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唤醒学生体验的能力

2016-12-20 22:00霍军
甘肃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舞会课文教材

霍军

有青年教师抱怨:我也花了功夫研读课文,我在课堂上讲了那么多课文的妙处,可是,学生就是没有回应。你要他记笔记,他记了;你要他分析,即使勉强,听话的孩子也会说:作者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使用了巧妙的手法,等等。可是,你感觉到,他还是不热情,不愿深入挖掘。

你的解读和钻研是通透的,但是,如何将你的理解变成学生自己的?如何带动学生开始沿着经典文本自由航行?如何让学生被美妙表达真正攫获,不由自主地开始自我发现和品赏,并为这种赏析激发更多阅读和探究的兴趣?

答案很多,最重要的一个也许是:唤醒学生的体验。没有唤醒的教学可以成功训练人才,但绝不会唤醒潜藏的人性力量。钟情教学艺术的教师明白:“艺术是一条通向自由的道路,是人类心智解放的过程,而人类的心智解放则又是一切教育的真正的、终极的目标。”追求教学艺术,就是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促动学生体验进而唤醒学生智慧的引导艺术。那么,如何把课堂讲授变为唤醒体验的艺术呢?

首先,避免硬讲。必须明白,教材的美妙绝不等于授课的美妙。你对教材概念化的所谓正确评价,绝不能取代学生获得知识的体验旅程。用“是不是”“对不对”换来学生的一句“是”或者“对”,暗含着教师的强制:只需要学生肯定我的观点,教学环节就算完成。而学生自己是否真的晓悟了,则往往被忽略。

其次,寻找能够“去蔽”的授课语言。授课语言是打通教材跟学生理解之间屏障的隧道,是摆渡学生跨越广阔深奥知识海洋的航船。授课语言是对经典教材的“翻译”,好的“译笔”非但不会变成丢失原著风味的漏勺,更能变成接通智慧和意趣清泉的“坎儿井”。因此,精读教材的教师,拥有一桶水的丰润,最善于把知识化成自己的智慧,既扣住知识体系的关键,又拨动接受未知的心弦。

再次,用教学设计去唤醒学生。一个女教师让孩子自己读一首陌生的诗歌,让预习过的学生替他把关,然后再请纠正的学生指出问题,再读课文,让其他学生把关纠正。她的教学环节本来是讲生字词,可是她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字词并呈现自己的盲点,使学生体验到了这些字词的“真相”。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对学生体验方式的设计。

最后,用丰富的课堂活动去促成体验。一个教师讲柳永的《雨霖铃》,问:“执手相看泪眼”中,“执手”能否用握手“握手”“拉手”代替,学生有争议,他便让两个女生上台来,分别表现这三个动作,结果两个女孩子很自然地将对方的手捧在胸前,用来表现“执手”。学生们立刻明白:执手,是一种珍重爱惜的举动,恰当表现出分手时爱人的依依不舍。

一个教师讲《项链》,让学生改编小剧本,表演马蒂尔德的丈夫拿到部长家的舞会请帖,回家后的夫妻对话。一组学生想象改编:因为不在意那个舞会,所以丈夫领着妻子去草地散步,对她表达情意,结果马蒂尔德没去参加舞会,没丢失项链,后来过上了美好生活。由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明白:如果丈夫也不贪慕参加上司舞会的虚荣,他完全可以阻止悲剧的发生。

旨在促动学生体验的课堂活动也可以是辩论、采访、对读等等活动形式。还可以用写作练习来带动理解。比如,讲述《记念刘和珍君》,可以在读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样的句子后,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的脉络和语境,具体写出这个“缘由”。学生就可以领悟前面所写执政府的残暴、无耻文人的造谣,这种一贯的的愚弄压迫,让中国人集体变得“默无声息”;阅读穆旦诗歌《赞美》,遇到“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这样的句子,就可让学生充分想象,注释写出那些“愉快的歌声”是什么;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回想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歌声和口号,而这一切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让学生在注释行为中既运用已知知识,又切实体验了中国农民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讲完《祝福》,布置作文,让学生写《假如我是鲁四老爷》,让他们做一回“有责任心和觉醒了的乡村绅士”,反思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行为;《雷雨》赏析完毕,让学生写《鲁侍萍没有说出的话》,发挥台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或者“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中省略和咽下的话,从而深入体验一个母亲的深沉而悲哀的母爱。

唤醒学生体验,我们的教学过程才可以真正称得上艺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让师生双方共同获得了心智的解放。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舞会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舞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长腿舞会
背课文的小偷
秋天的舞会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