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许可中的产品执行标准探讨

2016-12-20 09:15张凤艳张传增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许可申报原料

文 张凤艳 张传增

为保障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最严”,其中第一个就是“最严谨的标准”,足以体现标准在建设科学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也是国家对食品企业实施生产许可制度的主要原因。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前提、依据和准绳,是企业组织生产、判定产品质量安全和级别的重要依据,执行的标准越严,产品相对越安全。

根据《食品安全法》、《标准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们从事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和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的经验,就食品生产许可中涉及到的产品执行标准(包括企业标准)需要关注的问题探讨如下。

关注有效性,选择执行标准有原则

随着食品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食品种类的增多,食品标准的升级及更新变成常态。工作中屡屡发现企业的产品标准已经作废或失效,而企业未能及时按新标准执行,导致产品质量不合要求。在食品生产许可中应重点关注GB 14881、GB2760、GB 2762、GB 2763 、GB 29921 等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强制性标准。食品标准纷繁复杂,有些标准重复交叉甚至互相矛盾,企业及监管部门须认真理顺各标准间的关系,标准选择原则是“强制标准优于推荐标准、国家标准优于行业和地方标准、新标准优于旧标准、特别标准优于一般标准”,避免出现“标准一大堆,不知用哪个”的现象。同时要防止不法企业利用标准繁杂不清钻空子,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正确归类,名称反映产品真实属性

产品归类至关重要,它不但会影响行政许可部门发证的准确性,同时也会影响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方向。产品分类需要兼顾食品生产许可分类及产品标准两方面。目前,食品生产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按31大类进行申报,每一类都有对应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品种明细。首先,依据申证产品特点在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正确分类;其次,在申报明细的产品类别时应满足产品执行标准要求,并且与产品标准中生产工艺、产品性状保持一致,否则会产生错误分类的情况。例如阿胶糕类产品与糕点有本质的区别,有些企业按照糕点申请许可,按糕点要求对加工车间控制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均不能控制阿胶糕类产品的质量,属于错误分类情况。企业应充分考虑产品特点、工艺和理化指标,按照其对应的食品类别申报。

食品的产品名称要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并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产品名称能够体现食品本身固有的性质、特性、特征,具有区分不同产品的作用,通常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名称或食品分类名称。在没有标准规定的情况下,应使用能够帮助消费者理解食品真实属性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譬如一种食品取名叫“马赛克”,且没有在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明显违背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

正解标准,产品配方要合理合法

监管部门或检验机构在审查中必须关注企业产品生产原料的合法性,尤其是没有食用习惯的原料和产品。按照国家卫计委规定,企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及批准的新食品原料(包括菌种);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不能用于普通食品生产。例如申报的产品为银杏叶茶,但原料中使用灵芝、冬虫夏草;申报配制酒将非普通食品原料巴戟天、蚂蚁或蛤蚧添加到产品里,这些都是使用原料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的情况。

还有一些企业存在申报产品执行标准错误。例如,申报名称为“压片糖果”的产品,以牛初乳粉为原料,添加乳粉、白砂糖、食用香精等辅料,经调配、压片制成。按照GB/T 23832 《糖果分类》标准,糖果是以白砂糖、淀粉糖浆(或其他食品)、糖醇或允许使用的其他甜味剂为主要原料,经相关工艺制成的甜味食品。“压片糖果”产品原料明显与糖果标准不相符。

严格许可,生产工艺要与标准一致

食品工艺错综复杂,但必须符合标准中有关工艺要求,并且与企业申请书中工艺流程相符合。例如,名为“豆奶粉”的产品,其生产工艺是直接购买熟制的大豆粉,加乳粉、白砂糖等混合制成。GB/T 18738《速溶豆粉和豆奶粉》标准中工艺要求为:以大豆或者以大豆和乳制品为主要原料,经磨浆、加热灭酶、浓缩、喷雾干燥而制成的粉状或微粒状食品。可以看出,企业的生产工艺明显与国家标准工艺要求不符。因此,在食品生产许可过程中需要确认食品的生产工艺与标准的一致性,从而判断执行标准的符合性。

核实指标,特殊产品重特征性指标

在食品生产许可中,严格产品标准的核查,特别关注企业自己制定的产品标准(企业标准)。特殊产品企业标准需要规定特征性指标,并且具有对应指标的明确检验方法,必要时需作为出厂检验项目控制。例如,某企业生产燕窝饮品,企业标准中制定了唾液酸限量,并且按照 GB/T 30636-2014《燕窝及其制品中唾液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对出厂产品做该项目的检验,通过唾液酸指标控制加入燕窝的量。这有利于企业严格按照备案的配方添加主要成分燕窝,有利于控制特殊产品的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食品产品标准也不断升级和更新,企业在选择、制定、执行标准时出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和检验机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严格把关,尽可能降低产品标准问题在生产许可中带来的风险,为食品安全把好基础性关口,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猜你喜欢
许可申报原料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版权许可声明
版权许可声明
版权许可声明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三)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二)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一)
本期作者介绍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