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社会学关于思维方式的理论对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2016-12-18 19:50林建成刘贝贝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

林建成,刘贝贝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44)



知识社会学关于思维方式的理论对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林建成,刘贝贝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44)

摘要:知识社会学十分注重对思维方式及其差异的研究。其中关于视角的不同是思维方式差异的表现、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立场的差异、思维方式和立场的差异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环境的差异决定的、人的特殊的思维方式是由社会环境规定和继承过来的、要用关联与倒推的方法来应对思维方式的差异等方面的思想,对于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应从个别看法的层面倒推到思维方式的层面;应进行思维方式的归类和研究;应研究对象交往环境的变迁史;应避免强行沟通和各说各话。

关键词: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教育

知识社会学非常注重对思维方式及其差异的研究。在知识社会学看来,人的思维方式受制于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是知识社会学的经典著作,曼海姆在这本书的一开始就说:这本书关注的是人类事实上是如何进行思考的问题。知识社会学关注人如何进行思考实际上就是关注人用什么方式思考,因此可以说知识社会学关注的是人的思考方式或思维方式。

在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著作中,出现了大量与思维方式相近的词汇,如思想方式、思想类型、思想风格、思想模式、思维构架、世界观、解释世界的方式、总体思维结构等等。这些词汇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用来表达思维方式的。这可以说也体现了知识社会学对思维方式的高度关注。

在知识社会学看来,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了最大的沟通障碍,要克服这些沟通障碍,必须充分认识人与人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社会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沟通方式。知识社会学的这些思想对于价值观教育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和启示,本文将对此做些分析和探讨,以期有助于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一、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关于思维方式及其社会根源的理论

1.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人们对概念的理解和使用的不同

在知识社会学看来,思想是要靠概念来表达的,不同思想倾向的人对概念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达方式。因此,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必定要表现在对概念理解和使用的差异上。

首先,知识社会学认为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同一个概念理解的不同。

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曼海姆曾以对自由这个概念的理解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在他看来,不同社会派别的人都使用自由这一概念,可是在这一概念的理解上却差异极大。在十九世纪早期的德国,传统保守主义者把自由理解为各个等级根据自己的特权生活的权利,而浪漫保守主义者和新教派运动的提倡者却把自由理解为每个人都按自己的个性去生活的权利。一个是从等级特权来理解自由,另一个是从个性特征来理解自由,二者并不相同。之所以二者理解不同,是因为他们分属保守派的不同类型。不过在知识社会学看来,既然他们都是保守派,那么在对自由概念的理解上同时又会有相同之处。这个相同之处就体现在他们对自由的理解都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差别基础上的,强调的是人的差别性或异质性,因此可称之为“质的自由概念”。但是,同一时期的自由主义者就不是这样理解。自由主义者把自由理解为所有的人都掌握有同样的基本权利。在知识社会学看来,这种理解强调的是人与人的无差别性或平等性,因此可称之为“平等主义的自由概念”。

在知识社会学看来,自由主义者之所以会从人的无差别性方面去理解自由,是因为他们所属的群体反对现存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等级制社会。自由主义者的自由概念是一个试图推翻等级制和不平等的社会秩序的群体概念。而保守主义者之所以会从人的差别性方面去理解自由,是因为他们所属的群体要维护人与人的差别,即维护当时等级制社会的现状。另一方面,保守主义的自由概念是一个不希望看到事物的外部秩序的任何改变,只希望事物在其传统的特色中持续下去的阶层的概念。在曼海姆看来,不论什么类型的保守主义,其自由概念都同维护特权有关。传统保守主义者的自由概念维护的是历史上形成的特权,浪漫保守主义者的自由概念维护的是个人内心的特权。

知识社会学由此得出结论说,一个概念有多个方面的内容。一个人看到或强调概念的哪一方面内容,取决于他属于什么样的社会群体,处在什么样的社会位置,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这个概念。自由主义者仅仅看到概念和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保守主义仅仅看到另一个方面,这显然与他们各自在社会、政治结构中的地位有关。因此,人们在规定概念时,这一规定的角度与他们所属群体的利益导向是相关的。也就是说,思想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所期望的那种东西引导的。

其次,知识社会学认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有时会导致人们使用对立的概念。

知识社会学强调,不同的派别看问题会有不同的视角,因此,不同的派别不但对同一概念会有不同理解,而且喜欢使用的概念也不相同。立场相反的派别,有时会喜欢使用彼此相反的概念。例如保守派思想家喜欢使用“民族精神”这一概念,而进步思想家则喜欢使用“时代精神”这一概念。这是由于保守势力经常以民族传统、文化差异和国情差异为理由,拒绝接受新思想和新制度;而进步势力则主张顺应时代潮流,接纳新事物。

在知识社会学看来,理解和塑造一个概念要用到一些事实材料,但是不同派别的成员都是各自使用对自己所在群体有利和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来进行塑造的。人在理解概念和看待问题时会对一些材料特别感兴趣,而对另一些材料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他所在群体的利益导向无形中造就了他看问题的兴趣导向。所以说,想要理解各阶层或各群体的立场观点,可以去看他们是怎样理解和分析相关概念的,这是理解他们立场的一条捷径。

最后,知识社会学认为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会导致人们回避某些概念。

人们在看问题或讨论问题时,由于其社会境况的作用,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某些概念。一个人回避某个概念不仅表明他要回避跟这个概念有关的观点,而且常常表明他根本就不想讨论跟这个概念有关的问题。人是这样,党派也是这样,许多党派都会尽量回避一些敏感概念,以免触及与这些敏感概念相关的、讨论起来对自身不利的敏感问题。

在知识社会学看来,概念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生活,因此概念的缺失不仅反映了某种观点的缺失,而且还反映了跟此概念有关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方式的缺失。例如,“社交的”这个概念在历史上出现得很晚,这一方面表明同社交有关的问题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被好好地研究过,另一方面也表明社会交往这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以前并不存在。

2.思维方式的差异源于立场的差异

在知识社会学看来,特定的立场会导致特定的思维方式,而特定的思维方式又会特别喜欢某些思想概念。曼海姆说,历史上曾有人饶有兴趣地去研究某些思想概念是出于什么立场提出的。经过研究人们发现“阶级”这个概念原来是由反抗统治者的阶级提出的,而“传统”、“礼仪”之类的概念则与保守派有着密切关系。这就说明有的事情同有的立场和思维构架有着特殊的联系,因此从一定的立场和思维构架出发就会对特定的事情感到特别的敏感。

思维方式与立场的关联还表现在不同的人对同一事实有不同态度这一点上。许多人都对这样的问题感兴趣,即在一个群体那里被承认是事实的东西,为什么到了另一个群体那里就不被承认是事实了?这另一个群体成员的思维构架是如何扭曲了这个事实的?知识社会学认为,这是因为不同的思想是建立在不同的立场之上的,人们总是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来解释事实的。所以知识社会学得出结论说:思想总是同立场相联系的,大家都是从各自的立场和思维构架出发来解释事实的。

知识社会学还指出:特定思维方式同特定立场的关联从历史上一些社会思潮的冲突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例如,当近代自然科学中的植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以及对元素进行分类的元素周期律等得以创建并获得成功后,运用分类学的范畴和方法来思考问题就成了一种思维方式。一些赶时髦的人就想推而广之,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研究所有领域的问题。例如有人就用分类学的思维方式来研究社会问题,形成了社会研究领域的所谓“机械-原子论”分析学派。但是知识社会学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在这一时期,并不是所有人都来赶这种时髦,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阶层都倒向了这一种思维方式。土地贵族、破落阶级和农民就拒不接受这种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分类学的思维方式属于文化发展上的新玩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时髦方式,这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实在是没什么关系。分类学思维方式贴着自然科学新成果的标签,属于资产阶级这一上升阶级的世界观,同土地贵族、破落阶级和农民显得格格不入。因此,当新旧社会势力在政治舞台上拼杀时,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思想领域也在拼杀,它们分别代表新旧势力各自的生活境况和政治立场。例如,当时由所谓“有机型”、“人格型”的思维方式构成一方,而所谓“功能机械型”的思维方式构成另一方,彼此相互攻击。这样一来,思维方式和社会立场之间的关系就显露出来了。因此,有的站得高的学者在当时就能看出思维方式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关联。

在知识社会学看来,立场是会变化的,因此对立场、立场与思想的关系都应当动态地看待,例如不能一劳永逸地指出保守的、进步的思想各自的立场是什么。知识社会学强调,那种企图超越所有立场的抽象真理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总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为主的思维构架去认识事物的,而这就意味着立场的存在。“事实上,我们并非站在不具形体的真理的永恒真空中,我们在面对现实时都有早已准备好的问题和潜在的体系,获得新知识也就等于将新的事实结合进原有的定义和范畴的框架中,并且确定其位置。”[2](15)知识社会学得出结论说:所有这些都说明,人们在看问题时很难摆脱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构架的制约。即使是最专业的科学发现,基本上也是同研究者头脑中的世界观和已有的一些见解结合在一起的。

3.思维方式和立场的差异源于社会环境和生活状况的差异

知识社会学的重要任务是研究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如何由人的环境和生活造成的。曼海姆举了一个经典例子,说明人的思维方式是如何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他说: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青年,会把农村那一套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如果这个青年到了城市并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思想观念就会发生变化,这时他会自觉地区分“城市人的看法”和“农村人的看法”,他不再把以前的思维方式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了。曼海姆以此说明人的思维方式是由社会境况决定的。

在知识社会学看来,思维方式的形成离不开人格的形成发展过程,而人格则是由社会环境塑造的。“人格的发展不能完全理解为一个内在发展的过程,因为正如我们已经观察到的那样,某些特征是对一个新的艰难环境的反应。”[2](277)环境塑造性格,经历的环境越少,性格越简单;经历的环境越多,性格就越复杂。“描述一个只在很少环境中生活的人的性格,要比描述一个其自我由各种关系所构成的人的性格简单得多。”[2](278)

知识社会学强调:思想表面上好像是思想家个人想出来的,而实际上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因为人是生活在集体中的,同一集体的人会有共同的价值观,会贯彻相同的集体目的,不论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与这种考察紧密关联,越来越清楚的是:那种支撑着理论自身的活生生的因素和实际态度,绝不仅仅具有个人性,即它们不是首先起源于个人开始在其思维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利益。相反,它们源于那种支撑个人思想的某一集团的集体目的,源于那种个人仅仅参与其间的、被规定了的观点。”[1](549)在知识社会学看来,个人总要生活在群体和社会中,总要面对一定的环境,因此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某些天才人物沉思默想的结果,而是与社会背景、历史经验密切相关的。“即使是最孤独的思想家也不是通过离散的知觉,而是在一个更广泛的、以某种方式影响其生活的思想设计的基础上来思考的。而且这个属于他自己的设计,总是一个远远超出其自身的集体设计的一部分。”[3](27)所以,纯粹的个人思想是不存在的,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决定的。

知识社会学得出结论说:思维方式不可能是由个人自己形成的,而只能是特定的环境状况和生活方式的产物。因为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他的所在群体、社会地位、民族传统、时代背景、生活经历这些社会性因素都要影响和制约他的思想活动和思想成果。也就是说,任何个人都是要继承一定的环境的,在继承环境的同时,他也继承了一定的思维方式。“他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继承过来的环境中,同样被继承的还有适宜于这个环境的思想模式。”[1](8)曼海姆曾经举例说,“显而易见的是:曼彻斯特的人们与德国虔信派教徒的思考方式就不一样,同样法国沙龙中的人们与德国大学中的人们之间的区别也是如此。每一实存群体有其自身的视角,与其他群体有所不同。”[2](133)有人可能会问:那为什么有的人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变化呢?在知识社会学看来,那是因为环境变化了。知识社会学认为人的思想是应对外界环境的工具,如果一个人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转型和变化,那他就可能调整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应对这种新挑战。

二、知识社会学关于思维方式理论对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不难看到,知识社会学的上述论述同价值观教育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可以从这些论述中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促进对象的视角转换是价值观教育的任务

我们看到,在曼海姆知识社会学那里,视角是思维方式的现实表现。从特定的视角出发看问题,实际上就是从特定的思维方式出发看问题。在曼海姆那里,对思想的分析本质上就是对视角的分析,也就是对思维方式的分析。

我们还要看到,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曼海姆要阐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般人心目中,意识形态是不同于自然科学思想的社会政治思想。曼海姆则认为意识形态本质上就是“观点”或“视角”。“观点”或“视角”是指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具体地说是指由人所在的特定的社会群体、社会境况造成的看问题的思想方式或认识方式。

鉴于此,我们可以说,既然意识形态本质上就是视角,那么价值观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促进对象的视角转换。一方面,要从思维方式上加以引导,促使对象从孤立视角转向全面视角,从静态视角转向动态视角,从个人视角转向民族视角,等等。另一方面,还要介入对象的生活,让对象有新的经历和新的体验,为对象提供培育新视角所需要的新的事实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其视角的转换。

第二,应从个别看法的层面倒推到思维方式的层面

知识社会学在研究具体的思想观念时,不是就思想而研究思想,而是追溯这种思想赖以产生的思维方式,再追溯这种思维方式赖以产生的社会境况。因为从逻辑上说,是先有社会境况,再有思维方式,最后才有具体思想。而知识社会学研究具体的思想时,采用的却是回溯到思维方式再回溯到社会境况的方式,这可以看成是一种倒推式的研究方式。所以曼海姆说:“知识社会学本身也提供了一种‘更倒退的立场,从这一立场来看,在外显内容的层次上不能调和的理论的和哲学的差异能够表现出其片面性,从而使得一种综合就成为必要。这种不断倒退的立场——人们有时会不准确地将其解释为不断增长的反思性的标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迄今为止未被涉及的、但却仍然重要的知识社会学问题。”[2](154)这种倒退式的研究方式告诉我们:在争论问题时不要局限于所争论的问题,而要致力于分析对方的思维方式,致力于考察造成对方思维方式的社会境况。

许多人在价值观教育中,总是将注意力放在说服对方改变某个看法,从而树立一种新的看法上。殊不知,个别看法和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果和因的关系;一个人有特定的看法,是因为他有特定的思维方式,他的特殊的思维方式支撑着他这种特定的看法。所以,想要撇开思维方式孤立地改变某个看法,这种做法是在反对结果而不是在反对原因,是价值观教育领域典型的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所以,在价值观教育中,我们应当致力于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致力于改变人们的个别看法。

第三,应进行思维方式的归类和研究

在知识社会学那里,对思想的分析本质上就是对视角的分析,也就是对思维方式的分析。因此,知识社会学实际上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任务,就是要看到思维方式的多样性,要从生活中提取和概括出思维方式的不同类型。

因此,我们要注重对思维方式类型的研究。在价值观教育中,我们有必要区分和把握以下常见的类型:常规型思维方式和另类型思维方式;封闭型思维方式和开放型思维方式;保守型思维方式和进步型思维方式;求同型思维方式和求异型思维方式;发散型思维方式和收敛型思维方式;顺从型思维方式和叛逆型思维方式;微观型思维方式和宏观型思维方式;精密型思维方式和粗放型思维方式。要把价值观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归入不同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制定沟通交流的对策。

知识社会学关于思维方式差异形成途径的分析还启示我们:思维方式的形成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是分离的。因此,在价值观教育中,有必要研究下列关系:思维方式同思维方法的关系;思维方式同价值观的关系;思维方式同态度的关系;思维方式同人生观的关系;思维方式同世界观的关系;思维方式同性格特征的关系;等等

第四,应研究对象交往环境的变迁史

按照知识社会学的理解,任何个人都是要继承一定的环境的,在继承环境的同时,他也继承了一定的思维方式。按这种思路推出的结论是:如果一个人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转型和变化,那他就可能调整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应对这种新挑战。

知识社会学关于社会境况决定思维方式的理论告诉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要从对方曾经处过的社会环境出发来理解他的思维方式,不要把人的思维方式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要看成第二性的、生成性的东西。同时,价值观教育者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要研究相关对象所处环境的变迁史,尤其是要了解他的交往环境的变迁史,包括了解他曾结交什么类型的朋友,这些朋友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弄清对象的整体思想的来龙去脉。

第五,应避免强行沟通和各说各话

知识社会学要说明思想是由存在或社会决定的,就需要把思想同存在或社会关联起来。具体地说,就是要将思想以及包含在思想中的思维方式同它相对应的社会境况关联起来。因此,知识社会学强调在争论中不要抓住所争论的问题不放,而要着眼于争论背后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要学会从自己原有的立场倒推到与所沟通对象共有的平台上,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与之对话的共同基础,才能避免各说各话。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意识到双方在思维方式上差异过大时,切忌强行沟通。居高临下容易导致强行沟通,而强行沟通必然导致各说各话。因此,在交流沟通中,要善于从同位思考转向换位思考。只有在把握对方思维方式这个大前提下,才能谈得上有效的沟通。

第六,应树立合理的偏见观

知识社会学强调人们看问题总是从一定的视角出发的,因此难免会带有片面性。而视角、片面性同偏见是相联系的。如果说曼海姆是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强调了视角不等于错误的话,那么另外一些学者则从重新看待偏见的角度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人们心目中,偏见就意味着错误,是思想认识的大敌,因此,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偏见是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无不以扫除偏见为己任,以便达到无偏见的认识。在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偏见是应当消除的而且是可以消除的。

现代思想家十分注重对偏见根源的探讨。如有的哲学家认为,理解是有条件的,人对事物的理解要受“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如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和他所从属的民族心理结构等等,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说,偏见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

还有思想家认为:偏见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偏见是人的视界,真正的理解过程是视界融合的过程,即解释者的偏见与被解释者的内容相融合并产生意义的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思想家将偏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合理的偏见”,另一类是“盲目的偏见”。合理的偏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它是由历史传统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中,传统是我们无法超越的东西,而接受了传统也就意味着看问题有了自身的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因此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而盲目的偏见则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轻率下结论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

知识社会学和其他相关理论在偏见问题上给我们的启示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合理的偏见”。因此,在价值观教育中,我们要树立如下新观念:第一,偏见是客观存在的;第二,偏见不等于错误;第三,偏见是无法彻底消除的;第四,偏见与客观性不是不相容的;第五,对偏见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将其视为正常情况。

综上所述,知识社会学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曼海姆不仅要分析这种视角或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更重要的是要指出这种视角或思维方式是属于哪个社会集团的,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造就的。总之,知识社会学研究最根本的任务就在于将不同的思维方式梳理出来,并把这些思维方式分别关联到各自所属的社会集团及其社会环境那里,以便表明不同的思维方式是由不同的社会境况决定的。在我们看来,知识社会学关于思维方式或视角的思想本身就蕴含着对价值观教育的启示。挖掘和研究知识社会学的这方面思想,对于我们应对思想差异,打破沟通障碍,进一步优化价值观教育,无疑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英汉对照本)[M].姚仁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2] [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M].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德]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M].李朝晖, 牟建君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刘越)

Theories of Mode of Thinking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ir Enlightenment to the Education of Values

LIN Jian-cheng,LIU Bei-bei

(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n modes of thinking and their differences. The differences in perspectives are caused by different modes of thinking that result from different positions. The modes of thinking and positions are on earth determined b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dividual mode of thinking is also inherited from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determinism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in understanding differences in modes of thinking greatly help the education of valu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education of values, we should extend from individual perception to the general modes of thinking, investigate modes of thinking and the subjects'environment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avoid coercion and unilateral understanding.

Key words:Mannheim; sociology of knowledge; differences in modes of thinking; education of values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06(2016)02-0131-06

作者简介:林建成,男,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意识形态理论、知识社会学。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培育专项“知识社会学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013JBW007);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阻碍因素和克服途径研究”(14JDKDB009)。

收稿日期:2015-12-16

刘贝贝,女,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价值观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受教育者价值观教育初探
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优化路径
刍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自媒体时代价值观教育的理念革新
高校节庆文化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
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生态共同体的构建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城市“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问题的现状、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