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等数学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现状、原则及改革设想

2016-12-13 07:45陈虹燕蹇奕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原则现状

陈虹燕 蹇奕

摘要:高职高等数学是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简要探讨了高职高等数学学习成绩评价现状、应遵循的原则及改革设想。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 成绩评价 现状 原则 改革设想

高职高等数学作为工科类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其授课范围之广是其他专业课程所不能比拟的。高等数学教师面临着学生个性更丰富,各专业对基础课程知识要求不尽相同等问题,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才能更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呢?

一、高职高等数学学习成绩评价的现状

1.评价形式单一化

“平时成绩+期中测试+期末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成绩的常用形式。这种标准化考试形式导致考试命题受限,题型也仅限于填空、选择、判断和计算等。这些题型的求解方法比较单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及创造力,很难体现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单方面地对学生学习成绩一锤定音,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客观、全面。

2.评价对象的差异化

高职高等数学作为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为了确保公平性,评价标准比较统一,教师主要以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和专业差异,导致评价缺乏针对性,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

3.评价结果的独立化

高职高等数学的评价结果只是针对学生学习课程的结果,但高等数学是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紧密相连,所以独立地评价高等数学学习成绩,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其他基础课程的学习。合理评价数学成绩,应体现于学生后续学习过程中的使用程度。

二、高职高等数学学习成绩评价的原则

1.重视评价形式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学习成绩评价不应只注重知识的掌握,还要衡量学生的素质、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针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教师的评价标准要向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教师除了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平时作业,还要衡量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相关知识竞赛等课外学习行为。授课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评价主体,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应由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互评等多维度构成。

2.重视评价对象的差异化

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学习成绩的评价也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单一的评价标准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使教学失去原本的意义。因此,在对高职高等数学学习成绩评价时,教师应将评价个体化,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施行不同的评价方式。除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之外,专业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教学要求有所不同。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考虑专业对高职高等数学知识的侧重,以便评价结果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3.重视课程间的相容性

高职高等数学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也是专业技能培养的依托。如果学生不重视学习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就会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只有将高职高等数学理论学习评价与专业课程评价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不同课程间的良性关系,从而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高职高等数学学习成绩评价的改革设想

首先,平时成绩的评定不仅要包含考勤、课堂表现及平时作业,还应涉及课外自主学习、知识竞赛等。只依赖任课教师的评价方式是片面的,教师应把学习成绩评价应与班主任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的表现。

其次,在平时成绩、期中测试以及期末考试的基础上,教师要设置课程小论文,以应对学生个体差异及专业差异。该论文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专业课程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

最后,高职高等数学作为阶段性学习课程,教师应结合整个高职教学,联系相关专业,在学生整个高职学习生涯结束前给出最后的成绩评定结果,并尝试设定不同专业课程学习不同的高等数学知识,然后根据专业课程成绩综合评定高等数学成绩,最终实现课程间的相容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彭熙伟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成绩评价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8).

[2]肖国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模式探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6).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则现状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