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励文化”落实“责任教育”

2016-12-13 12:15李静慧
教育家 2016年44期
关键词:责任学校课堂

文/李静慧

打造“励文化”落实“责任教育”

文/李静慧

>>李静慧

北京市朝阳区老君堂小学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学校。多年来,学校一直将“责任教育”作为核心理念,通过“强化干部队伍管理,突出责任创新意识;明确学校文化核心,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延伸学校文化理念,整体构建育人目标;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多渠道构建责任课堂”这四条途径,有效落实“责任管理、责任课堂、责任成长”三个层面的工作,提高干部、教师、学生的责任意识。在落实核心理念的过程中,学校“凝聚发展共识,培育发展氛围,优化学校管理”,抓住管理工作的薄弱点进行突破;搭建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通过合理评价,激发起教师的教育热情,培育教师的责任感,激发教师工作激情,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真正的人本管理,有效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成就学校的发展。

举措:强化干部队伍管理,突出责任创新意识

学校强调工作的开创性,创新工作思路,将“责任教育”作为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构建和完善学校“励文化”体系;将“学涯励志,和谐成长”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项目,完善学生责任教育的目标体系;将“责任前行,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项目,完善教师责任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发展模式。

全体干部将“责任”二字根植于心,班子以“责任管理”引领学校管理改善,以“责任教育”激励德育工作创新,以“责任课堂”推动教学工作优化,以“责任前行”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以“责任成长”构筑学生发展基石。干部带领教师,做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明确学校文化核心,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学校精心打造以“励”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围绕“励文化”对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进行了重新规划,增建了文化长廊,突出了以“励文化”为内容的长廊文化。长廊中,励景观与励目标和励志故事相互交融,营造了和谐的育人氛围,师生在与励志形象无数次的视听碰撞中,心灵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激励。长廊成为师生成长的阵地。

延伸学校文化理念,整体构建育人目标

“励文化”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支撑和践行,是学校办学理念的落脚点,也是学校办学目标的细化标准。学校致力于打造师生和谐成长的氛围,围绕“励”,细化为三方面的评价指标,即策励、笃励、修励,逐步形成了教师“励文化”。在教师“励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发展目标体系得以整体构建,使之成为教师梯队建设的刚性指标,特别是学校的新教师团队,在“策励”的要求下,励思想、励思路、励语言,顺利地步入教师岗位,站稳了讲台,赢得了家长的好评。一位工作仅一年的新教师,代表学校参加朝阳杯基本功大赛,不怯场,敢创新,深钻研,有想法,受到评委好评,成为教研员指定听课对象和研究对象。

学校将“励文化”细化为六个评价指标,即:励良规、励谨行、励勤学、励亮节、励专精、励澄心。利用德育阵地和班级阵地,为学生搭建实现成长目标的平台,通过评价和反馈,使学生发展目标体系逐渐成熟和完善。

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多渠道构建“责任课堂”

将创建学习型校园作为构建责任课堂的沃土。充分发挥各类教师团队、学科组、学校党团组织的能动性,凝聚智慧,形成学习合力。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学

习型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以学科组和各办公室为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全员参与学习。领导小组定期分析和安排学习任务,提出要求,并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检验学习的效果。

将部门联动作为构建责任课堂的保障。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围绕“为学生而教,为学习进行教学设计”的主题,深入推进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

将教研组作为构建责任课堂的阵地。学校实行“干部蹲点制”,扎进教研组一年,指导教研组结合学校工作和教师需求,制定延续性的教研组计划,指导教研组长做好本组教师的责任课堂成长规划。有计划、有梯度地借助教研活动这个平台,逐步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

效果:“责任管理”优化学校管理

构建责任管理,营造责任校园,是学校落实“责任教育”理念的第一步。在办学理念指引下,用“励文化”凝聚学校精神,引领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让“责任教育”深入到了每个人的心里,使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机制、管理流程逐步得到了优化。

“责任课堂”推动教学改革

责任教育的执行者、引领者是教师。教师的师表形象是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强化“责任育人、责任教学”的观念,努力培养有责任的教师,建设负责任的课堂,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专业发展模式,搭建主题引领式的专业发展平台,完善多元化的专业发展评价体系,促进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逐步塑造责任教师的形象。通过建立层级化的教学工作目标管理机制,规范教学工作的流程,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活动特色。

“责任成长”构筑学生发展基石

学校负责任的管理,教师负责任的教学,都是为了培养有责任心的学生。学校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围绕学生“励”目标的六个层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步完善了学生“责任成长”目标体系,提高了教育的导向性;针对学生现状,构建和完善了学生“责任成长”分析与研究体系,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针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构建和完善了学生“责任成长”的培养和指导体系,提高了教育的科学性。

反思:凝聚发展共识是关键

组织学校全体干部教师共同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讨论、制订,牢牢把握学校发展方向,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学习,通过学习、反思、讨论、交流,充分理解规划实施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使全体教师的行为自觉转移到学校规划发展上来,为“责任教育”理念的落实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营造发展氛围是基础

要优化学校的人际心理环境,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要健全学校的组织体制和规范制度环境,鼓励教职工遵循共同的价值基础和标准化规范,不断协调和完善学校现代管理体制;要积极营造、优化良好的工作探究环境,形成浓厚的发展氛围,使学校全体师生在“责任教育”发展规划引领下,自觉完成学校各项目标;要优化和美化学校的设施环境,使学校硬件建设和人文发展相统一、艺术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和人文环境。

>>社团活动多彩 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学校管理是保障

学校必须重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管理和目标管理,特别是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教育观,关注教师的发展状态,帮助教师清晰成长的目标,努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这样才足以让教师更好地将“责任”担在肩上,扎在心里。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落实学校“责任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学管理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完善学校教学工作体系和工作流程,优化教学管理,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是人的工作,是教师的“教与育”、学生的“学与长”的统一体,无论施教者还是被教育者,其对象都是“人”,这决定了教育过程和结果是隐性的、不可量化的。因此,优化管理,搭建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通过合理评价,激发起教师的教育热情,培育教师良好的责任感,促进教师的工作激情和专业化发展,真正实现人本管理,才能有效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成就学校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老君堂小学)

猜你喜欢
责任学校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校推介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