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管共享,构建协同发展新模式—京津冀联合签署协议深化食品药品安全区域联动协作

2016-12-20 08:10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6年8期
关键词:沧州食品药品京津冀

文 | 本刊记者 孙 玲

7月22日,京津冀联合签署协议深化食药安全区域联动协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后排左二)出席会议。

7月28日清晨,顶着闷热高温的天气,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生产监管处处长姚胜林、副处长张岩等工作人员驱车前往位于沧州渤海新区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对两家在建的医药企业进行生产许可验收。上午9点,在产业园区会议室,园区主任路世彤、副主任唐金林分别就园区发展进展情况、企业建设情况和北京市局的验收工作组进行了交流汇报。随后,北京市局对企业的生产许可验收工作正式开始。

这是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后,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河北地区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医药产业陆续从北京外迁的一个侧面。

唐金林介绍,北京的医药企业如四环药业、春风药业都已经进驻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应用了一个创新模式—“共建共管共享”,这些医药企业总部仍设在北京,但生产基地、工厂外迁至沧州,北京市局对这部分企业实施了异地监管,节省了企业异地建厂需要两年注册等号的时间,“共建共管共享”的新模式保障了产业外迁后的平稳过渡以及后续的监管工作。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沧州可以说走在了前面,沧州生物医药园区的先行先试提供了一个创新范例。

朗依制药沧州分公司管理人员向北京市局验收工作组介绍消防设施配置情况。

京津冀签署协作协议,贯彻协同发展重大战略

近两年来,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进一步加强合作,陆续开展了京津冀三地共建“企业安全食品产业链”、“蔬菜绿色防控基地”、“食用农产品物流基地”、“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合作。7月22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围绕京津冀“食品药品安全区域联动、食品领域全产业链追溯、药品生产监管、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质量安全保障供应”等几方面的工作召开会议,共同签署协作协议。国务院食安办副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天津市、河北省政府的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上,作为本次一揽子协议的重头戏,三地签署了《深化京津冀食品药品安全区域联动协作机制建设协议》,旨在“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要求,在京津冀地区构筑更加牢固的食品药品安全防线,共同提升区域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协议明确“京津冀食品药品安全联动协作领导小组”及“联席会议”为三地食品药品安全议事协调机构,负责把握总体战略规划和布局;协议从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共享互通、快速联动反应和大案协查协办等方面规划了三地食品药品联动协作总纲。

《京津冀食品领域全产业链追溯模式示范工作合作协议》、《京津冀药品生产监管工作合作协议》从食品监管、药品监管两个领域细化合作事宜。在食品领域,着重从三地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以及餐饮服务等食品全产业链环节,督促生产经营者采集、记录各环节食品安全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协同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在药品领域,聚焦药品生产监管领域的区域合作、协查联动和信息共享,着眼提高区域药品安全总体水平。

京津冀探索食品、药品、农产品“共建共管共享”模式

据了解,协议签署后,未来京津冀三地将共建食品药品安全许可审查员、检查员队伍,对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等重点品种、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联合检查;三地互派专家、检查员,对高风险、抽检不合格或存在其他问题的食品药品企业开展飞行检查、跟踪检查及认证检查。三地共同研究制定检验检测计划,共同研究确定检测互认的周期、品种和项目,在互认周期内减少重复检测。在搭建更便捷的信息互通机制,建立覆盖全环节的追溯体系方面,三地将统筹研判区域食品产业发展形势,优先聚焦畜禽肉、婴幼儿配方食品及乳制品等产业流程长、社会关注度高的产品,将追溯链条延伸至食品原料供应环节。三地将逐步统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明文件要求,实现农产品全环节信息互联互通,产品全程通查通识,在重点种植养殖基地、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建立追溯体系。三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定期通报食品药品标准、法规、规范性文件等信息,食品药品检测结果和产品下架退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等风险管理信息,实现区域性监管信息和数据共享。

未来,京津冀将实行食品药品案件协查协办,突发事件处置方面京津冀三地实现联动。三地建立食品药品大案要案协查合作机制,必要时成立案件协查小组,在案件线索、调查取证、检验检测等方面互相配合支持,对跨区域违法犯罪行为追根溯源,问题产品协同召回处置,三地共同建立食品药品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联合信用惩戒制度。

记者还从会上获悉,为检验京津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协同联动处置能力,探索建立京津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效沟通、快速联动的应急协作机制,今年第四季度,将由三地共同参与,以食品原料受到污染导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为题,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强化跨区域食品药品应急管理协作配合,达到共同提升快速处置能力和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目的。

护航,产业转移监管随行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里,姚胜林处长正在北京朗依制药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进行新建厂房的验收,第一项考核工作在企业会议室进行。检查人员对企业的质检、仓储、人力资源、财务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答式交流,对生产许可所涉及检查内容进行逐一考核。会议室气氛严肃有序,人力资源的配置、配比,厂房车间的规划、布局,市政管网供水、水质监测报告,生产工艺流程图、原料药及产品的运输储存等系列问题经过企业各部门负责人的图表报告完成后,检查人员对生产工艺、主要技术人员进行了细节、关键环节等详细调查后开始进入厂房、车间、仓储、实验室进行实地勘察和验收。

在沧州渤海湾湿热的气候环境中,北京市局工作人员的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背,厂房布局、空气净化、纯化水、生产设备、检验仪器、物料存放、人员资质、监测检验记录、管理制度、验证报告,凡是涉及考核环节的诸多细节都要查验到,大家分组和企业各部门的人员配合,进行逐一检验考核。

北京朗依制药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燕伟介绍说:“为了响应京津冀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以及满足企业原料药生产的需求,北京总公司2015年4月开始办手续,在沧州建设了分公司,并于2015年12月竣工。建成投产后,将为保障总公司的制剂需求生产妇科消炎硝呋太尔和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两种原料药,年生产能力将达到500吨。这两种制剂的市场需求旺盛,近3年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给企业外迁带来了很多便利政策和机制,沧州地区充分满足了企业建设分公司的土地需求,而且北京市局对企业帮助很大,从建厂开始一直在进行专业指导,未来生产、流通工作中也会持续进行专项技术指导和把关,今后企业依旧享有北京品牌,这为企业的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新一轮的产业格局变动中,环京津的很多城市优先承接北京转移的产业。沧州生物医药园区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而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用辛劳付出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沧州食品药品京津冀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2017食品药品监管大事记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征订启事
利用大数据推动食品药品监管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