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教学亏了一篑

2016-12-14 12:10李英袁跃忠曹彪
湖南教育 2016年33期
关键词:被减数减数加减法

李英袁跃忠曹彪

勿让教学亏了一篑

李英袁跃忠曹彪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做这套体操时,最后一节整体运动往往容易被一些教师忽视。正是因为这一疏忽,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功亏一篑。言下之意就是,教师要重视各个知识点教学中的点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勿让教学亏了一篑。

一、原生态的思维需要导向,数学学习才能游刃有余

6、7的加减法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内容,一位新教师选择了这一内容上公开课。在教学6的加法时,教师事先在黑板上摆出了||||||,让学生说出图意,并列出式子:1+5=6,5+1=6。接着,教师让学生数出6根小棒,再随意分成两堆。学生立刻在自己的课桌上摆弄起小棒,有的摆成||||||,有的摆成||||||,有的摆成||||||,还有的与教师的摆法相同。教师让学生在全班汇报了自己的摆法及算式,并将||||||这一摆法的小棒图贴在黑板上。教师指名学生说明了图意,并特意强调了左右两边的小棒同样多,只能列出3+3=6这一个加法算式。随后,教师用7张圆片图引出了减法的学习。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6的加法时,强调||||||这幅图只能写出3+3=6这一个算式,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根据小棒图写出算式。然而,小棒的摆法是多样的,小棒图与算式存在着多种情况。事实上,教师可让摆法不同的学生分别说出图意,列出算式。这样一来,学生可以看到不同的摆法,突破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有序地将各种摆法进行整理,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摆法之间有什么异同。对于相同点,学生能较快地发现:6根小棒被分成了两堆,这是被各种摆法重复了多次的规律。而不同点的寻找往往困难些,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每堆小棒数量的变化上思考。学生自然会发现每堆小棒的数量都在变化,依次排列为5与1、4与2、3与3、2与4、1与5。总根数不变时,左边每少1根,则右边就会增加1根。这样就促使学生从最初的单一摆法过渡到了多元摆法,从随意思考变为有序思考,从经验的积累上升到方法的归纳。

这一数学活动的体验,不仅解决了6的加减法中小棒的摆法,还可以迁移到7、8、9的加减法的学习中。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做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学会迁移,在后续学习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二、活动中的经验需要导析,数学知识才能浅显易懂

在完成了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新课学习后,教师设计了一个练习环节,题目如下图所示。

教师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对两组练习题逐一进行口答。从完成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方法掌握得较好。教师比较满意,随即进入了下一环节的操练。期间,在教师用课件将第(2)组习题的答案呈现完之后,有学生低声说道:“被减数和差中都有个3!”听到这里,我不禁为学生细致的观察叫好。然而遗憾的是,教师并未对此进行分析,使得学生的发现也只是昙花一现。

在学生完成两组练习题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这是大部分学生都有话说的问题,比如受前面那位学生说“第(2)组被减数和差中都有个3”的启发,其他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第(1)组的被减数和差中都有个5。教师再引导:“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第(1)组是50多减2,结果仍是50多;第(2)组是几十三减20,结果仍是几十三。有些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减数如果是一位数(不退位减),差与被减数相比,个位变了而十位没变;减数如果是整十数,差与被减数相比,个位没变而十位却变了。教师引导学生将被减数、减数和差三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将对数位的分析与算理的理解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学会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方法,更充分地理解算理。由此可见,学生对获得的活动经验有了理性的认识,化一知半解为恍然大悟,才能让数学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作者单位:资兴市鲤鱼江完小)

猜你喜欢
被减数减数加减法
正确的差是多少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加、减法的巧算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