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治疗高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诊治体会

2016-12-15 07:57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胆管炎化脓性胆道

王 宏 李 强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本溪 117000)

ERCP治疗高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诊治体会

王 宏 李 强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总结ERCP治疗高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诊治体会。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高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41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胆管切开引流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ERCP治疗,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为45.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CP治疗高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有很好的成功率,能减少对于患者的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ERCP;高龄;化脓性胆管炎;并发症

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也是腹部外科的常见急腹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寒战高热、阵发性上腹痛,当前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1]。现代研究表明化脓性胆管炎主要由胆管梗阻或细菌感染导致胆管内压升高,造成大量细菌以及毒素进入血循环,严重损伤肝胆系统合并多器官损害而造成[2]。化脓性胆管炎的病情比较急,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以尽快解除胆管梗阻并给予减压处理。常规手术虽然可以减轻损伤,但是会破坏胆道的完整性和正常生理功能[3]。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ERCP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操作简单,可以微小创伤达到满意外科引流效果,缓解胆管化脓性炎症病变。本文探讨了ERCP治疗高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高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41例。纳入标准:年龄≥80岁;检查及医师确诊的化脓性胆管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寒战、高热、巩膜黄染、严重的腹膜刺激征;无手术禁忌证;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身体严重并发症与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患者;胃炎、胰腺炎及胃穿孔、胃出血病症患者。其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最小80岁,最大92岁,平均年龄(84.24±5.19)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7 d,平均病程为(3.89±2.19)d;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2.14±1.98)kg/m2;合并疾病:胆结石8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4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胆管切开引流手术治疗,对患者行持续硬膜外麻醉后,胆总管切开后进行去除结石处理,同时放置T型管进行引流。观察组给予ERCP治疗,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然后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置入患者十二指肠乳头位置,根据胆道造影判断进行括约肌切开处理,及时给予引流。两组都给予针对性的抗感染、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抗休克治疗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围手术期指标:记录与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②术后14 d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0进行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百分比表示,对比为卡方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经过观察,观察组术后14 d的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为45.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 论

化脓性胆管炎属于胆道疾病中的一种,不仅发病急、恶化快、并发症多,有一定的病死率。从机制上分析,化脓性胆管炎主要是因患者胆管梗阻、细菌感染而引发其体内胆道压力增大,进而破坏正常的血液与肝胆屏障,最终导致损害机体多种器官的全身性感染急症[4]。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在早期,临床表现为剧烈的黄疸、呕吐、腹痛、发热等,然后可进入休克状态或早期休克,如果病情的发展得不到控制,使治疗的难度增加[5]。

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目的以简单有效的解除胆道梗阻,建立通畅胆道引流。传统的切开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住院时间长。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内镜广泛应用于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6]。在ERCP的治疗中,其包括插镜、找准乳头、插入导管、造影、摄片等步骤,具有准备时间短、疗效显著、创伤小、痛苦小等优点;特别是内镜的应用可以清楚的判断胆道梗阻原因及病变范围,避免了胆肠吻合及肝切除术后给患者带来并发症。本研究显示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化脓性胆管炎主要的诱因为胆管寄生虫症和胆道的结石最终引起

胆管的狭窄,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所以改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及时有效的处理。在ERCP治疗中,由于不需要在腹部行切开,因此降低了肠粘连的发生率;并且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14 d的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为45.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总之,ERCP治疗高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有很好的成功率,能减少对于患者的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1] 梁运啸,农兵,梁列新.非X线引导引流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2):22-25.

[2] 曲晓犇.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ERCP)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优劣对比[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7):63-64.

[3] 宋新彦,郭庆梅.内镜下乳头切开胆总管巨大结石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6,37(1): 210-211.

[4] 何朝晖,祝伟,谢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0):1641-1644.

[5] 李仁宝,尹志强.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对胆胰疾病的诊治效果研究[J].安徽医药,2015,13(3):545-546.

[6] 崔丹阳,林一帆,王长洪,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治疗时机的分析讨论[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10):611-612.

[7] Minaga K,Kitano M,Ⅰmai H,et al.Urgent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choledochoduodenostomy for 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induced sepsis[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6,22(16):4264-4269.

R657.4+5

B

1671-8194(2016)32-0196-02

猜你喜欢
胆管炎化脓性胆道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及预后研究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胆道闭锁患儿术后胆管炎的预防性护理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