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2016-12-18 19:50孙文博颜吾佴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毕业生

孙文博,颜吾佴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孙文博,颜吾佴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在全国就业形势总体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表现突出的情况下,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问题更加突出,呈现出签约率相对低、专业对口比率相对低、总体收入平均水平低和工作稳定性差的明显特征,但同时也迎来国家引导部分高校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发展机遇。要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制度设计,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高校应注重办学特色,明确办学定位,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学生应树立正确择业观,积极就业创业。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1]。截止到2016年1月,全国共有266所独立学院,毕业生总人数占到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五分之一,是庞大就业大军中重要的一部分[2]。我国从1998年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2015年为749万,在短短14年左右的时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净增加了635万,相当于利比亚全国总人口,数据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扩招让人们的视线从“升学难”渐渐转向了“就业难”[3]。虽然这期间我国的经济总量翻了几番,连续十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 经济增长对就业影响至关重要,“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4],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一千多万,但由于大量的失业工人需要就业,再加上农民工进城和军转工等因素的影响,总体上就业岗位仍然表现出僧多粥少的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受国外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也在下调。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9%[5],比2014年的7.4%下降0.5%,经济增速放缓势必影响到就业。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的绝对增加,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速的放缓,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上会更加严峻。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6]这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民生工程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给予关注。在全国总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于起步晚、基础薄的独立学院来说,就业形式更是不容乐观,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在国家鼓励部分高等学校向职业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对独立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基础上,提出改善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本对策,以期有助于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双重困境。同时,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独立院校在师资、生源、经济支持等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从而导致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公立高校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家拨款,而独立学院的资金则来自学生的学费;公立高校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师资水平相对较高,而独立学院的师资则来源于社会,没有所谓的事业编制,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相对较低;独立学院学生绝大部分是本科第三批次录取的,高考分数相对较低,这些主客观原因导致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处于劣势,就业基本状况表现为以下特征。

(1)签约率相对低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从2014年起,本科高校每年年底前发布当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从各高校的就业质量年报来看,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较高,基本保持在90%以上,个别高校的就业率接近100%。统计毕业生就业率时主要统计的是签定就业协议书形式就业、灵活就业和升学三个方面的数据。就业签约形式所签的单位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企业各项制度比较健全、福利待遇有保障、工资水平比较高;而灵活就业的签约单位一般是个体企业、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企业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制度都有待完善。从各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显示的就业数据来看,灵活就业是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有的院校甚至没有毕业生能以签定就业协议书形式就业。

(二)专业对口比率相对低

专业对口指的是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其在学校所学专业课程相符,满足人职匹配的基本要求。专业对口可以使毕业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学以致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才干。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与职业数目也在不断变化,高校所设立的专业并不能完全及时跟上社会的变化,因此出现了专业相关度的概念,专业相关度越高越好,专业相关度达到百分之百就可以称为专业对口。目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不高。以河北省独立院校2012届毕业生的一项调查为例,有超过20%的学生从事着与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工作[7]。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不高不是个别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总体收入平均水平相对低

总体收入包括薪资、福利、保障及其它与工作有关的收入总和。薪资水平代表了员工的工作价值,人人都希望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福利和保障是指员工所在单位通过提供各种服务、补贴等,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从而保障其能够安心工作。独立学院毕业生想找到薪资水平高、待遇福利好的工作相当困难。一些国有企业明确规定不接受所谓“三本”院校的毕业生,有些企业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招聘过程中面试的机会都很少,唯出身论在企业招聘中并不少见。从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上看独立学院毕业生总体上较低。比如2014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约为6万元[8],而其独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约为4万元[9]。

(四)工作稳定性相对差

稳定的工作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持工作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个人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职业发展。独立学院毕业生工作稳定性较差,河北省2012届独立学院毕业生,有45%的学生认为现有职业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7]。广东某独立学院2010-2013届4届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47.49%的人有离职经历,在离职原因调查中有66.1%的毕业生认为现有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长短来看,71.8%是一到两年的短期合同[10]。可见,独立学院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稳定性不高。

(五)就业满意度相对低

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是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综合感受和评价。有些毕业生的职业理想和自身现实情况不相符,导致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达不到预期期望,就业满意度很低[11]。从河北省各高校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公立高校毕业生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普遍较高,满分为5分的选项中,大部分的毕业生选择了5分和4分。独立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略低,在满分为5分的选项中,一半以上的毕业生选择了3分和4分*2014年河北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综上,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薪资水平、福利待遇、晋升空间,工作稳定性、专业相关度、岗位适应度等方面,与全国普通公立一二本高校相比具有较大差距是个不争的事实。

二、改善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本对策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归结为高校扩招。总体来看,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即就业需求与就业供给不匹配,企业招工难与毕业生就业难同时并存[12]。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多为学术性人才,而社会上大量需要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由于高校毕业生在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方面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同时企业招工同样困难, 为了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该文件发布以来,全国各省结合本省实际陆续开展“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相关活动。”普通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为独立院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及解决就业难问题指明了方向。因此独立学院应加快向职业教育转型,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独立学院大多数依托母校的力量办学,学科设置、教学管理等也往往借鉴甚至是模仿母校,在职业教育方面虽有探索,但与社会要求仍有差距,向职业教育转型,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仅需要独立学院自身努力创新,也需要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独立学院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政府相关部门应提供政策支持

第一,要加强人才市场的制度建设。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逐步实行“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种就业制度与原来的统包统分就业制度相比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比如招聘与求职信息不够通畅、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沟通渠道不通畅等,经常出现求职者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状况。因此,修订和完善劳动法规,出台《就业促进法》已是当务之急。

第二,给予独立学院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和财政支持。高等学校的自主权一般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办学目标依法享有的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等活动的资格和能力。一般包括:招生自主权,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自主权及教学自主权等多项权利。目前,政府对于独立学院招生和专业设置等方面还有较多限制,只有放开这些限制,允许独立学院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设置和调整,才能培养“适销”的毕业生,才能有利于解决就业这一老大难问题。

当前,我国独立学院的运行主要是靠学生的学费,没有政府投资,资金相对紧张,投入在就业工作方面的资金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开展,为了帮扶独立学院毕业生顺利就业,政府可以实行财政、政策支持,比如政府专项补贴,鼓励毕业生走向基层,走向中西部及走向中小企业,并相应给予一定的就业奖励。

第三,推动独立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了提升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充实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具备教师资格又具备职业资格,吸纳他们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根据职业教育转型的要求,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独立学院根据专业需求面向不同行业、对口企业、以及与独立学院毕业生密切相关的机构引进人才,对于引进的人才给以较好的人事、社保等政策性支持,从而巩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独立学院应注重办学特色,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第一,明确办学定位。

由于办学动机的多样性,独立学院在办学定位方面问题较明显,有些独立学院单纯追求盈利,什么专业省钱办什么专业,不考虑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有些独立学院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大上’,办学定位偏重研究型和学术型,脱离实际。独立学院的课程和专业设置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总体而言,独立学院应该定位为应用型大学。

第二,突出办学特色。办学特色与市场化需求是密不可分的。独立院校应按照市场要求来培养人才,转变高校重视招生不重视就业的做法。独立学院要立足于高等教育之林,应该注重从地方经济和行业特色寻找依托,找准切入点,打造自身办学特色。例如: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一方面依托北京交通大学成熟的铁路特色专业,设置了五大铁路专业,每年为全国铁路系统输送大量高层次实用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为适应环渤海化工产业的(石油加工,制药化工,环境化工等)大发展,根据环渤海经济开发区和河北省经济建设对化工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创办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自2010年第一批毕业生毕业以来,连续4年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2011年,学院又应当地化工行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设置了资源循环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专业2105届毕业生同样供不应求。

在能力培养上,独立学院应积极鼓励学生投身校内外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专业实习、就业实习和社会兼职,把学生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同时创造条件让更多学生考取和专业技能相关的资格证书,达到毕业即能上岗的要求,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第三,开拓并夯实就业基地。积极开拓就业基地能够有效地拉近独立学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便于用人单位考察、筛选优秀毕业生,也有利于独立学院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了解和联系,促使独立学院在后续人才培养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就业基地的建立,对于高校与用人单位是一种双赢活动,既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13]独立学院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方式,定向培养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在上学期间可利用一段时间去用人单位实习,毕业后直接到单位上岗就业。例如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与一百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基地协议,并专门成立了校企合作机构来推动就业基地协议的落实,通过冠名班和定向培养等多种措施夯实就业基地,并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实践的平台。

第四,加强就业指导。学校的就业指导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对学生开展专业、职业选择教育;通过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及其职业能力,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和职业;传授学生求职技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主体意识的回归,就业指导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向系统化、全程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发展。系统化一方面是指全员就业指导和全方位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则是指就业指导的内容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心理到创业的系统指导;全程化就是要打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实现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指导;个性化就是要构建以指导、咨询为载体的教育体系,面对面进行咨询与指导;专业化就是要构建专业化的指导队伍和专业化的育人服务体系,指导教师具备专业化水平。很多独立学院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办公室等机构,有专职的就业指导服务人员,但专业化水平和教师数量都无法满足就业指导的需求。例如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就业指导老师只有4名,除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负责协助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外,还要负责开拓就业基地,办理就业手续等其他工作,导致教师无法深入细致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毕业生离校后的其它延伸就业服务。

(三)学生应树立正确择业观,积极就业创业

在部分普通高等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型背景下,独立学院毕业生一方面要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理性分析就业形势,积极调整好就业心态,转变依赖学校、依赖家长的被动择业心态,积极主动地去寻求适合自己的社会岗位;另一方面毕业生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掌握求职技能,同时树立正确择业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为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府出台了很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独立学院毕业生应把握机遇,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勇于开拓,自力更生,从实际出发,努力实现从寻找岗位到创造岗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景巧玲,韩昉. 河北省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华章, 2012,(27).

[2] 李建平.独立学院纷纷自立门户[N].中国青年报,2016-01-27(5).

[3] 袁晖光.大学生就业难本质探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 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经济形势报告[EB/OL].http://www.gov.cn/ldhd/2013-11/04/content_2525806.htm

[5] 2015年我国GDP达676708亿元 同比增6.9% [EB/OL].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6-01/19/c_1117822092.htm#

[6]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 高银玲.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科教论坛,2013,(8).

[8]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4届)[EB/OL].http://www.njtu.edu.cn/cms/search/searchResults.jsp

[9]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4届)[EB/OL]. http://job.bjtuhbxy.cn/jynb/index.html

[10] 曾凡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实证研究——以广东省S学院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

[11] 楼锡锦,陈立明.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竞争优劣势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2):323-324.

[12] 李宝芳.试论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8).

[13] 周海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状及其思考[J]. 长春大学学报,2008,(12) .

(责任编辑:刘越)

Employ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 Graduates

SUN Wen-bo, YAN Wu-er

(School of Marxism,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While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is severe with outstanding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even worse employment problems, such as relatively lower employment rate, higher rate of discord between profession and major, lower average income, and career instability. However,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in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started to transform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o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order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graduates, joint efforts have to be made.Specifically,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stitution design and provide financial and policy supports;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build up their own strengths with a clear orientation, and enhance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service; the graduates should develop proper views of employment and be actively involved in starting their own career or business.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06(2016)02-0142-05

作者简介:孙文博,男,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10-28

颜吾佴,男,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就业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