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

2016-12-20 01:53
兽医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成就奖奶业畜牧

时讯

180家中国企业参加全球最大畜牧业展

作为世界领先的畜牧创新产品与技术的交流、贸易平台,同时也是畜牧创新技术发展的风向标,德国汉诺威国际畜牧展展示了大量的行业先进技术和产品,其中参与展会创新评奖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本届展会上共有167位参展商提交了251项新技术与产品参与评选。最终,智能牛犊系统、Wicky移动料仓盖板自动开合器等4项获得了创新金奖。

今年共有58个国家的2629家企业参加汉诺威国际畜牧展,其中中国参展企业180家,是继德国、荷兰之后的第三大参展国。

德国农协主席Carl-Albrecht Bartmer告诉记者,虽然中德相隔万里,但近年来参展的中国企业数量迅猛增长,反映了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寻求国际合作。

参展的中国企业中,饲料添加剂企业数量最多。北京京鹏环宇畜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继伟介绍,中国的大多数饲料企业实力较弱,主要出口原料,开展国际合作、引进技术的需求十分强烈。“我国养殖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这次来参展,主要还是想看看展会上有什么先进技术和设备可以引进,有什么机会可以合作。”常州牧羊人养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祥道出了很多中国展商的心声。

在展会期间举行的一系列论坛上,食品安全、可持续生产和动物福利等话题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高继伟介绍,近年来中国畜牧业发展很快,但技术、管理和人才短板比较突出,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瓶颈,通过参展,更加意识到这些方面的问题,明白努力提升与开展合作的方向。EuroTier项目负责人建议中国企业家更加关注、重视欧盟市场对畜牧产品在动物福利保护方面的要求,“中国企业在欧盟投资畜牧业和开展贸易之前要做好这方面的相关决策判断。”

张仲秋出席全球跨境动物疫病防控框架执委会第九次会议

当地时间11月8~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全球跨境动物疫病防控框架(GF-TADs)执委会第9次会议在法国巴黎OIE总部召开。国家首席兽医师张仲秋出席会议,并就地区工作情况和全球工作建议做专题发言。

会议回顾了一年来全球执委会和各区域执委会工作,分析了当前各项工作面临的形势,对下一年度工作提出了建议,并重点就推动各区域根据全球路线图和战略制定小反刍兽疫扑灭路线图、完善跨境动物疫病防控评价指标体系、GF-TADs工作第三次评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张仲秋在会议发言中表示,GF-TADs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协调FAO、OIE有关工作,并激发各成员有效地防控跨境动物疫病。他建议,尽快制定完成新的五年工作计划,促进各地区、各成员间信息共享和工作的协调,在全球和区域框架下支持各成员更好地控制跨境动物疫病。

GF-TADs是FAO、OIE于2004年建立的一种合作机制,旨在联合两个组织的力量,支持成员控制和最终扑灭全球共同关注的、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跨境动物疫病,包括人畜共患病。该机制当前关注重点是协调各成员统筹推进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狂犬病等动物疫病防控,并进一步确认了继全球成功消灭牛瘟后,于2030年在全球消灭小反刍兽疫的中长期目标。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退休职工朱延永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终身贡献奖”

2016年11月17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在浙江绍兴召开“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暨第十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上对部分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感谢其为促进畜牧兽医科技创新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做出的贡献,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退休职工朱延永同志获得“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终身贡献奖”。

朱延永同志是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兽医病毒与免疫学方面专家,多年从事兽药科研管理工作,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等职务。先后获得六项科技成果,1995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管理先进个人。

刘秀梵院士获首届盛彤笙兽医科学奖“最高成就奖” 、张改平院士获“杰出成就奖”

11月20日上午,首届盛彤笙兽医科学奖颁奖仪式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仪式现场,最高成就奖、杰出成就奖、杰出青年学者等七个奖项一一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刘秀梵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教授分别凭借在我国兽医科学领域的突出成就获得“最高成就奖”和“杰出成就奖”。

据悉,“盛彤笙兽医科学奖”是由南京农业大学于2014年10月发起设立,是目前国内兽医领域唯一一个面向科教领域杰出工作者所颁发的重要奖项,奖金从5万元至30万元不等,由宁波天邦股份公司捐赠。

首届“盛彤笙兽医科学奖”最高成就奖得主刘秀梵院士,是著名兽医传染病学家与兽医教育家,在禽流感、新城疫等重要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和防控技术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在国内率先将单抗技术应用于动物疫病研究和控制领域,研制出针对重要畜禽病原体的单抗100多种,并建立了多个病原的快速诊断方法。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基础上,先后研制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等7种新疫苗,其中,研制的禽流感(H9亚型)灭活疫苗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和正式批准生产的禽流感疫苗,上述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力得到众多用户认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转化、推广和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杰出成就奖”得主张改平院士长期从事动物病毒致病机制、动物重大疫病快速监测技术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创建了免疫试纸快速检测技术系统,创立了新概念疫苗理论,系统研究了动物IgG Fc受体免疫学功能和动物病毒分子致病机制,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和人类自身免疫病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未来疫苗研究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动物免疫学学科发展和检测技术进步。

奖项发起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戴建君教授表示:“近年来,随着人畜共患病频频出现,兽医公共卫生得到广泛关注。兽医的使命从主要保护动物健康扩展到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动物福利、推进产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该奖项作为目前面向全国评选的兽医科教领域重大奖项,对于进一步推进兽医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在京成立

11月19日,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成立大会,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汪学军,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金发忠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局长梅旭荣主持。

据悉,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是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成立的第一个产业联盟,首批成员由11家中央科研单位、23家省部地市级科研单位、18家高等院校和23家乳品相关企业共75家单位组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担任理事长单位。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专业联盟,其宗旨是立足产业重大需求,开展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大力实施优质乳工程,推动民族奶业转型升级成为优质奶业,以“振兴民族奶业、健康中国家庭、造福子孙后代”为使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成就奖奶业畜牧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共同推动中国奶业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