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2016-12-14 17:52吴易雄
当代经济管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

吴易雄

摘 要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让新型职业农民安心务农、专心务农,可有力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技能不强,农业支持力度不大仍然成为广大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个体、农业生产经营、教育培训、农业生产意愿等方面的因素,发现性别、文化程度、希望的培训时间、是否有扩大农业生产的愿望、从事农业背景、农机服务方式、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等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生产意愿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的影响。政府要增加新型职业农民接受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同时培养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在土地、金融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远程开放教育培训的投入。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11-0040-10

21世纪以来,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愿从事农业生产,纷纷来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导致农村“耕地谁来种,畜禽谁来养,农业谁来兴”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党和国家高度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2004年起连续12个中央一号文件直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要求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吸引大批城镇农民工返乡务农,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让新型职业农民安心务农、专心务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技能不强,农业支持力度不大仍然成为广大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从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从国家农业部到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始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对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文化水平、职业技能等方面产生了较好的作用,但在调动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方面收效甚微。因此,本研究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调动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及增强其农业生产能力的相应对策,已成为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现状和理论模型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学术界对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选用不同的理论工具,对如何更好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定性研究。主要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及概念、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发达国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经验及启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影响因素、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价值、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与路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立法等方面的研究较成熟和深入。

二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定量研究。一些专家学者从基本数据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等问题,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值得借鉴。如许金鸾(2014)运用实证分析法、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从新型职业农民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培训认知因素、培训意愿因素4个方面假设可能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验证,最终确定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家庭是否以务农为主、是否有培训经历、培训项目持续时间、培训地点、一次培训所能承受的培训费用等为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因素[1]。金胜男(2015)利用黑龙江省农场规模以上的生产经营型农民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参加培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发现愿意参加培育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比例高于不愿意参加农民;且农民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对市场行情了解程度、农业技术掌握程度及家庭收入等因素对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2]。朱奇彪(2014)利用对浙江省230名规模以上种植业新型职业农民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其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发现愿意参与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数明显高于不愿参与培训的农民;性别、文化程度、从事本产业年限、收入结构、产业经营中遇到技术问题的情况、技能对收入提高率的感知、培训对收入提高率的感知、对政府培训补贴率的感知以及外部环境对技能要求的感知等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3]。王凤娇(2014)利用2013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农村入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及需求情况,以及农民参与培训的影响因素,发现农民有很强的潜在培训需求,但真正参与的并不积极;培训的供给与农民的需求不平衡,在内容、时间、地点、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农民对国家的培训补贴有很高的诉求等。针对这些问题,为吉林省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相应有效的政策建议[4]。另一些专家学者则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大学生,意图将大学生培养和发展成新型职业农民。如戴雪梅等(2012)认为现代新型农民不再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农民,而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创业创收,获取报酬的职业农民。它的产生也不是单靠传统的“上下代手帮手”等简单的教育方式可完成,而需借助现代职业教育、现代社会市场、社会实践等环节来实现。他们从分析新型职业农民与职业教育关系着手,结合浙江省农业职业院校在校生务农意愿的调查,阐述提升职业学生务农意愿路径[5]。赵培芳等(2015)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管理,利用市场规则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政治素质以及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创新精神,而经过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无论是其文化素质、经营管理素质,还是在科技素质、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具备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独特优势。同时利用山西省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性别、专业类别、出生地、社会偏见的影响程度、对个人长远发展的影响程度、农村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国家政策的满意度、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程度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因素[6]。郑兴明等(2015)认为吸引农科类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对农村人口低素质化的纠偏,也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举措。他们基于582名农科类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以Multivariate Probit Model为分析工具,分析了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个人特征、家庭条件、社会资本、家乡环境和三农认知状况对大学生服务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建议从学校教学改革、农村生产条件改善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促进农科类大学生向新型职业农民演进[7]。

(二)理论模型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归纳,可以发现,除新型职业农民的定性研究外,大多数的新型职业农民实证研究针对的是两种情况:要么是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或培育意愿,主要是从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角度来考虑;要么是研究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主要是从引导大学生转型充当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主要集中于管理层面,而较少涉及农业生产工作的具体操作层面,尤其是现有研究对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意愿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又有多大?仍然不很清楚。

针对上述仍然存在的研究空间,在“供求理论”的基本框架下,本研究试图建立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理论决策模型,并通过实地抽样调查,对我国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的海南、湖南、四川、吉林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个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和综合分析,为促进政府扶持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依据人口学的知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指标会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生产行为,故将其作为个体因素纳入理论决策模型中。另据经济学中X理论(又称为“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和成本收益理论及教育学中的培训需求理论的相关知识,不难知道只有当新型职业农民采用某种农业经营模式或农业服务方式大于其目前所获得的收益时,该种模式或方式才会产生相应的选择需求,而影响这种预期的因素包括从事农业的背景、种植业经营模式、畜禽业经营模式、水产业经营模式、农机服务方式、农机服务地域、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比较等农业生产经营因素,有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生产、是否扩大农业生产的愿望等农业生产意愿因素,是否愿意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训时间考虑等教育培训因素。农业生产经营因素、农业生产意愿因素和教育培训因素这三部分纳入模型中,建立如图1所示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理论决策模型。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一)数据来源

为验证上述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理论决策模型是否符合,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客观实际,课题组于2015年对我国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选取海南、湖南、四川、吉林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个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户口在农村、年龄在16岁以上的新型职业农民,其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包括农机手、机防手、农村经纪人、村级动物防疫员等)不低于50% ;种养大户不低于30%;一村一名大学生和大学生毕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占20%左右。在调查过程中,由受过培训的调查员对随机抽取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入户访谈并填写问卷,内容包括新型职业农民个体特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特征、教育培训特征、农业生产意愿特征等方面。该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问卷1 100份,回收率91.7%。其中,有效问卷992份,问卷有效率90.2%,所收集的信息对综合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具有代表性。

(二)样本基本特征

1.个体特征

表1所示,在992个被访新型职业农民中,以男性居多,年龄集中在50岁左右,初高中生比例多,这些群体分别占91.5%、45.6%、82.7%。

2.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特征

表2所示,有从事农业背景的以长期务农的居多,在种植业、畜禽业、水产业经营模式上主要从事个人独立经营,以农机作业作为农机服务的主要方式,并且主要在本乡镇从事农机服务,所产生的单位效益上较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3.教育培训特征

表3所示,绝大多数新型职业农民愿意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培训时间上以4~7天最受欢迎,并且渴望接受创业培训,青睐种植和养殖技术,在本村接受老师现场指导是新型职业农民最喜爱的培训形式,他们非常愿意在农业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教师送教下乡接受种植类农业中等职业教育。

4.农业生产意愿特征

表4所示,在992个被访新型职业农民中,近80%的有愿望扩大农业生产,近50%的有愿望终身从事农业,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贷款和技术,他们最希望政府在项目资金和技术服务上给予帮助,发展农业,虽然新型职业农民自己长期以农业为生,但近90%的没有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生产,近85%的不愿意自己孩子从事农业生产当新型职业农民,近40%的暂时不愿意吸纳农业大学生到自己经营的产业中。

三、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一)模型设定

本研究所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是指新型职业农民是以何种模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是否愿意接受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术技能培训,是否愿意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是否愿意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根据前述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意愿,即新型职业农民选择是否愿意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的主观概率,最终结果只可能有“愿意”和“不愿意”两个端点,每一个新型职业农民会在理性地综合衡量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做出最佳选择,是一个[0,1]二分类变量,即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决策问题,并通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的选择意愿的分析属于离散选择问题,采用概率模型比较理想,而二元Logistic模型对被解释变量是二分类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有效模型,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1]范围内。本研究选用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此类问题的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以确定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意愿的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Pi=F(α+■βjxji)=1/1+exp-(α+■βjxji) (1)

对(1)式取对数,得到Logistic回归模型的线性表达式为:

ln(■)=β0+β1x1i+β2x2i+…+βjxji+…+βmxmi+ε(2)

(1)式和(2)式中,Pi为事件发生的概率,指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即“愿意=1”发生的概率。xj(j=1,2,3,…,m)表示上述因素中的第j个自变量,m表示自变量的个数。β0是常数,βj(j=1,2,…,m)表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能够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得到,ε为随机误差。βj为正,表示第j个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有正向影响;βj为负,则表示第j个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有负向影响。

(二)变量选取

本研究选取新型职业农民是否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研究目的,仅选取意愿明确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新型职业农民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作为因变量(y),取值为0或1(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定义y=1;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定义y=0)。解释变量主要选择新型职业农民个体特征变量(Xi)、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特征变量(Xa)、教育培训特征变量(Xe)、农业生产意愿特征变量(Xp)。我们知道,描述性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做好这一步是进行正确统计推断的先决条件。本研究对样本变量进行了平均值和标准差等计算,以及对样本变量的预期方向进行了估测,具体的变量特征说明及预计对因变量的可能影响方向见表5。

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一)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与分析

本研究使用调查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从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模型的卡方值是126.823,所对应的概率值为0.000,Cox & Snell R2 和Nagelkerke R2分别是0.120和0.234,对数似然值为588.704。这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可以通过回归结果来分析和判断自变量作用的方向和大小。

从表6可见,大多数变量的作用方向与预期一致,年龄、文化程度、种植业经营模式、希望的培训时间和是否扩大农业生产的愿望等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意愿的正向影响显著,而性别、从事农业背景、农机服务方式、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等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意愿的负向影响显著。

由于进行回归分析时,采用了Forward Stepwise(Likehood Ratio)这一自变量进入模型的方式,所以变量进入模型的先后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变量对模型解释力的贡献程度。因此,各变量对模型解释力的贡献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从事农业背景、农机服务方式、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希望的培训时间、是否有扩大农业生产的愿望、种植业经营模式。其中,年龄(X1)、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X9)满足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性检验;性别(X0)、文化程度(X2)、种植业经营模式(X4)、农机服务方式(X7)、希望的培训时间(X11)、是否有扩大农业生产的愿望(X13)满足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性检验。

1.个体特征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意愿的影响

表6的实证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愿意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说明女性恋农的情结强于男性,不愿意进入城镇务工,也考虑到在农村便于培养教育子女。年龄越大者更愿意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这是因为,这些新型职业农民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业,见证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对农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同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他们认为农业是安天下的朝阳产业,所以希望后继有人,能将从事农业的优良传统代际相传。表6的实证结果表明,从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来看,文化程度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与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的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的,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的意愿就越强。这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与预期获得的收益呈正相关,文化水平高,更容易接受先进的农业新技术、新设施和新设备,更容易减轻劳动强度而提高劳动效率,以最短的劳动时间获取最高的劳动报酬,他们认为农业是一门技术活很强的职业。

2.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意愿的影响

在从事农业的背景选项中,长期务农占66.3%、在职村干部占7.0%、复转军人占8.7%、打工返乡占17.1%、大学毕业创业占0.94%。表6的实证结果表明,从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来看,从事农业的背景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与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的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从事农业的背景越深的,就越不愿意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这部分新型职业农民中长期务农的比例占到了70%,这说明他们长期扎根在农村,从事农村的艰苦劳动,得到的农业的比较效益相当低,这些人的文化程度也不高,看到农业的出路和前景渺茫,所以他们希望孩子跳出农门,从事非农产业。在种植业经营模式的选项中,个人独立经营占95.8%、合作社经营占4.2%、股份合作社经营占0.21%。表6的实证结果表明,从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来看,种植业经营模式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与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的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在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下,绝大多数新型职业农民更容易接受个人独立经营,说明这些新型职业农民的小农意识较为强烈,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开拓意识不强,认为个人独立经营获取的经济效益高、成本低。在农机服务方式的选项中,农机作业占66.0%、植保机防占8.3%、沼气后续占1.0%、其他占24.7%。表6的实证结果表明,从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农机服务方式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与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的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这些新型职业农民的农机服务方式还比较落后,采用传统的农机作业的方式较多,采用先进的植保机防方式的比例低,他们认为农业投入品安全性不高,损害身心的强度大,所以大部分新型职业农民不愿意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在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的选项中,略低的占11.4%、持平的占40.3%、略高的占27.0%。表6的实证结果表明,从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意愿的一个主要因素,其与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的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并达到显著水平。这是因为,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所获取的农业收益与不是新型职业农民所获取的农业收益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所占比例接近50%。因此,在没有比较优势的情形下,新型职业农民不愿意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是显而易见的。

3.教育培训特征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意愿的影响

教育培训特征变量只选取了希望的培训时间这个变量。在这个变量中,只选取了4个维度,其中1天的占13.1%,2~3天的占27.5%,4~7天(含)的占38.3%,7天以上的占21.1%,新型职业农民最青睐的培训时间是一周以内,表6的实证结果表明,从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希望的培训时间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与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的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水平。这是因为,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培训的直接目的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要立竿见影,不需要深奥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只需要短平快的效果,所以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在田间地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有较长的时间在教室,时间越短,效果最好是他们的最理想状态。

4.农业生产意愿特征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意愿的影响

通过考察是否有扩大农业生产的愿望作为农业生产意愿特征变量,选取了两个维度:是与否,其中愿意扩大农业生产的占76.4%,不愿意扩大农业生产的占23.3%,表6的实证结果表明,从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来看,是否有扩大农业生产的愿望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与让小孩学农或从事农业的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大部分新型职业农民不但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还要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目的是获得农业生产规模效益,不再是过去那种分散型的无序的生产状态,他们愿意走集约化、组织化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道路。

(二)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与分析

本研究使用调查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扩大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从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模型的卡方值是291.387,所对应的概率值为0.000,Cox & Snell R2 和Nagelkerke R2分别是0.255和0.385,对数似然值为784.825。这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可以通过回归结果来分析和判断自变量作用的方向和大小。

从表7可见,绝大多数变量的作用方向与预期一致,性别、文化程度、从事农业背景、种植业经营模式、农机服务方式、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等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意愿的正向影响显著,而年龄、希望的培训时间等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意愿的负向影响显著。

由于进行回归分析时,采用了Forward Stepwise(Likehood Ratio)这一自变量进入模型的方式,所以变量进入模型的先后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变量对模型解释力的贡献程度。因此,各变量对模型解释力的贡献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从事农业背景、农机服务方式、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希望的培训时间、种植业经营模式。其中,农机服务方式(X7)满足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性检验;性别(X0)满足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性检验;从事农业背景(X3)、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X9)、希望的培训时间(X11)满足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性检验;而年龄(X1)、种植业经营模式(X4)则没有达到统计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

1.个体特征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

个体特征变量选取了年龄、性别和文化特征等3个变量。在性别变量上,女占8.5%,男占91.5%;在年龄变量上,16~30岁占3.2%,31~40岁占14.8%,41~50岁占45.6%,51~60岁(含)占32.4%,60岁以上占4.0%;在文化程度变量上,小学及以下占7.1%,初中占44.9%,高中占37.8%,中专 占5.2%,大专及以上占5.0%。表7的实证结果表明,从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来看,男性扩大农业生产的意愿强烈,说明男性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意识更浓,对市场的前景预测能力更强,不同年龄段的新型职业农民对扩大农业生产没有影响,文化程度越高的扩大农业生产的意愿越强烈,说明文化程度越高的,对农业生产的技术越熟练,抵抗农业灾害的风险能力越强。

2.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特征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

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特征变量选取了从事农业背景、种植业经营模式、农机服务方式、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等4个变量。在从事农业背景变量上,长期务农占66.3%、在职村干部占7.0%、复转军人占8.7%、打工返乡占17.1%、大学毕业创业占0.94%;在种植业经营模式变量上,个人独立经营占95.8%、合作社经营占4.2%、股份合作社经营占0.21%;在农机服务方式变量上,农机作业占66.0%、植保机防占8.3%、沼气后续占1.0%、其他占24.7%;在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变量上,略低的占11.4%、持平的占40.3%、略高的占27.0%。表7的实证结果表明,从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来看,长期务农的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的意愿强烈,说明他们通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而且长期以务农为生,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土地有一片深厚的感情,而种植业经营模式对是否扩大农业生产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无论采用何种种植业经营模式,始终不会改变他们的农业生产初衷,农机服务方式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的因素,说明新型职业农民在扩大农业生产时考虑到了选取哪种农机服务方式,这主要是与是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密切相关,新型职业农民很注重扩大农业生产时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的比较情况,他们希望扩大农业生产时单位效益要保持在持平和略高上。

3.教育培训特征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

教育培训特征变量选取了希望的培训时间1个变量。在这个变量上,1天的占13.1%,2~3天的占27.5%,4~7天(含)的占38.3%,7天以上的占21.1%。表7的实证结果表明,从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来看,新型职业农民认为时间的长短与是否扩大农业生产呈负相关,也就是说,时间越长,就越不愿意扩大农业生产;时间越短,扩大农业生产的意愿就越强烈。

五、研究结论

本研究利用我国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的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了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年龄与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的意愿呈正相关,且P值小于5%,具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种植业经营模式、希望的培训时间、是否有扩大农业生产的愿望与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的意愿呈正相关,且P值小于1%,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从事农业背景、农机服务方式与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的意愿呈负相关,且P值小于1%,具有统计学意义。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与新型职业农民让小孩学农或者从事农业的意愿呈负相关,且P值小于5%,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与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的意愿呈正相关,且P值小于5%,具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从事农业背景、单位效益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与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的意愿呈正相关,且P值小于1%,具有统计学意义。农机服务方式与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的意愿呈正相关,且P值小于10%,具有统计学意义。希望的培训时间与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的意愿呈负相关,且P值小于1%,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种植业经营模式与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的意愿不相关,没有统计学意义。

六、政策涵义

通过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果,为更好地激发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让其安心发展农业,甚至带动更多的农民为农业农村发展出力献策,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涵义:

首先,基于文化程度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显著影响,政府要增加新型职业农民接受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同时培养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一方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及职业培训工程,由国家教育部牵头会同国家农业部等相关部委联合组织实施,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厅委联合具体实施,出台农业院校学历提升及职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选派办法,选派优秀的新型职业农民进入农业院校深造,采取弹性学制,学制2~3年,实行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学成考核合格后颁发学历证书和职业培训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实施高等院校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程,依托高等院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由其组织实施,可采取先行试点,再全面铺开的路径,实行定向培养或订单培养,仿照农村定向培养师范生和乡村医生的做法,大学期间免除学费,并给予其生活补助和奖励补贴,要求其在大学毕业后到农村当新型职业农民,对在农村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先选拔担任村委主要干部,5年后优先录用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干部。

其次,基于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显著影响,政府要在土地、金融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以合作社或股份合作社经营,建立健全农机服务补贴机制,真正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营造一个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

最后,基于培训时间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显著影响,政府要充分发挥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远程开放教育培训的投入,加大农村远程教育培训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农业实用技术优质网络课程建设,由以往实体教学方式向网络课堂转变,由以往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真正让新型职业农民处处可学、时时可学,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学习的奴隶,让学习伴随一生。

[参考文献]

[1] 许金鸾.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11.

[2] 金胜男,宋钊,常丽博.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黑龙江农场农户数据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5(6):322.

[3] 朱奇彪,米松华,黄莉莉,等.新型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规模种植业农户的实证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4,26(5):1361-1367.

[4] 王凤娇.吉林省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意愿及需求分析——基于吉林省中部地区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农业,2014(2):8.

[5] 戴雪梅,陈兵红.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提升职业学生务农意愿[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5):191-194.

[6] 赵培芳,李玉萍,金华旺,姚晓磊.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意愿实证分析——基于山西省高校的调研[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5):464-468.

[7] 郑兴明,曾宪禄.农科类大学生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吗?——基于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97-102.

Abstract:Vigorously cultivating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and settling them down to their farming work would strongly push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forward. However, concerning present situation, the educational levels of farmers are comparative low,their vocational skills are also inaptitude and the support to agriculture is inadequate. These have become the main obstacles for the new farmers to undertake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reality of the new farmer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includ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anagement,educational training,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llingness. It is found that,genders,educational levels,training time span expectations,expectations on expan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gricultural background,service mode,unit efficiency and the average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ll b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opportunity to receive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training,and cultivate students to become a new type of farmers,and to increas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new vocational farmers in land,financial credit,tax incentives and so on.

Key words:new occupation farmer;agricultural production;willingness;influence factor;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新疆小麦滴灌技术的应用与存在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