发展与进步,三者是相互适应、平衡发展的。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文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局部上也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历史上不乏经济落后而文艺繁荣的国家和地区。甘肃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国戏剧的发祥地之一,与古代甘肃经济繁荣,特别是隋唐时代“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资治通鉴》)有关。明清以后甘肃戏剧的衰落直接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经济、政治中心东移,以及战乱频仍、生态破坏,经济凋敝、政治腐败,“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左宗棠给清朝皇帝的奏折)有关。而新中国成立后,甘肃戏剧的振兴、繁盛、领先,又充分证明了恩格斯关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可“演奏第一提琴”的论断。

(三)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王正强的工作和治学,始终体现出“永不安分”的开拓创新精神,决不唯别人马首是瞻,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他曾说过:“我最大的乐趣,蕴含在求索的苦思之中。”他以“拓荒牛”的“犟劲”,创造了许多个“第一”,他最先采录了一些名不见经传,没登过大雅之堂的民间戏曲和曲艺剧(节)目,使它们第一次在广播电台文艺节目中与听众见面;他第一个革新了广播音乐节目编辑手法,使台上台下,场内场外紧密结合;他第一个提出创立“戏曲、曲艺音乐学”,并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他编著了第一部《秦腔大辞典》,结束了秦腔剧种没有辞典的历史;他编著了第一本《甘肃戏剧史》,并以全新的观点分析论证了甘肃戏剧的发展规律。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论述秦腔这个源远深长、博大精深的戏曲剧种的方方面面,王正强又应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和国家编译出版社的联合预约,正在加紧编撰另一部列入“十二五”国家图书重点出版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的《中国秦腔艺术百科全书》,我们殷切期待着这部巨著的早日问世。

陈玉福: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

梁胜明:甘肃日报社文艺部原主任

猜你喜欢
秦腔曲艺甘肃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曲艺泉城》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甘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