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火灾特点及火灾预防

2016-12-19 02:15
山西建筑 2016年32期
关键词:高层住宅消防设施报警

周 白 霞

(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昆明 650208)



高层住宅火灾特点及火灾预防

周 白 霞

(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昆明 650208)

基于近年来我国部分高层住宅火灾的发生情况,分析了高层住宅的火灾特点,从严格消防安全设计、提高消防安全设施管理水平、提高居民防火安全意识和提高居民灭火疏散能力四方面,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高层住宅火灾危险和危害的措施。

消防安全,高层住宅,防火设计,安全疏散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城镇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城镇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为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建设了大批的高层住宅。但是高层住宅的发展在提高居民安居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防安全问题。

1 我国近年来高层住宅火灾情况

在我国火灾统计中,住宅火灾占火灾总数的很大一部分,表1为我国2011年—2014年居住建筑火灾起数在全部火灾中的占比情况[1-4]。

表1 我国2011年—2014年

住宅火灾中,高层住宅火灾更容易导致火势蔓延和人员伤亡,高层住宅本身火灾荷载大、内部竖井多、高空风速大,如果消防设计和消防设备管理有缺陷,容易滋生助长火灾,高层住宅居住人员多而复杂、火灾时疏散逃生和外部救援都更加困难,发生火灾后往往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2为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部分高层住宅火灾情况[3,4]。

表2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部分高层住宅火灾情况

由表2可见,我国高层住宅火灾形势严峻,解决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问题,为城镇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尤为重要。本文将就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进行分析,并就高层住宅的火灾防范提几点建议。

2 高层住宅火灾的特点

根据表2列举的我国近年来部分高层住宅火灾的情况,可以分析高层住宅火灾具有以下特点。

2.1 高层住宅火灾荷载更大,引发火灾的因素更多

按照现行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高层住宅必须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其墙、梁、柱等主体结构应为不燃烧体[5]。但住户室内却有各种固体、液体及气体等易燃可燃物质及大量的用电设备。如有木质地板、塑料吊顶、纸质墙裙;有可燃的隔断、家具、窗帘、装饰布和被褥衣物等;有的家庭存有酒精或高度白酒;高层住宅内还纵横排列着煤气、天然气管线,有的住户甚至将液化石油气瓶也放进家中。随着电器技术的发展,居民家中的家用电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功率电器也更多,导致电器本身火灾隐患增加,引发电气线路和电缆火灾隐患也增加。

2.2 高层住宅竖井多,风速大,火势蔓延更快

高层住宅一般体量更大,疏散通道更多,导致竖向连通空间更多,如高层住宅内的通风井、管道井、电缆井、电梯井、楼梯间等一些垂直方向的竖井,火灾时如果各种竖井的丙级防火门或楼梯间的乙级防火门没有关闭或关闭不严,会导致烟火在建筑各层和竖井内的相互蔓延,烟火很快蔓延到整个建筑[6]。如2015年7月11日湖北武汉市汉阳区紫荆嘉苑小区高层住宅火灾中,火势在电缆井和楼层间快速蔓延,电缆燃烧的毒气进入疏散通道,导致人员伤亡。同时,随着高层住宅高度的增加,其受到的风力影响也将增加。据测定,在建筑物10 m高处的风速为5 m/s,在30 m高处的风速为8.7 m/s,在60 m高处的风速为12.3 m/s,在90 m高处的风速为15 m/s[7]。由于高层住宅上部的风速增大,导致火势的发展蔓延加快,控火灭火的难度加大,往往造成更大的损失。

2.3 高层住宅火灾发现晚,报警难,人员伤亡更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的初起阶段能探测报告火灾信息。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在居民建筑中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设施。我国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管理水平的制约,直到2014年颁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才要求高度大于100 m的住宅建筑,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高度大于54 m但不大于100 m的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规范的滞后性导致我国各地许多高层住宅建筑发生火灾后不能及时探测报警。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大脑的神经抑制中枢释放出一些被称为睡眠因子的物质,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人的感觉更加迟钝,尤其是在深睡阶段,血压下降,脉搏减慢,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嗅觉这五大感觉近乎关闭,没有强烈刺激,很难醒来[7]。再加上夜间住宅中的人员多,易发生疏散拥堵,容易发展成有大量人员死伤的恶性事件。

2.4 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不高,防火宣传难度更大

由于国民消防安全教育的缺失和消防科普宣传的普及程度不广泛,城镇居民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或没有机会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在疏散通道堆放大量杂物,不会按要求使用防火门阻隔烟火、不会操作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不知道在火灾环境下如何利用疏散设施逃生自救等。同时,居民住宅楼内的人员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没有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组织结构。导致居民住宅开展消防培训、消防演练更加困难。居民提升消防安全素质更加艰难,统计数据显示,火灾中大部分的人员伤亡是由于吸入火灾烟气中毒后失去行为能力导致的。其实,只要用每个家庭都具备的湿毛巾捂住口鼻就能逃出火场,但很多人因为缺乏基本逃生常识而错失生存的机会。

2.5 高层住宅设计存在的问题,后期整改难度更大

在2014年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实施前,我国高层住宅执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由于规范对建筑内消防安全布局、建筑外消防安全环境、建筑消防设施的配置要求相对较低,同时,许多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未引起设计单位的重视,设计人员有时违反规范只是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来设计图纸,导致一些高层住宅存在着消防设计先天性缺陷,如建筑内不按要求设置防火门,建筑外不按要求规划消防扑救面,减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置等。由于高层住宅建好销售给住户后只有物业公司对建筑进行使用维护,但先天的消防安全问题却很难整改[7]。

2.6 高层住宅消防设施配置多,维护管理难度更大

由于我国公安消防部队配置的登高消防车的工作高度的限制和大部分高层居民住宅灭火救援场地的限制,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后,像单、多层建筑一样依靠外部灭火救援力量难以达到效果。必须更多地依赖自身配置的固定消防设施。为更好的发现、控制、扑救高层住宅火灾,建筑内配置有各种消防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防排烟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安全疏散系统、灭火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这些消防设备的维护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有些高层住宅的消防管理没有引起重视,维护管理技术能力不够,无法有效的发挥住宅内消防设施的作用[6]。

3 高层住宅的火灾预防措施

高层住宅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灭火救援和人员疏散难度大,容易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高层住宅的火灾预防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3.1 消防安全设计符合规范的规定

为减少火灾隐患,提高建筑自防自救水平,有效降低火灾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设计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如在总平面布局中应保证的消防车道、防火间距、消防救援面等设计,建筑物本身的耐火等级要求和各种构件的耐火性能要求,建筑平面设计中的防火分区、防火分隔设施和各种竖向井道应满足要求,安全疏散设计中的走道和楼梯间的宽度、数量、距离、通风排烟、事故照明疏散指示等的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探测、报警和联动控制的要求,火灾自动灭火系统、室内消防栓系统、机械防排烟系统、灭火器配置等都应符合规范的规定[5,7]。

3.2 提高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水平

高层住宅内大量的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难度,如对灭火系统中消防水泵、消防给水管网、屋顶消火栓的检查,对自动灭火系统中报警阀组和末端试水装置的检查,对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电源和其他设备的检查,对机械防排烟系统送排风机、送排风口、防火阀等的检查,对安全疏散系统畅通、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检查等,对防火分区中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封堵的检查等[7],都需要消防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事实上,在不发生火灾时,人们往往忽略消防设施的管理,当火灾发生的危急时刻,有的消防设施却不能发挥作用,形同虚设。

3.3 提高居民的防火安全意识

火灾统计资料显示,引发居民住宅火灾的原因主要是居民生活中用火用电用气的不科学的行为,为了预防居民家庭火灾,社区及物业管理部门应利用各种宣传方式,教育培训居民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减少、杜绝火灾危险行为。如居民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选择购买质量合格的家用电器并确保正确安装和使用家用电器;使用合格的电线电缆并确保不随意私自拉接电线;尽量错开使用大功率电器以防线路超负荷;不要在家中存放酒精等易燃危险液体;当使用燃气灶具烹饪食品时人不要离开;不要把点燃的蚊香贴靠床沿、窗帘;教育儿童不要玩火和电器产品;不要在建筑附近燃放烟花爆竹。尤其要教育居民,严禁在住宅楼内的走道、楼梯间前室、休息平台以及底层、顶层的安全出口处堆放杂物,以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畅通无阻[9]。

3.4 提高居民的灭火疏散能力

建筑火灾的发生有一个从初起小火到发展蔓延成大火的发展过程,火灾在初起阶段,火势小、火场面积不大、火灾温度不高,对建筑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威胁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也规定,公民应承担扑救火灾的义务,因此,社区和物业公司应教育培训居民正确使用建筑内消防设施,在发现初起阶段火灾的时候,能利用灭火器、消火栓快速高效的控制、扑灭火灾[10]。当无法控制、扑灭火灾,火势变大时,应组织居民快速有序的疏散逃生,疏散时可用家中的毛巾浸湿后捂住口鼻快速小跑,当走道上部有烟气时,要弯着腰弓着背避开烟气层,当进入楼梯间后要关好防火门以防火灾烟气进入疏散通道。

4 结语

高层住宅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安居条件,但高层住宅自身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和发生火灾后的危害性,都警示我们应重视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监管,设计部门应严格按照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消防安全设计,确保百年建筑,不留下先天性隐患。物业管理部门要选派具有消防理论知识和消防设备操作检测能力的专业人员对高层住宅内的消防设施进行科学正确的维护、检测、使用和管理[11]。高层住宅的居民应提高防火安全意识,预防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在火灾初起阶段,能利用建筑内的消防设备控制、扑灭火灾,在火灾的发展阶段,能利用家中的物品进行自身防护疏散逃生。

[1] 于建华.2012中国消防年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2] 于建华.2013中国消防年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3.

[3] 于建华.2014中国消防年鉴[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

[4] 于建华.2015中国消防年鉴[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

[5]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6] 娄树立.浅谈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预防对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1):29-31.

[7] 侯 纲,侯如松.高层住宅火灾的特点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探讨[J].建筑安全,2004(7):37-38.

[8] 沈 纹,刘激扬,倪照鹏,等.某高层住宅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火灾技术调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341-343.

[9] 叶 超.高层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246-1248.

[10] 王江波,苟爱萍.火灾中高层住宅小区疏散及救援风险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1):117-119.

[11] 李 立,傅 红.中国居住建筑中的Art Deco风格评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1):264-266.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ire preven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s

Zhou Baixia

(PublicSecurityFireForcesCollege,Kunming650208,China)

Based on the occurrence situation of fire in our some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vecent years, analyzes fir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s, introducing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decrease high-rise fires hazards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strict fire safety design, improving fire safety equipments management level, promoting inhabitants’ fire prevention and safety consciousness and fire evacuation ability.

fire safety, high-rise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design, safe evacuation

1009-6825(2016)32-0243-03

2016-09-04

周白霞(1969- ),女,教授

TU998.1

A

猜你喜欢
高层住宅消防设施报警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一起高层住宅火灾的调查及其启示
超高层住宅的给排水设计研究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研究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高层住宅立面设计与细节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