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2016-12-15 07:57浩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磺脲降糖空腹

刘 浩荣根满

(1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刘 浩1荣根满2

(1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研究分析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或正常偏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20例患者肥胖或正常偏胖,饮食控制+磺脲类治疗继发失败后,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前后对比。结果 治疗后空腹血糖及GHbA1c较单独应用饮食+磺脲类有明显下降(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二甲双胍有明确的降血糖作用,其机制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二甲双胍;肥胖;胰岛素敏感;疗效分析

二甲双胍是双胍类降糖药物,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或偏胖2型糖尿病20例,现将临床治疗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WHO标准,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平均年龄(60.9±8.2)岁;平均体质量(79.5 ±1.8)kg,男12例,女8例,20例均曾使用磺脲类降糖,效果不满意。

1.2 方法:所有患者服药期间,均饮食控制+磺脉类药物,原有的饮食控制及磺脉类药物剂量不变。开始时,二甲双胍250 mg,日2次口服,1~2周后,如血糖控制不满意,加用一片250 mg,中午口服;如效果仍不理想,则在第4周末改为最大用量为每日1500 mg,观察时间为2个月,治疗前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GHB,治疗2周末、1个月末、2个月末复查上述各项指标,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采用放免法,GHbA1c应用微柱层析法。

1.3 疗效判断:在治疗终止后,餐后血糖10 mmol/L以下按照空腹7.8 mmol/L,为效果满意,如超过上述数字均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降糖作用:本组20例患者,均持续性用药2个月,二甲双胍剂量,开始每日2次,每次250 mg。1周后测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加用250 mg/d,本组最大剂量1000 mg/d,最小剂量500 mg/d。从最后二次血糖值和最后一次GHbA1c来评价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GHbA1c亦如此(P<0.05)。效果满意18例,无效2例。见表1。

表1 2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和GHbA1c的变化

2.2 血清胰岛素变化:本组20例患者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空腹血清胰岛素浓度从治疗前(11.92±6.29)μU/mL到治疗后(13.2±4.6)μU/mL,可见血清胰岛素无明显改变(P<0.01),说明二甲双胍不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

2.3 不良反应: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低血糖反应,无乳酸中毒,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损害。见表2。

表2 2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变化

3 讨 论

二甲双胍属双胍类降糖药物,其药物半衰期t1/2 0.9~2.6 h,小肠吸收,从肾脏代谢。根据报导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低血糖0%,乳酸中毒为0~0.084%,为苯乙双胍的1/502,本组20例患者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如低血糖、乳酸中毒、胃肠道、肝功能损害。二甲双胍作用机制不同于磺脲类降糖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主要作用于胰岛外组织,促进细胞利用葡萄糖,减少糖的生成,从而达到降糖目的[1-3]。根据现有研究,二甲双胍降糖机制大致如下:①增加周围组织糖的无氧酵解;②增加周围组织糖的有氧代谢;③降低肝糖原异生;④降低肠葡萄糖吸收[4-6]。

从本组患者胰岛素测定的结果看,在空腹血糖下降的同时,血清胰岛素未明显增加,说明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不是刺激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而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7-8]。

[1] 慕容洋洋,邢晨,江宁.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进展性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6):366-369.

[2] 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01-309.

[3] 赵丹,荣根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与前瞻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8):93-95.

[4] 任春萍,苏文龙,满江红.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与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15,35(1):33-36.

[5] 林兰.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393-399.

[6] 潘长玉.糖尿病性神经性病变[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2633-2639.

[7] 赵丹,荣根满.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6):103-105.

[8] 陈灏珠.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01-609.

R587.1

B

1671-8194(2016)32-0096-01

猜你喜欢
磺脲降糖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磺脲降糖药应该怎么吃
磺脲类降糖药你用对了吗
空腹喝水
降糖通络片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